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系硕士论文发表:《借词在中法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功能》(2)[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1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3. 借词在跨文化交流中见证了文化的传播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之后随着群体的集体心理和物理环境逐渐改变,语言与文化也随之改变,但文化因素要比语言发展得更快。因此,语言反映的往往是已经过去的物理环境和集体心理。上文已经介绍过借此蕴含着文化内涵,那么它的产生就像一面镜子记录了两国交流的历史。或者可以说借词是借出国文化的花朵在借入国绽放的果实。我们将通过 17 世纪中法交流中的“中国热”来看借词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如果我们观察法语中的汉语外来词,nankin(云锦),chantoung(山东绸),kaolin(高岭土),gingembre(生姜),kaoliang(高粱),thé(茶),ginseng(人参),longane(龙眼),confucius (孔夫子),confucianisme (儒家学说),tao (道教),yin(阴),yang(阳)等,不难发现,这其中主要涉及两方面的词汇,一是中国特产,诸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这其中大部分的词于 17 到 18 世纪借入,在此期间,欧洲的传教士一边传教一边了解中国,并不断地向欧洲介绍中国。中国的那些欧洲人闻所未闻的东西也被带回了欧洲。
在 16 世纪时,瓷器在欧洲极为时兴。它的存在在那里描绘出了中国极其文雅的一种新形象。马可•波罗曾吹嘘这种瓷器是极其细腻和无法模拟的奇特质地。它利用直到那时始终专指珍珠质的 porcella 一词来为中国瓷器命名。直到现在,法语中还用 porcelaine 来指瓷器。其实中国的这种陶瓷技术在 7 世纪就形成了,阿拉伯航海家们从 9 世纪起就将其引入到近东,在那里对波斯陶瓷业产生了作用。1502 年左右葡萄牙人带回了第一批瓷器花瓶,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兴趣。各国君主及达官显贵们,纷纷用黄金的价格互相争夺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艺术品。法国的法兰西斯一世是最早的瓷器搜集家之一。到了 17 世纪末,瓷器成了印度各企业的主要贸易商品,在这些企业中,除了英国企业就要数在1720 年左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英语论文,论文,英语论文,留学生论文,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