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绪论 9-23 选题的意义 9-12 探讨近况 12-15 探讨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7 探讨思路和措施 17-23 上篇 考察史 23-149 第一章 早期西方人对藏区及安多的认识 24-41 第一节 西方对西藏文化的经典想象 24-30 第二节 中世纪欧洲旅行文献中对于安多藏区的知识 30-32 第三节 从旅行到考察--西方人在安多的出现 32-41 第二章 相关考察学术机构和传教差会简介 41-60 第一节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41-44 第二节 俄国地理学会 44-46 第三节 美国考察机构 46-50 第四节 欧美传教组织 50-60 第三章 俄国主要考察人物及考察 60-77 第一节 俄国安多藏区考察背景 60-63 第二节 普尔热瓦斯基时代的俄国早期考察 63-70 第三节 科兹洛夫考察队及俄国的后期考察 70-77 第四章 欧美主要考察人物及考察 77-124 第一节 欧美安多藏区考察背景 77-79 第二节 欧洲主要考察人物及考察 79-103 第三节 美国主要考察人物及考察 103-124 第五章 主要传教士及考察 124-149 第一节 传教士与安多考察 124-126 第二节 内地会主要传教士 126-131 第三节 宣道会主要传教士 131-138 第四节 神召会主要传教士 138-146 第五节 天主教圣母圣心会神父施拉姆的蒙古尔人考察 146-149 下篇 考察文献探讨 149-305 第六章 近现代西方考察视阈下的安多境域 150-167 第一节 安多地理境域 150-154 第二节 安多社会环境 154-158 第三节 地域考察概说 158-161 第四节 人文考察概说 161-167 第七章 阿尼玛卿山地区的考察 167-183 第一节 西方人藏东考察热与阿尼玛卿山考察 167-169 第二节 初识阿尼玛卿山--1884年至1908年考察人物及成果 169-174 第三节 再识阿尼玛卿山--1920年至1949年考察人物及其主要成果 174-181 第四节 小结 181-183 第八章 青海湖地区的考察 183-202 第一节 考察缘由 183-186 第二节 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考察 186-191 第三节 青海湖环湖地区的民族学考察 191-197 第四节 考察家对东干人以及撒拉尔人起义的记录 197-200 第五节 小结 200-202 第九章 柴达木地区的考察 202-217 第一节 考察缘由 202-205 第二节 自然考察 205-208 第三节 民族学和人种学考察 208-212 第四节 柔克义在香日德的民俗调查 212-214 第五节 小结 214-217 第十章 柔克义对青海湖及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考察材料及讨论 217-229 第一节 “巴纳亥”释义及其人口探讨 217-220 第二节 青海湖区的藏蒙族群及人口概况 220-221 第三节 环湖藏人人口的记录及讨论 221-226 第四节 柴达木及环湖地区的蒙古族人口记录及讨论 226-229 第十一章 贡本寺及鲁沙尔镇 229-240 第一节 考察缘由 229-232 第二节 贡本寺的僧数考察与略论 232-234 第三节 七世米纳活佛 234-237 第四节 贡本寺的经济和商业考察 237-238 第五节 鲁沙尔镇的商业和节目 238-240 第十二章 拉卜楞大寺及塔洼镇 附:循化 240-269 第一节 考察缘由 240-244 第二节 早期考察印象(1920年之前) 244-249 第三节 后期考察及文献探讨(1920年之后) 249-262 附:柔克义的循化撒拉尔村镇考察文献 262-269 第十三章 卓尼及卓尼大寺 269-292 第一节 考察缘由 269-273 第二节 第19代卓尼土司及其时代的卓尼 273-278 第三节 录巴寺 278-286 第四节 卓尼大藏经 286-292 第十四章 结语 292-305 第一节 “东方学”视角下的西方藏区考察 292-296 第二节 考察文献中的安多心理认知 296-299 第三节 一个崭新的人类学探讨领域--传教人类学 299-301 第四节 对国内探讨的反思与检讨 301-305 附录:以西方考察家名字命名的主要安多动植物一览表 305-310 参考文献 310-318 英文文献 310-315 汉译藏文文献 315 汉文文献 315-318 在学期间的探讨成果 318-319 致谢 319-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