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国形式派对于文学本体论的探究[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作为20世纪初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流派,俄国形式派不满足于传统文学理论混杂于其他学科探讨中的状况,认为文学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他们以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文学理论为己任,将文学探讨从与其他学科的纠缠中剥离出来,将文学探讨的重心放在文学著作的文学性上,以语言学略论作为措施论,最终建立了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文学本体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文学本体论;内容-形式二元论;俄国文学;形式派
  中图分类号:I51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4-0054-02
  
  文学是什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性质究竟是什么?这正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探讨的逻辑起点。在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以批判当时文坛重内容、轻形式的文学批评思潮出发,宣称文学本体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学性。他们探究建立一种内在论的、科学的诗学体系,即以文学著作本身的文学性为探讨对象的诗学体系。
  
  一、回到文学本身即回到著作
  
  在对传统文论的审视中,俄国形式主义首先将批判的目标放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上,由这两点出发,力图把文学探讨的重心落在文学著作本身。
  雅各布逊直言不讳地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把文学史家比作一名警察,他要逮捕某个人,可能把凡是在房间里遇到的人,甚至从旁边街道经过的人都抓起来。文学史就是这样无所不用,诸如个人生活、心理学、政治、哲学,无一例外。”[1]24什克洛夫斯基在其《对于散文理论》的前言中也讲道:我的文学理论是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就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措施……因此,全书整个是谈文学的形式变化问题[2]167。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反对把探讨重心放在著作以外的事物上的观点,并把著作中的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因素看成是外部因素。他们认为传统文论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传记或从读者反应等角度出发去探讨著作的措施是背离文学的本质的。
  在看待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时,俄国形式主义极力批判和否定传统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认识真理的观点,实质上是把艺术当成认识的工具。什克洛夫斯基在略论多种复杂的艺术现象后指出:“形象思维至少不是一切门类的艺术、或者甚至也不是一切种类语言艺术的共同点。形象的变化也不是诗的运动的实质所在。”[2]6他在《艺术即程序》中还严厉批判了“艺术即形象思维”的观点,指出如果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为形象思维,则艺术与科学、哲学的内容就没有区别。
  由此可见,俄国形式派将文学从与其他学科的大杂烩中独立出来,明确提出文学不是从属于其他学科的,是独立于创造者和欣赏者之外的、独立于种种意识形态之外的。在对读者与文学著作的关系上,俄国形式主义者看到著作之所以有艺术性,一方面是著作内在构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读者阅读时的审美感受有关。什克洛夫斯基对“陌生化”的论述是这样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仍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是复杂化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3]什克洛夫斯基看到了著作的艺术性与读者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他提出为了打破“惯常化”,造成“陌生化”,须进行改变现成材料的形式,使其偏离自然形式或通常惯用的标准,使读者产生“异同感”。由此,什克洛夫斯基看到了异同感是由读者感受事物时的不平常的感觉产生的,进而产生性质特殊的激情洋溢的印象,人们凭借不断欣赏偏离传统典范的艺术品来培养、更新异同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回到著作本身即回到形式
  
  既然认为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应当把探讨的对象确定为文学事实本身而不是某些外在因素。那么是什么使文学区别于哲学、宗教、历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呢?对此雅各布逊提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使一部著作成为文学著作的东西”[1]24。这里的文学性即指文学著作之所以称之为文学著作的根源,它反映出俄国形式派对文学自足性的诉求。
  当时传统文论坚持的内容―形式二元论认为在文学著作中,内容和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其中内容支配形式,形式只是内容的载体,只为内容的表达服务。因此,内容―形式二元论成为俄国形式主义者批驳的对象。为了真正树立文学的自足性,在使文学探讨回到文学本身去的基础上,俄国形式主义者对这种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元对立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针对这种对文学的错误认识,什克罗夫斯基指责“可分离的内容”是一种荒谬的幻想。日尔蒙斯基也强调了内容、形式不可二分:“在艺术中不存在没有得到形式体现即没有给自己找到表达方式的内容。同理,任何形式上的变化都已是新内容的发掘,因为,既然根据定义来理解,形式是一定内容的表达程序,那么空洞的形式就是不可思议的。”[4]211
  不仅如此,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形式不是被内容所决定的,形式可以创造内容。俄国形式派对“形式”的理解大大超越了传统“形式”的内涵,它包括著作中的所有一切,已把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概念融入到“形式”中了。形式可以强调材料,也使自己富于活力,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推动了艺术品的推陈出新。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们强调以“材料”与“程序”一对范畴取代内容与形式。他们认为艺术品就是用特殊的程序对作者从自然界和生活中获取的材料处理后产生的。所以,艺术程序就成了使原材料变为艺术品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就是程序的总合”。他还提到:“文学著作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之比。正如任何比一样,它也是零维比。因此,俄语论文网站,著作的规模、著作的分子与分母的算术意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比。”[4]369因此,俄国形式主义者向人们指出:文学著作作为艺术,不同于心理学、宗教、道德、哲学等学科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就在于其形式本身。这使得文学探讨演变的过程有了突破性的转折――文学探讨的对象回到文学著作的形式结构,回到文学艺术存在的特殊性。
  
  三、回到形式本身即回到语言
  
  既然把探讨的对象确立为文学著作的形式,就要找到文学形式结构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和规律。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内容,文学的独特性便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其表现的手法,尤其是语言的应用。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作用下,俄国形式主义者进一步指出,艺术形象同艺术著作中所用到的其他手段诸如排比、重复、对仗、夸张、对比等在影响上是一样的,都是诗歌艺术的“程序”,都是为了强化著作的可感性,他们以“艺术即程序”取代“艺术即形象思维”。所以,文学著作的文学性就是被程序化的艺术。在对多种多样程序的探讨中,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最重要的艺术程序――“陌生化”。他认为艺术语言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受阻,打破惯常化,从而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由实用转为审美,去更好地领略艺术著作的魅力。由此可见,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语言是实现陌生化的重要条件,它失去了语言的社会功能,而只有“诗学功能”,人们欣赏著作是从语言的角度看内容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者为了说明文学性而找到语言学这一途径。文学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不断打破机械性、惯常化的程序,代之以新颖的程序,唤起人们的艺术感觉,把人引向著作的内部形式结构。
  
  四、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凭借对传统文论的责难而登上文坛,它作用了西方现代主义文论的发展,使西方文艺理论发生了由“作者中心主义”到“著作中心主义”的重大转折,使人们探讨文学的视角深入到了著作内部,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文学著作的认识。俄国形式主义者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坚定地认为文学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并努力探析文学得以独立存在的本质特性。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新文学本体论观点和倡导的新探讨措施,为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它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被中断,但在之后的30年代到60年代其主要观点和理论没有消亡,俄语论文网站,后来经由布拉格逐渐向西欧渗透,波及到东欧诸国,作用到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接受美学以至于现象学等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
  
  参考文献:
  [1]托多罗夫.苏俄形式主义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3.
  [4]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责任编辑:王 超]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