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的世界图景是通过文化的世界图景来展现现实的,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中俄两国人民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中马的形象在风格色彩上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马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动物模型是语言文化学重要的探讨对象之一,而马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成素,在中俄神话传说、成语中马具有鲜明的形象,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外语论文网 关键词:马 成语 神话传说 语言文化 世界图景 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的世界图景作为术语于18世界末到19世纪初诞生在德语语文学中。语言是一种理想化而又客观存在的结构,它形成了语言携带者看待世界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纯意义系统,能够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文化不等于语言的世界图景,而如果把语言的世界图景,理解为一种人意识中变形了的世界,那么,人的世界观是体力劳动和精神活动的结果。因此,语言和文化的世界图景是紧密相连的,并处在不断相互影响的状态,他们都来源于现实的世界图景,而动物则是这一图景中必不可少靓丽的景色。 1. 动物的语言文化学探讨 语言文化学重要的探讨对象之一就是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动物模型在概念上是十分类人的,可能,一开始在某种文化之中,这种模型就已与文化形成了类人的动物模型,动物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最古老的模型。1994年沃罗比约夫了《俄语的语言文化范式》,在作品中讲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提出了语言文化学的任务, 认为语言文化学探讨语言单位的民族文化语义;探讨语言单位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它的内容,色彩,以使语言和文化的携带者-人更加理解。 语言文化词典中指出,俄语中的动物成语常用来略论人,他们的语义和功能十分相近,在使用时具有个性。在该作品中所有的动物谚语都有三层意义,他们紧密相连,但彼此不同,首先,动物名具有称名意义;其次,具有神话意义,这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在民俗文本和神话概念中都可以找到反应。在这两层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定型形象,这种形象允许我们利用动物专名来评价人。例如,马是最古老的神话形象之一,它的定型形象就是这个词汇的第一个词义:大型,健壮的动物,人们有时评价人就常用здорова как лошадь,在现代俄语中有一系列与马有关的表达方式和单词,如из-под человека лошадь украдёт。第三层意义,是在评价与略论人的时候,因其外表或动作而联想到这些动物,即把人比作马或者使用马的形象。因此,探讨动物形象对语言文化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 中俄语言中马的词汇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汉语和俄语中“马”字的词汇意义。在中国古代《说文解字》一书中,马有2个词义:1)愤怒,气愤;2)战争的(指经常参与战争的人)。在现在的《汉语大词典》中,“马”字有六个含义:1)马科动物名称;2)把面孔拉长像马;3)给军人最大的奖赏(在古代中国,马用于奖励给战争中获胜的人);4)体型巨大(例如,可以把大勺子称为马勺);5)中国的姓;6)量词,相当于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俄语中“лошадь”(马)字的含义,在俄语《词源词典》中讲到,лошадь, стар. 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 из тюрк (ср. чув. lа?а "лошадь"), 即马是来自土耳其语系中的外来词,在俄语中还有конь一词,也是马的意思,区别在于конь一词来自古斯拉夫语,是纯斯拉夫词汇。 在4卷厚的《俄语词典》中,лошадь(马)具有以下形象特征:用来运送人,货物等的大家畜;坐骑;役马;(往车上)套马;轻便马车;乘坐马车;而“конь”(马)和“лошадь”(马)是同义词,在俄语里,第一个马多指雄性,战争场合的战马,象棋中以及诗歌语言中马。 尽管汉俄语言区别十分巨大,前者属于汉藏语系的略论语,后者属于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的屈折语,但在两种语言中,却存在着共同的基础性概念:马是一种动物名称,是两种语言语义的共有特征。 3. 汉俄文化中的“人马情劫” 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动物从未离开过人类的生产、生活,人们通过它的自然本性,来描写社会状况,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俄语专业论文,大量的艺术著作都有它们的身影。 马体格健壮,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六畜之一,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类的坐骑及运输、作战的工具,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离不开它,因而“马”的象征意义多为正面、褒义的内容。 马是人类的伙伴、朋友,它为人类的生活、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在千秋。马具有难以取代的影响和地位,人类爱马、护马,因而人类把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马,把吉祥的寓意来歌颂马。纵观历史,“马”几乎成为了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俄语论文题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家居用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人们依然称街道为马路,还有一些用品如:马褂、马甲等等。在这些丰富的词语中,人们明显地表示出对马的赞同与钟爱。在古代,马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即使是在今天,在一些边远地区仍然用马来作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在俄罗斯民间人们把马称为人的翅膀,这是多么富有诗意啊!农民根据马的功绩来评价它 :《Не пахарь, не столяр, не кузнец, не плотник, а первый на селе работник》(不是种田人,不是细木匠,不是铁匠,不是木匠,而是村庄的第一个长工),这是一个俄罗斯谜语对马描述。 三驾马车虽然曾经在俄罗斯不够普及,但足够典型,它早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族象征之一。三驾马车已经成为一种富含诗意的形象,在许多文学著作中被歌颂,果戈里在自己著作《死魂灵》中,将马拉的三驾马车比作俄罗斯祖国;此外,在许多诗句中,俄罗斯的三驾马车也得到人们的歌颂,如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й》中,有一句所有俄罗斯人耳熟能详的话语: Евгений ждёт,вот Ленский На тройке чалых лошадей… 4. 中俄神话传说中之马文化对比 4.1 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马 在古代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要祭祀马神。周代时,官方的祭祀制度是“春祭马祖,夏祭先牧”――马祖是天上的星宿名字;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汉族民间还信仰被称为“马王爷”的马神。马王爷是与马有关的行业,如骡马驴商贩、马帮等的行业,此外,他还掌管民间纠纷。 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中,有一家神人称灶神或者灶王爷,十二月廿四日灶神离开人间,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人们为了要塞灶神回天时多说些好话,会焚烧一个纸糊的马,当做灶神的坐骑,还要为灶神和马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以作干粮、草料。 此外,在中国亦有生肖之说,生肖的周期为12年,十二生肖分配于十二地支,是民间计算年龄的措施,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在《春秋说题辞》一书中写道:生肖一半的动物和阳有关,另一半和阴有关,马是大地之神,出生在12月,属阴。马年生的人一般是乐观主义者,聪明,快乐,善与人相处,天生有人缘,但也因此,喜社交活动,所以开支较大,守不住钱。最大的缺点在于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4.2 斯拉夫民族神话传说中的马 在俄罗斯文化中马有着双重意义,第一,马象征着光明的力量,它总是拉着车与太阳之神同在;第二,象征着黑暗势力 (水分,大海和混乱无序),是海洋之神的战马,因此,俄罗斯民族认为马象征着死亡和生命。 在俄罗斯马的形象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中主人公通常骑的就是马,在魔幻神话中马能够与人交谈,帮助主人公达成事业。马的形象广泛运用于俄罗斯成语和谚语中,这些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民族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关系。比如,Конь о четырёх ногах, да спотыкается,即人跟马一样,都有可能不小心跌倒,人难免有犯错误之时;Конь узнаётся при горе, а друг при беде,真正的朋友在困境中会帮助你。 在俄罗斯民间传统中,马是被神话化的动物,是与超自然世界联系的化身,具有神话人物的属性特征,同时,它与太阳崇拜、死亡有关。在俄罗斯农村的小木屋上,我们能够看到在山墙上,要么用一个马头来装饰,要么用两个方向相反的马头,这与太阳形象有关,是双马神庇护家人的形象。如果逛一逛俄罗斯的金环城市,那么在每一个考古学博物馆,这种形象都是随处可见的。此外,我们还能发现一些系在腰带或者戴在胸前的护身符,也是两个相对的马头形象,这就是二为一体的马神庇护者的形象。一方面来说,可以把他们比作白天和黑夜太阳的运动,这意味着护身符可以昼夜保护着人,不受侵害,这些传统也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的迷信传说认为,马有预见死亡和命运的能力,因此马常常被用于占卜,比如,在进行神圣的占卜时,人们系上马的眼睛,背向坐着观察马去往何处,占卜者就嫁到何方去。 在葬礼亦或是和死亡有关的仪式中,马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民间迷信中,马与彼岸世界有联系 ,人们经常把马认为是通往死亡世界的向导。 5. 结语 需要指出的还有,许多成语是难以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大部分成语无法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等值词汇。认知和语言思维的统一证实着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抽象化,在认知科学的世界图景和词汇语言的世界图景间是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在于:认知系统具有通用性,认知系统的变化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而词汇系统具有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 Евгеньевa А.П.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четырёх томах. Изд. 2-ое, исправ. и дор. -М. Русские словари,1996. [2] Kозлова Т.В. Иде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их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ов с названиями животных. � СПб.: Дело и сервис, 2001. [3] Ожегов С.И.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М.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88. [4] Тер-Минасова С.Г. Языки и межкультур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М.Слово. 2000. [5] Ушаков.Д.Н. Большой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M.,ООО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ДОМ. XXI века.》,2017. [6] Фасмер,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 М,1986. [7] 刘万国等,《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 [9] 彭文钊,赵亮,《语言文化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10] 王兴国,《汉语成语大词典》,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7. [1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