导读:笔者首先对法语学习的语言文化背景进行了简单的略论,其次就如何更好的提高第二外语法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论述。 1以语言文化背景促进法语学习热情很多英语系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是源于对法国的浪漫之都的向往,对悠久的法国文化历史的喜爱,当然也有对未来就业的考虑。但仅仅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写技巧的培养,对这些以前又从未接触过该类语言的学生来讲,单一的“灌输式”法语教学只会让学生成为法语“考试型人才”,也会让学生逐步丧失对法语学习的热情。那么,如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达到“教”与“学”二者的完美结合呢。以笔者看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语言文化背景,无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首先,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异同,或导致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只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才能被理解。比如:法国人口语表达中有这样一句话:“C’est du cinéma”,如果照字面翻译,很容易误解为“这是电影(艺术)”。法国人很推崇电影这不假。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却是“这不是真的”。意思就如同这就像一场电影,像在演戏一般。又如:法语中的“Quelle barbe”,“barbe”的本意是胡子,而“Quelle”只是一个感叹形容词。但如果解释为“什么样的胡子”,显然是行不通的。在法国人日常生活中,这句话的意思却要解释为“真无聊”或者“真讨厌”,因为在他们看来,当用手指背敲打右侧脸颊,就如同触摸胡须一般,这是无事可做时才会有的举动。因此,在对二外学生进行法语教学时,适当引入法国人日常生活文化的介绍,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所涉及词汇和语法现象的印象,更能帮助他们在平时生活交流中应用该种语言。 其次,语言并非一门专业,而是一门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言,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交流”。可是在交流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该国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理解其真实含义。如:“le Tour de France”,“Tour”作为阳性名词时,是“一圈”的意思,如果生搬硬套译成“法国的一圈”会导致交流双方所谈论的话题处于一种“答非所问”的状态,使交谈陷入僵局。因为了解法国社会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举世闻名的“环法自行车赛”,是国际公路自行车运动界的年度大赛。再如:Brillat-Savarin曾说:“Un dessert sans fromage est une belleàqui il manque unoeil.”意思是“甜点中缺少了奶酪就如同一个美女少了一只眼睛。”法国的奶酪享誉世界,法国拥有400多种奶酪,曾有法国人自豪地宣布一天吃一种奶酪,一年也不会有重样。如果不了解法兰西的这种奶酪文化,也就不会理解法国人的语言思维习惯,无法理解法国人对奶酪的偏爱程度。以社会文化背景辅助语言学习,有助于理解法语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就如同适应一种新的文化,了解了文化背景,学习也就事半功倍了。 2引入中法方文化异同比较,强化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二外法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思维、英语思维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呢?第一,就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比较中法方文化异同,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比如,法语中涉及到的书信格式。最基础的信封格式,与中文就有很大出入。中文中收信人的姓名地址是在信封的左上方,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在信封的右下方。而法文中却刚好相反。 再者,法语中涉及的楼层现象。法语中没有1楼之说。当有法国人告诉你“J’habite au premierétage(我住在2楼)”,尽管“premier”有第一的意思,但绝对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一楼(我们通常意义的一楼,在法语中称为底楼:rez-de-chaussée),这里指的是在二楼。如果你前去拜访一位法国朋友,请务必记住,除了底楼外是特殊用词,其余所有楼层请务必加“一”。不理解中法文化的异同,很容易在赴约时找不到正确的地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出中法文化异同比较,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句义;同时又能更好地了解法国的文化常识,加强语言的应用能力。第二,教学过程中穿插中法文化异同,法语论文网站,有助于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授一门语言,就是教授一门文化,语言的异同就是文化思维中存在的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