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邦达尔科三角形框架理论在我国俄语教学中的应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邦达尔科是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他的三角形框架理论的核心包括语义范畴、功能语义场、范畴情景,三者相互联系,体现了说话人从想要表达的语义内容到选择语言表达手段,再到最后形成话语的一个完整的话语构建过程,邦达尔科的三角形框架理论俄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邦达尔科 三角形框架理论 俄语教学
  1.邦达尔科三角形框架理论概述
  邦达尔科(А. В.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法思想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谢尔巴(Л. В. Щербы)提出的“积极语法”思想,谢尔巴把传统语法称为“消极语法”,传统语法是从语言结构层面对对语言材料进行略论,也就是“听话者”的语法,“积极语法”是指能够为“说话者”服务的语法,既“从内容到形式”的语法。邦得尔科试图构建一种为“说话者”服务的语法模式,既从说话者思想的形成到对这种思想进行言语表达的语法。
  20世纪80年代,以邦得尔科为代表的圣彼得堡功能学派提出了功能语法理论模式,该理论包括三个核心部分:语义范畴(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котегория),功能语义场理论(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е поле)和范畴情景(категориальная ситуация),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故也称该理论为三角形框架理论。“语义范畴是指以各种变体形式出现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中的主要的不变体范畴特征(语义常体) 是把语法意义和语义功能划分成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的“内容范围”的基础。”(杜桂芝,2017)功能语义场是一种语言中以某一特定语义范畴为基础,表达该语义范畴的不同层级的语言表达手段的集合。这些表达手段具有相同的语义功能,是该这一确定语义范畴的不同体现。
  功能语法理论模式遵循对语言材料“从里及表”(从内容到形式)和“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的双向略论准则,以语义范畴为出发点,借助功能语义场和范畴情景探讨表达语义范畴的各种表达手段,为语言学习者更好的表达思想服务。
  2.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在我国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领域功能思想兴起的背景下,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在80年代末传到中国就引起了我国俄语界的重视。张会森和许高渝最早把邦得尔科功能语法理论介绍到我国。张会森(1989)最先评述了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思想,介绍了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在苏联的发展状况和探讨成果,指出功能语法及功能语法和传统语法语法的区别,提到这一语法理论将对我国俄语功能语法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先后有许高渝(1989)、王铭玉,于鑫(2017)、姜宏(2017)、王清华(2017)、杜桂芝(2017)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探讨视角了与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相关的文章,他们的探讨,对我国的语言学发展和俄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王清华教授(2017)和孙玉华教授等(2017)结合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理论先后出版了两部作品。《俄语功能语法理论探讨》(王清华 2017)全书分为三部分,在绪论部分介绍了俄语功能语法构想的形成与发展,及功能语法的探讨对象、描写准则和目的等问题;第二部分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的主要理论概念及功能语法理论;第三部分是其个人对该理论的发展性探讨。全书中对该理论的深入探讨和运用对语言学习者具有重要影响。《现代俄语功能语法概论》(2017)结合邦达尔科的功能思想,从功能语义视角探讨了俄语时序、性质、数量、空间、存在等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和表达手段。
  目前,国内俄语学者对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的探讨已形成一定规模,探讨内容已经从最初的理论介绍向理论的运用方向转变,把该理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是一种趋势。
  3.运用邦达尔科三角形框架理论指导教学的一些建议
  在邦达尔科三角形框架理论范畴内,语义范畴作为最高语义常数是功能语义场的基础。语义范畴存在于范畴情景的言语表达中。也就是说,功能语义场作为一个聚合体,俄语专业论文,在内容层面涵盖固定的语义范畴,而在表达层面通过语言手段表达。在功能语法模式下语义范畴、语义场和言语紧密相连。语义范畴在语句中的投影是范畴情景。范畴情景是固定语义范畴和功能语义场在言语中的现实体现。当今,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邦达尔科的理论体系,俄语论文题目,并尝试把这种思想运用于俄语教学。对学生而言,能够准确的表达思想非常重要,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语法体系,还应积累表达各种语义范畴的表达手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Бондарко А. В. Теория знач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й грамматики: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2002.
  [2]杜桂芝,简述А. В.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义场理论[J],外语学刊,2017,2.
  [3]张会森,功能语法问题―А.В.Бондарко功能语法观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9,1.
  [4]王铭玉 于鑫,俄罗斯功能语法探寻[J],现代外语, 2017,4.
  [5]姜宏,汉俄语功能语法对比探讨:评述与展望[J],外语探讨,2017,6.
  [6]许高渝,A・B・邦达尔科功能语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9,2.
  [7]王清华,从认知视角解读俄语功能语法[J],中国俄语教学, 2017,4.
  [8]王清华 著,俄语功能语法理论探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9]吴贻翼.现代俄语功能语法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0]孙玉华 田秀坤,现代俄语功能语法概论[M],外语教育与探讨出版社,2017
  [11]张会森,俄语功能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7].
  作者简介:王爱秋(1987-),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探讨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