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教育合作前景展望[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俄(苏)两国教育合作始于民国初期。近一个世纪来,两国的教育合作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曲折起伏。目前,中俄教育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机制化和系统化的合作模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中俄教育合作的历程,近况、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略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俄教育合作提供参考。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俄教育 合作 前景
  中俄两国互为邻国,政治上稳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经济上优势互补性强。在政治、经济取得前所未有成绩的背景下,中俄两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富有成效。特别是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为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中俄教育交流的近况及特点
  (一)前苏联时期的两国教育合作
  中俄(苏)教育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曾经派出一批学生赴当时的沙俄学习军事技术。前苏联成立后,为支持中国革命,前苏联和共产国际创办了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和列宁学院,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家、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落后的教育体系,我国教育改革几乎照搬照抄前苏联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1953年,我国有63所院校与前苏联高校建立联系,到60年代末苏联在中国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超过700名,我国派大批留苏学生。文化大革命前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与苏联的教育交流全部停止。改革开放后,中苏之间的教育交流逐步恢复。
  这一时期教育交流的特点是:主要是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体制,派出大批学生去前苏联学习各种专业文化知识,引进大批学者、专家来我国工作。留苏学子归国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骨干。与之比较,这期间,苏联来华留学人员并不多,且基本上是学习汉语或人文学科进修生。
  (二)中俄时期的教育状况
  苏联解体后,中俄之间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特别是自2000年中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合作委员下设教育合作分委会成立以来人文教育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之间的合作
  (1)留学生互派
  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升级,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俄罗斯来中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仅2017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欧洲为47,271名,占16.15%,仅俄罗斯学生就有13,340人。[1]截止到2017年12月来俄罗斯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约共有1.9万名,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城市。
  (2)合作探讨及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中俄两国举办各类学术会议,集中在人文社科、经济、医学、计算机等各种专业技术领域。例如201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俄矿山深部岩石动力学国际学术会议”,沈阳化工大学主办的“中俄信息技术学术会议”,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主办的“CVD金刚石制备、性能和光电器件运用”学术会议等等,这些会议的举办增进了中俄两国学者在专业领域的相互了解,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3)学生培养
  联合培养学生是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又一重要形式。目前主要培养方式有本科生的2/2合作办学,3/1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生,成立联合探讨生院等。
  (4)上合组织大学项目
  2017年启动的上合组织大学项目,是上合组织框架下教育合作的一个新形式,其最终目标为建立有效的国际一体化教育合作平台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国际教育界认可的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教育文凭互认和对等机制,与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接轨。目前,部分专业已经开始招生工作。
  2.汉语、俄语推广工作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两国全面务实合作持续深入,俄罗斯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掌握汉语逐渐成为俄罗斯年轻人就业的重要优势。截止到2017年,我国在俄罗斯建立12所孔子学院,俄语论文,3个孔子课堂。俄罗斯境内有约100所国立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将汉语列为第一外语的大学就有40多所。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过万。莫斯科等众多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作为俄语在中国的俄语传播,俄罗斯政府先后在我国设立了3个俄语中心,俄语世界基金会在大连、长春、绥芬河等地建立5个俄语中心。俄语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所设立中心的高校乃至全国培养俄语师资,组织召开学术会议,为学习俄语师生在学习上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
  三、中俄教育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语言问题
  语言问题是阻碍中俄教育交流的核心问题。一般说来,双方互派学生的外语应为汉(俄)语,但在实际过程中并非如此。目前对俄教育合作集中在俄语系师生领域,主要搞俄语语言水平强化,俄语教学等。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习俄语人数逐年减少,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俄语系,但总数不足20000人(含第二外语),其中即懂俄语,又懂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对俄罗斯国家整体状况、教育水平认识不足。2.俄罗斯教育部门投入、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二)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中俄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时间并不长,存在合作院校层次不对等,培养质量较低,培养领域窄等突出问题。在办学规章制度等方面还不健全,缺乏指导性的文件,即便双方学校制订了统一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但由于派往对方学校学生数量较少,不能按商定大纲进行授课,导致两校所授学科课程设置并不完全对等,学分转换存在困难。在联合培养上,众多学生在国外并没有指定导师,不能参与课题探讨,从而使联合培养转化成了一个简单留学。
  (三)学习环境问题
  中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学习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学校管理上等方面存在较大异同,导致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学习环境,学习质量不高,直接作用学业。
  对策:无论是合作办学,还是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学习期初期阶段应当开设中俄国情课程,鼓励参加两国或两校举办的各种短期交流活动,预先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今后尽快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打下基础、   (四)学习区域过于“扎堆”
  在俄罗斯学习的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导致中国学生扎堆,学语言的没有语言环境,搞探讨的很难融入状态,效率不高。
  对策:鼓励学生因学科特色选择高校学习,大城市尽管聚集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可能不为你所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中国学习汉语,东北地区是首选,这一地区虽不如上海具有现代化气息,不如北京、西安具有文化底蕴,但其普通话相对标准。
  (五)友好校之间的合作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特别是东北地区一些高校凭借地缘、文化等优势与俄罗斯很多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友好校实质性合作有待于加强。
  对策:根据学校、学科的特色、需求寻求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在合作上学校、学科优势互补,达到共赢。起初可从最基础的学生交换等项目做起,逐步扩大到教师学术交流,加深相互了解,逐步扩大合作领域。
  三、中俄合作交流的前景
  尽管中俄交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但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中俄之间教育合作优势大于劣势。从长远上看,双方应该从教育育人,提高创新型大学建设,培养中俄政治、经济等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入手,将中俄教育合作做实、做强。
  (一)经济全球化为两国教育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世界大背景下,各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愿望更加强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培养规模居世界第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俄罗斯在教育领域采取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方法,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和提升之势。
  (二)两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同目的诉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不仅是中俄两国乃至世界各国在共同目标。各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所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俄语毕业论文,但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与各国进行教育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不乏是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途径。
  俄罗斯在2017年初颁布的《2020年前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的报告中指出:由于教育结构与人才需求不平衡,高校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俄罗斯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保持俄罗斯教育传统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借鉴世界各国成功教育模式的经验,为发展知识经济和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三)建设高水平探讨型大学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高水平探讨型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指出: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教师、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境外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为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俄罗斯在2020年前,计划选拔40余所所联邦级探讨型大学,承担起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俄罗斯科研水平和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两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为中俄教育合作提供又一合作方向。
  (四)世界教育一体化进程的要求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带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加入WTO以来,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高的更高要求,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俄罗斯为加快与国际教育一体化接轨,积极加入欧洲博洛尼亚教育一体化进程,提议建立上合组织大学项目等。世界教育国际一体化,又为中俄两国教育合作提供了又一契机。
  注释:
  [1]数字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7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7-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生建学,中俄教育交流回顾[J].?神州学人,2017年第8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