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纪之交, 法国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较为封闭的大学校的改革。大学校日益出现以下革新趋势: 大学校与大学开始实质性沟通; 布局上打破地域壁垒; 打破阶级和等级壁垒; 加强科学探讨; 培养富有创造性、 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增加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一、 体制改革: 大学校与大学开始实质性沟通,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的协调发展 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一直以来被称为“一个国家, 两种高教” , 即大学和大学校两种高等教育系统并存。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只有变化才是惟一不变特征的时代。作为法国一种独特的高等教育系统,大学校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而形成的弊端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 整理提供 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当代, 世界各国的教育民主化已经深入人心,法国的大学校由于其日渐形成的封闭性而被法国各界认为是极不民主的高等教育机构。另外,大学校自身发展到今天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不重视科学探讨, 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国际声望不高等。为了自身的发展, 也为了法国国家的进步, 大学校在新的形势下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世纪之交, 法国政府又发表了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 大学校的改革第一次被明确提及。总的来说, 这些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大革命爆发后,法国高等教育制度出现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 以巴黎大学为首的中世纪大学, 由于为神学所笼罩, 受教会控制, 具有强烈的贵族性, 被视为旧制度的象征, 因此一度被废除。国民公会创办了专门培养高级军官与科技人才的大学校。不久, 大学又被恢复。自此,法国高等教育体制变得复杂起来。这一方面表现为 “一个国家, 两种高教” 的双轨制高等教育制度, 二者在管理体制、 功能、 招生制度、 课程开设、 学位制度和毕业生待遇等方面, 都有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不同时期由于政府不同而对两种高等教育机构的倾向也有所不同。因此, 法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形成的两种系统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体制不断得到强化, 延续至今。 在当代,由于高等教育在社会生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国家和社会发展也需要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整合,更有效调地分配办学资源。法国各界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分离的危害性, 开始致力于两种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近几年来, 大学与大学校的课程已在相互接近, 壁垒被打破了。在大学校竞争考试中失败的学生可以入大学第二阶段学习;大学中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 整理提供 获得学士或学位的优秀学生也有可能直接进入一些大学校的二年级。许多大学校的毕业生也会在大学第三阶段学习, 以获得学位。另外, 根据1984年高教法第 33条的规定, 在大学中设立了 “准大学校” 等等[1] 。1997 年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报告更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即设立“高等教育学园” (campus d enseignement supdrieur) 。这些 “学园” 由相互邻近的大学和大学校组成, 教育资源共享。法国的各大城市中都将建立这样的 “学园” , 从而形成一个个智力资源中心。虽然大学校和大学两个系统的沟通还很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法国 “一个国家, 两种高教” 的制度虽然还将继续存在, 但两者之间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却势在必行, 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已是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 二、 布局调整: 打破地域壁垒, 适应各地均衡发展的需要 从拿破仑建立起教育上的中央集权制到现在,主要的大学和大学校都集中在巴黎地区。虽然高等教育整体尤其是大学在地理位置上的多样化开始于世纪60年代末, 但巴黎和外省的高等学校尤其是20大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显著存在。例如, 就商业类大学校而言,虽然外省也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商业大学校,但仍有一些公司希望招收具有巴黎地区大学校文凭的学生,而对外省商业大学校的毕业生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其他类型的大学校之中。为改变这一情况, 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 整理提供 大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除了在外省建立新的大学校之外,巴黎的一些大学校也向外省拓展。例如,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一部分迁往里昂, 国立行政学校的一部分迁往斯特拉斯堡等。 三、 打破阶级和等级壁垒: 适应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的潮流 与打破地域壁垒相比,打破阶级的壁垒就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 大学校在法国遭到最大的非议就是它实际上的封闭性和等级性。事实也证明大学校至今仍然主要是上层社会子弟的天地。大学校的录取结果表现出极不公平。除了极少数例外, 大学校首先录取高级职员(行政和教学)和大公司家的子弟。在大学校预备班中, 有50%的学生来自于高级职员和教授家庭,而只有7%的学生是工人家庭的子女。而后者的人数却占同年龄段总数的37% 。法国教育部的一项探讨表明, 在1950年, 前四位的大学校的学生中有29%来自普通家庭,到1997年已经不足9%,而这些普通家庭的学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0% , 同时占同年龄段总数的 68%[1] 。 四、 功能拓展: 加强科学探讨 在高等教育日趋民主化的今天,这种情况势必要加以改变。而在大学和大学校之间进行沟通, 使二者协调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这样可以使大学中的一部分普通工农子弟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从而使大学校中普通工农子弟的数量得到一定的增加。如果上述改革可以顺利实施的话, 那么大学校将在法国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中迈出一大步。在法国, 科学探讨主要是大学的职责, 国家还建立了各种科研中心。大学校在其创立时就偏重于实际运用。因此,长期以来大学校的一个极其薄弱之处, 就是长期忽视科学探讨, 尤其是在基础理论探讨方面很薄弱, 这显然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世纪之交,许多大学校已经开始改进实验室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 整理提供 建设, 加强科研, 加强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1992年,巴黎理工学校的校长在接受社会对其学校的批评时写道: “在科研方面,本校清楚地了解为民族培养所需比例的探讨人员之必要性。 学校已将培养1/3的学生从事科学探讨定为目标。” [2] 五、 革新培养目标: 培养富有创造性、 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传统上, 大学校是以实科为主, 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 最终培养运用型的某类高级专门人才, 尤其是重视高级工程师、 公务员和教师等职业。总体上,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多方面素质的人才。在这方面, 大学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强化对付复杂和不稳定局面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参与竞争。另外, 他们认为,成人接受一种智力的和思辩的教育能够使人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行为举止; 可以获得面对科技、 人文和组织环境的能力。而且,将来的毕业生还应有合作精神, 集体工作的能力。因此, 大学校开始强化创造科学新概念的革新方向, 进行培养富有创造性、 多方面素质、 高质量人才的努力[3 ] 。 具体地说,商业管理和会计类大学校得到显著发展。一方面, 这类大学校与工程师大学校相比兴起较晚, 本来数量就少。更重要的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 整理提供 原因是,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产业结构变革加剧, 经济一体化使得法国工商业面临更严峻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加强工商业高级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据法国教育部统计,法语论文范文,1981年这类学校共有84所。到1993-1994学年度已达到276所, 增长十分迅速。 也许是一时发展过快, 从1994-1995年度开始, 这类学校的数量又有所减少, 到1996-1997度已减少到233 所。 &本论文由外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英语论文,论文,法语毕业论文,英语论文,留学生论文,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