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俄语中的言语礼节
摘 要: 俄语言语礼节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的探讨不仅要从社会交际文化视角透视,还要从社会语言学、修辞学、语用学、语言文化学等方面研讨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这对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俄语中的言语礼节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 俄语 言语礼节 语境 交际 外语论文网 在俄罗斯语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正在有效地探讨言语的表述和话语,言语产生的特点和言语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功能,言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言语情景的应用和言语习惯,口语交际和非口头交际手段的相互关系,等等。诸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辅助语言学、民俗语言学和地域语言学这样一些新的科学都是产生在众多科学的交叉之中的。这集中反映出人们的一个根本愿望,即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人,最终要了解人的交际本质这个问题。只有从这些问题出发,才需要恰当地探讨略论固定交际公式的特殊方式——言语礼节。 略论探讨言语礼节,就必然会涉及下面有关言语礼节的理论问题。 一、言语礼节的概念 在交际活动中,人们是通过言语行为相互传递某种社会信息的。而言语行为的完成就要借助,并遵循某一语言的行为规范(或言语礼节)。“言语礼节”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ярлык,этикетка),是行为规范的综合体,它包括对受话人和说话人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交际时的称呼和问候形式,以及在公共场合人们的举止行为、服饰等)。俄罗斯著名的言语礼节探讨专家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认为:“礼节是属于哲学和道德方面的概念,是针对他人行为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1967年В.Г.Костомаров首先在哲学领域中开始应用“礼节”这个术语。从60年代起,前苏联就出现了一批专门探讨言语礼节问题的学者,其中著名的学者有П.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А.А.Акишина和В.Е.Гольдин等。 言语礼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宽泛的交际领域中,人的非语言性行为礼节规范。而狭义的言语礼节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人们使用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的习惯性规则。这些具体语境包括称呼、问候、结识、告别、祝贺、祝愿、感谢、道歉、请求、邀请、建议、安慰、同情、慰问恭维、赞同等,可见,狭义的言语礼节就是指具有民族特点的言语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广泛应用于交际双方确立言语接触、选择与交际语境、谈话者的社会特征及相互关系等相吻合的礼节规范。 科学实验证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被“抚慰”的需求,其中包括言语抚慰,在这里,言语礼节起着重要影响。因为人们之间的相互问候、聊天、致谢、道歉、祝贺、祝福等话语都起到“抚慰”的影响。表面看起来,这些只是闲扯,甚至是空话,却是在进一步谈话之前,确立关系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气氛,给人以抚慰,另一方面,意味着关系已经确立,可以进一步谈话。言语礼节主要起着使人们建立联系,并维持联系的影响。 另外,言语礼节有消除言语敌意(речеваяагрессия)及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功能。所以,在礼貌范畴之内,言语礼节可以保持社会平衡,建立交际者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消除敌意,避免冲突和交际失误。 言语礼节最显著的特点是习用性,由于在特定场合下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使用,常规言语礼节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程式化言语行为,从广义上,表现为一些社会化的行为原则,并规定了这些原则的遵循措施。 二、与社会语言学相关的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социалингвистика)主要探讨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人是语言的载体,处于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交际双方的语言和行为与其社会地位是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确立和维持言语接触时的行为规范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本文所涉及的仅是跟理解言语礼节有关的几个问题。 涉及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社会地位的问题。社会各界人物是按固定的社会地位的特征划分的。社会地位的特征包括:年龄(是小孩,是青年,还是中老年)、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社会归属(是知识分子,是工人,还是农民)、文化教育素养(是讲标准语言的有知识的人,还是讲粗俗语言的无知识的人)、居住地点(是农村,俄语论文网站,还是城市)等。例如:年轻人特有的问候“Приветик!Чао!Салютик!”是老一辈人所不用的,甚至是反对用的;中老年人的问候是“Рад вас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老一辈知识分子用);在俄语问候中“Здорово”往往出现在男人言语中;妇女的言语更为礼貌,很少有粗鲁的言语。 除了固定的社会地位特征外,在进行不同的交际时,俄语论文,人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变化的特征,比如,可以具有行人、乘客、父母、学生、教师、客人、主人、同事、朋友、顾客、病人等各种身份。在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