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探索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综合性大学发挥其多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需要的外语人才的根本途径,中俄关系已经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合作领域扩大到各个方面,高等院校本科俄语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俄语学科专业结构的近况 俄语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得到迅猛发展。目前,俄语学科已经步入良性、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现今,全国开设俄语系的高校已达一百多所,在读本科生近两万多人,生超过四百多人,生上百人左右。中俄大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给俄语系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机遇。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 但是,对俄发展机遇,呼唤专业人才。“对俄人员素质普遍低,一些人只会简单的几个单词……”“高层次的俄语人才奇缺……时至今日,高水平的俄语翻译仍很难觅到,在哈洽会上,号称俄语人才大省的黑龙江省竟然找不到高水平的俄语同声翻译……”“专业人才不会俄语、会俄语的不懂专业,奇缺复合型人才……”目前,要全面提升中国商贸劳务人员的素质,要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对俄交流需求,将黑龙江省扩大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如今国家各部委、高校、外贸边贸、旅行社等成为俄语人才需求大户。俄语人才尤其是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再次受到追捧,省内院校的一些俄语毕业生,还未毕业就被广东、山东、天津等省市捷足先登把人挖走。抓住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除了语言技能之外,要提高专业技能、法学知识、道德礼仪等水平。 目前就本科院校俄语系来看,其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掌握扎实的俄语语言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外事、经贸、旅游、新闻、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熟练应用俄语从事翻译、管理和探讨等工作的运用型俄语专门人才。人才基本规格定位于培养的学生能够达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养成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具有一定的法学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扎实的俄语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略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有开展本学科领域科学探讨的初步能力。掌握档案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措施;具有较强的汉语、英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国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措施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就业和创业所需要的俄语系知识和基本技能。俄语培养目标很明确,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目前,许多高校招收的俄语学生基本上都是英语生,对他们来说都是零起点学俄语,要想真的实现教学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更为重要。 目前,俄语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语、俄语阅读、经贸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俄汉互译、俄语写作、俄语语言理论、俄罗斯国情、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概论、俄罗斯文化等。这些课程尚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二本院校的俄语系开设的时间比较短,专业建设特色还不够鲜明,竞争力尚不足,与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平衡,有些专业还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还需要有扎本文由外语论文网收集整理实的基础和自己的特色。 俄语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有待加强。据中国俄语教学探讨会统计,目前全国俄语系从事教学的教师大约有一千多人。在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同专业根据学生的数量规模,师资队伍也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和水平上。根据社会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就目前形势来看,俄语学科内在发展近况,要求我们这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规模,就目前我国高校俄语办学规模来看,生师比例不是十分合理,教师在数量上还有较大缺口,需要尽快充实。这一点在新开设俄语系的学校比较明显,年轻教师比较多。当然,一些老牌专业院校经过多年的积淀,师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招生规模控制得也比较合理。总体来看,经过多年努力,全国俄语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结构均上了一个台阶,俄语教师队伍还是在不断壮大的,俄语教师的队伍建设重点应侧重抓好质量和业务水平。 二、对俄语系课程结构的优化 目前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对高校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越来越高,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新要求、新挑战,如何在保持现有数量水平的基础上,在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内涵上再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是摆在俄语学科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复杂的课题。要想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可持续发展。树立以“质量、效益、特色”为核心的学科建设理念。作为俄语学科不要盲目扩大数量和规模,而要在质量、效益和特色上下功夫,做到规模适中,发展均衡,质量上乘,特色鲜明,作用显著是最佳状态。 针对现有俄语系的主干课程应增加中俄关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法学等课程,并实行模块化专业规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建议开设俄英双语方向和俄罗斯学探讨方向课程。针对毕业生翻译技能弱的近况,建议除了开设“俄语系”的绝大多数课程外,应注意增加一些助于提高学生实际翻译技能的课程,例如,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俄译汉、汉译俄、口译、同声传译、经贸翻译、科技翻译、法学翻译、媒体翻译、外事外交翻译、文学翻译、影视翻译等。 俄语学科作为外国语的人文学科,离不开语言文学的传统要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科的边界拓展到对象国的经济、文化等领域,这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结果,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这并不意味着就淡化了学科自身的特性。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渗透一些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等也都是应该的。 因此,俄语学科的内涵建设,首先应该是本体建设,是语言、文学、文化和翻译各主要探讨方向的均衡、协调发展和完善;其次是质量建设;再次是效益建设;最后,是特色建设。 针对俄语师资的近况,俄语论文,要从拓宽学术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方向分布,凝练探讨方向为着手点学。目前,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比较弱,开展创新性学术探讨的功底有待提高,我们知道,没有扎实的人文学科根底和跨学科视野,俄语专业论文,不掌握新理论、新措施是寸步难行的。为此,学校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鼓励有条件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进修;根据教学需要,经常性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修;鼓励对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注重坚强专业教学法方面的培训。作为一所边疆院校,学校和对岸俄罗斯城市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都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业务提高平台。 面对“专业人才不会俄语,会俄语的不懂专业”的近况,在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倡导和指导下,以黑龙江大学为龙头的对俄特色办学“十二五”规划已经拟定,“俄语法学”、“数学俄语”、“化学俄语”等一批新专业呼之欲出,以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为主打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为黑龙江省对俄交流新一轮发展契机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在“对俄特色办学”十二五规划中,学科领域加强外语培训将成为重头戏,同时,一些实用的新型、适用性专业将得以开辟,今后的毕业生,“复合型、实用性、高性能”为主要特点,以俄语法学专业为例,以后本科生毕业后,不仅精通俄语,还兼备贸易法、民法等法学知识,关于对外贸易合作将起到良好的促进影响。同时,俄语数学、俄语化学、俄语翻译、俄语文学、科技俄语等专业的学生会在经贸、石油、轻工业、航空业中,乃至科研合作、文化交流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