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聊斋志异》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因素,是一部以鬼狐史写磊块愁的现实主义奇幻小说。中俄语言、宗教文化异同的存在,构成了翻译《聊斋志异》中宗教文化因素的障碍。本论文主要研讨著名汉学家瓦·米·阿列克谢耶夫所译的《聊斋志异》俄译本中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问题。本文梳理了《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译介史,介绍了俄罗斯和中国对《聊斋志异》的翻译探讨状况。接着,俄语论文题目,本文论证了宗教文化的普遍性、民族性、时代性、空间层次性、对终极的追求等特征,略论了其特征对宗教文化因素翻译所造成的可能性和障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聊斋志异》中宗教文化因素的存在形式与特点。在略论大量译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阿列克谢耶夫在翻译《聊斋志异》中的宗教文化因素时主要采用的措施:音译法、造词法、模仿直译法、淡化意译法、阐释法等,幷略论了使用这些措施的准则和注意事项。阿列克谢耶夫综合各种措施,尽可能传达宗教文化因素的神髓,但其翻译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频繁使用插入语,凸显译者存在感,文化注释使用不当等。同时,译本中也存在着语言类和文化类误译。《聊斋志异》中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存在着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翻译障碍。语言层面的翻译障碍主要体现在汉语语音、汉语词汇一词多义、无等值词汇、文化伴随意义词汇、汉语文言文语言特色等。文化层面的翻译障碍主要由中俄两国宗教文化的排他性引起。相对语言层面的障碍,文化层面的翻译障碍更加不易处理,是困扰跨文化翻译者的重要问题之一。翻译宗教文化因素时最重要的准则是:既要功能对等,让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一致,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作的宗教信息,即要掌握翻译的“度”,不可“不及”,也不可“过度”。在此基础上应遵循主次性适度保留、上下文整体处理、深浅度合理传译三个准则。首先对其重要性、主次性、深浅度进行考量,同时综合考虑其上下文语境,从整体上选择翻译策略。在实际翻译实践中,为了使译文在读者受众中更好地传播,保存其艺术特色和生命力,应该整合三个翻译准则,俄语论文网站,综合利用各种翻译措施,争取“最合适”、“最有度”地传译《聊斋志异》中的宗教文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