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新疆俄语翻译人才培养
新疆与俄国毗邻,自18世纪开始即受到沙俄觊觎。1851年8月,中俄在伊犁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通过该约,沙俄获得了在伊、塔两地设领、贸易免税、领事裁判权和设置名曰“贸易亭”实为租界等特权,从陆上打开了中国新疆的大门。1862年3月,中俄签署《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规定俄国商人在中国新疆和蒙古地区获得贸易免税权。1881年,中俄改订俄国陆路通商章程,准俄商由天津贩运土货走归化城科布多出索果克边卡回国,新疆与俄国通商事务日渐频繁。此外,俄国还操纵部分新疆百姓加入俄籍,甚至勾结中俄边境哈萨克制造外交事端。如伊犁将军马亮在“奏为巡阅伊犁东南边界情形折”写到“……惟额鲁特一部界邻俄境之处最多,自哈萨克内附安插,该营附近俄哈出没无常,内外勾结,以致交涉之事日繁。”但是新疆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很少,在新疆的通商与外交事务中难见其身影,不得不依赖俄缠、俄哈等商约,“伊犁自通商以来,俄商来此贸易者种类繁杂,稽查难周,兼之俄缠、俄哈语言文字与中国不通,遇事纷争有领事馆难周查者,全赖该国商约办理息事。”而且随着与俄国交往的由商务向洋务的扩展,俄语毕业论文,非通晓俄文,明白洋务者无以胜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斡难·瑞洵于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上给朝廷的“请将俄商局改为洋务局折”中认为“时洋务一端,实宜讲求谙练,用心经理,此者详加体察,交涉之事本繁难,除了勘界换约,系出特举。自余词讼、游历以至钱债,无一不与大局相关,况议款之后,情形又变,办理更属为难,原非“商”之一字所能尽其委曲,名实自有未符,自应奏明更定,拟请将稽查俄商局改为洋务局”,并建议“如果将来洋务倍增,更属非才莫办,应否请外务部拣派通晓俄文,明白洋务者前来承办,以期胜任”。但因新疆地处边陲,京师的俄语人才将新疆视为畏途,远水难解近渴。因此培养新疆本土的通晓俄语的人才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搜集了大量相关史料。拟从清代新疆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历史、途径、功效等三个方面进行研讨,以期为当代新疆俄语教育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中国俄文教育的开端与伊犁俄本文由外语论文网收集整理罗斯文馆的设立 (一)中国俄语教育的开端与新疆俄语翻译人才的师资储备 18世纪初期,中俄之间的交涉和交往日益频繁。为了满足两国交往的需要,康熙皇帝决定创办俄罗斯学,培养自己的翻译。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召见内阁主管俄罗斯事务的大学士马齐,令其创办“俄罗斯文馆”,培养自己的俄文翻译人才。马齐聘请俄国商队的瓦西里为教习,于3月4日学校就开办了。入俄罗斯文馆的学员主要学习俄文和拉丁文,拉丁文由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教授。俄文则由俄、中教师教授。俄罗斯文馆初办时教学上主要依靠俄商和在华定居的俄罗斯人。文馆初设俄、汉教习各一人,后来又从毕业的学生中挑选部分成绩优秀者担任副教习、助教和主事,协助教习工作。不久,因为俄罗斯商队回国,教习瓦西里辞职,“俄罗斯文馆”停办。此后,清政府聘请俄国传教士给俄罗斯文馆上课,教授俄语,为清政府培养了一批本土俄语教员。随着俄罗斯文馆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教习已经可以独立胜任教学工作,1764年,长期聘任俄国人担任俄语教习的制度停止了。1757年,《俄罗斯文馆章程》颁布。章程规:文馆学生额定24人;文馆设立提调,专管学馆一切事物,由内阁和理藩院拣选;文馆每月初一又月课,由教习主持考试;每季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初一举行季考,虽由教习主持进行,却由提调裁定名次、等级;年终举行的岁试和五年大考则由提调主持。因为皇帝重视,到雍正末年,已有一批俄文翻译脱颖而出,如马查、富勒赫和乌米泰等人,都在中俄交涉和俄文教育中发挥过重要影响。 俄罗斯文馆自1708年开创起到1862年根据总理衙门之请,并入京师同文馆,历时154年之久。它对中国的俄语教育乃至整个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作为中国第一所俄语学校,开创了正规俄语教育的先河:其次,它培养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俄语翻译人员和一定的师资;再者,俄罗斯文馆为新疆俄罗斯文馆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二)萨迈林事件与伊犁俄罗斯学馆的设立 萨迈林是塔城旧土尔扈特部的一名喇嘛,自称边卡解马,被哈萨克部落人擒获后押解到俄罗斯,后从俄罗斯逃回。萨迈林返回后立即向土尔扈特部亲王车凌乌巴什告称,带有俄罗斯书信一封。信中声称:俄罗斯秋季将出兵五六万人接土尔扈特圆额济勒。车凌乌巴什难辨真假,遂将萨迈林及书信解往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特成额处,特成额立即向清廷和伊犁将军报告情况,并请求增兵布防。清廷对此事件予以高度重视,委派伊犁将军保宁前往阿尔泰镇抚。嗣后,萨迈林被解往北京,经审讯并对书信翻译鉴定未能查出其确切来源。萨迈林事件的解决过程表明,由于新疆无人通晓俄文而无法解读萨迈林所持俄罗斯文书,以致偏听谣言而信以为真,一度造成边境地区的紧张气氛。 萨迈林事件使得伊犁将军保宁认识到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字、培养通晓俄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保宁奏准在伊犁惠远城设俄罗斯学馆一所,俄语论文网站,得到了朝廷的准许。对于伊犁俄罗斯学馆的创设及其招生培养过程,《总统伊犁事宜》记载甚详:“乾隆五十七年,蒙将军公奏准,由京调来鄂罗斯教习一员,设立学馆一处,在八旗马、步甲壮丁内,挑取学生十六名,学习鄂罗斯话语字意。内额定,头等学生五名,每名纸笔一钱五分,二等生员五名,每名给纸笔银一钱,每月茶水银二两,此项银两每月俱在官布铺,馀平火耗银两内请领。六十年正月,鄂罗斯学生考列等第,将试卷咨送军机处,核对并无舛错,是以奏明,将鄂罗斯教习撤回。其俄罗斯学生就,俱系初学,今立定章程,令伊等常川学习,在于所有学生十数人内,挑选一等者一人,作为教习,暂给委笔帖式空顶戴,并专派官员管理。学生内如有缺出,如数挑补,五年照前考试一次,并将试卷咨送军机处查对,果能教习安协,将教习补放本处,部缺九品笔帖式。若教习疏懈平常,革退空顶,开除教习,重责示众。”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俄罗斯教习撤回京师时,同时奏定俄罗斯学馆为常设官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延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