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沙俄对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扩张
由于地理因素的作用,欧洲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古代有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近代先有葡萄牙和西班牙,后有荷兰、法国、英国等,以致欧洲文明有“蓝色文明”和“海洋文明”之说。在欧洲史上,所建立或问鼎霸权的国家,或者掌握海权,或者向海权发起过冲击,无一例外。然而,关于地处东欧边缘国家俄国而言,随着欧洲化和西欧化趋势的逐渐加强,它日益具有了强烈的海权意识,因此,向往海洋与统治海洋就成为俄国人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意识弥漫于俄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对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是相当深刻的,虽然到了 16 世纪,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家,但已开始了海洋扩张的努力,波罗的海成为首选目标。
第一节 彼得一世对波罗的海的扩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移至大西洋沿岸,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关于俄国来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俄国的国内渐渐稳定,通过一系列改革国力逐渐强大。为了打破瑞典人的封锁,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俄国必须通过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然后经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大西洋,而要保证这条通道的畅通则必须面对瑞典、芬兰等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
一、沙俄对波罗的海重要性的认识
18 世纪以前,沙俄通过一系列侵略扩张而成为雄踞欧亚大陆的帝国,但它仍然是一个与海洋隔绝的内陆国家。①因此,沙俄首先选择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迈出了俄国海权争霸的第一步。波罗的海素以“北欧地中海”著称。是当时俄国到西欧唯一最短的海上通道。从历史上看,控制着这个海域的国家往往也就是北欧的霸主,所以,许多世纪以来,波罗的海沿岸成为附近的国家进行激烈争夺的场所。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控制通往西欧的海上商路,是俄国历代沙皇为之征战的目标。为了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俄国从伊凡四世开始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伊凡四世甚至称:波罗的海的海水是值得用黄金来衡量的。但 1558—1583 年的立沃尼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对波罗的海的征服计划搁置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直到彼得一世时期,俄国才重新开始实行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的计划。因为控制了顿河河口,就可进入黑海,进而进入地中海和印度洋;控制了涅瓦河河口就可进入波罗的海,进而进入大西洋;控制了黑龙江口,就可进入鄂霍茨克海,进而进入太平洋。这一思想形成了此后俄国两个世纪的海洋扩张政策。
彼得一世深知海洋的重要性,他坚定的说“俄国人需要水域!”,是该付出实际行动夺取波罗的海和黑海这两片海域,北边的波罗的海和南面的黑海成为彼得制定海洋战略的两大既定战略目标。他认识到,波罗的海为当时欧洲强国瑞典所控制,黑海则为土耳其所掌握,就目前俄国本身的力量来看,进行两线作战几乎是不可能取胜的,只能在两者选择一个作为突破口,必然面临着是西进还是南下的问题:在西面,作为波罗的海的强国瑞典拥有非常精锐的海陆军;虽然曾经和丹麦在争夺北欧时实力有所削弱,但还保存着雄厚的海军力量;波兰和立陶宛合并后实力也不容小视。显然,西进的成功可能性不大。而在南面,土耳其逐渐走向衰弱,这无疑给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时机。最后,俄语毕业论文,彼得决定南下,先夺取黑海的出海口。1695 年初,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第二节 三次瓜分波兰与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海洋扩张
许多伟大的民族都曾经有过不幸的历史,波兰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波兰这个民族有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而这个民族经历的深重灾难,又紧紧的根据沙俄的侵略扩张相伴随,可以这样说,俄国兴起的过程正是波兰衰弱的过程。
一、 沙俄三次瓜分波兰
波兰公国最初建立于 10 世纪中叶,16 世纪与立陶宛合并成为一个大的国家,面积达到 81.5 万平方公里,领土范围从波罗的海直至黑海,今天的整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全部都是波兰领土。兼并波兰既能巩固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和东欧的地位,又可以成为进军西欧和黑海的跳板,实现其欧洲霸权。一个俄国外交官说道:“波兰是实现俄国欧洲霸权的贪欲的重要工具。”因此,历代沙皇都尽力削弱和摧毁波兰,以达到其海洋扩张的目的。早在 16 世纪末,沙皇伊凡四世就企图发动立窝尼亚战争夺波兰,但结果以惨败收场,其愿望未能实现。
第二章 沙皇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