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中俄经济合作的“春天”[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俄经济从自然条件到经济结构都分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因而双方之间的“互补性”是毋庸置疑的。过去十多年来,双方对这一特点的认识经过了复杂的“磨合”过程才逐渐清晰,但要实现双方经济和产业优势的真正“互补共赢”,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新世纪中俄经济合作迅速升温
  
  与政治关系的平稳而快速发展不同,中俄经贸合作的历程要复杂些。在20世纪90年代初双边贸易发展很快,贸易额由1991年前苏联最高时的11亿美元,跃升到了1992年的58亿美元和1993年的76亿美元,但此后多年在60亿美元上下徘徊,直到2001年才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而近5年来,中俄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到2017年底达到29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3倍。与此同时,两国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涵盖双边经济的各个方面,合作质量也逐年提高。目前双方正朝着两国领导人确定的目标迈进,即在2017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600亿-800亿美元。
  从中俄经济合作的当前形势看,两国政府非常重视改善相互经济合作条件,一个以贸易促进投资,以投资推动贸易、科技、产业合作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出现。
  首先,两国政府从战略高度积极营造合作环境。中俄经济合作是两国总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领导人都把促进经济合作视为中俄关系基础能否巩固和扩展的关键问题来抓。普京总统甚至认为,中俄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亚太地区的发展”。2004年签署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是涉及两国各领域合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双方都非常重视这一文件的具体落实。为此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的指导和督促下,各分委会积极落实纲要提出的要求,解决本领域作用双边合作的问题。现在作用中俄经济关系的银行相互结算等问题已基本解决,对“包机包税”等非正常贸易方式的解决正在取得进展,双方还准备尽快签署相互提供投资保障的协议文件。
  其次,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双边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经过长期的曲折谈判,双方对能源领域的合作基本达成共识:两国建立能源长期供需伙伴关系符合双方战略利益。普京于2017年1月宣布,将在今年夏天动工兴建“泰-纳”线一期工程,将在2017年建成向中国年输油2000万-3000万吨的石油管道。在此之前俄每年通过铁路向中国输送1500万至2000万吨石油。俄罗斯天然气企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达成初步协议,将在2017年前建成从俄西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的“西线”天然气管道,以及与“泰-纳”线一期工程相并行的“北线”输气管道,届时俄对华年输气能力将达到600亿至800亿立方米。从萨哈林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方案也在考虑之列。俄在连云港所建的核电站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并已进入试发电阶段。根据2017年达成的协议,到2017年前俄电力企业将向中方供电500亿千瓦时。
  其三,相互开展大项目投资的积极性正在高涨。由于中俄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转换过程中,两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能力受到自身条件的诸多限制,因此作用了中俄相互投资进展。随着两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公司自主权扩大以及自身投资能力提高,相互进入对方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特别是自2004年开始在俄连续举办两届中俄投资促进会,为双方公司直接接触创造了合作机会。在两次促进会上,中俄共达成约23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其中包括由上海实业集团承担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该房地产项目总占地面积208公顷,总投资13.46亿美元,总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建设周期约6-8年。中方中标的高340米87层的莫斯科地标性建筑“联邦”大厦投资达5.3亿美元,于2017年动工,俄语论文题目,将于2017年建成。据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的中国在俄投资项目共65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约9.77亿美元,投资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同期俄在华投资累计设立公司1849个,合同投资金额累计约14.05亿美元,实际投资额累计约5.41亿美元,主要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其四,中俄经济合作领域具有全方位多领域特点。与一般国家之间开展经济合作相比,中俄经济合作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无所不包,这与两个大国巨大的合作潜力是分不开的。中俄不仅是政治经济大国,也是科技大国,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具有良好的交流以及技术相互转让和共同开发基础。近年来双方在航空、航天、通信技术、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农业科技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进展,一批批新的科技成果正通过两国探讨单位以及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哈尔滨、沈阳、烟台等科技园区走向产业化。
  
  中俄经济合作尚待解决的问题
  
  在看到中俄经济合作势头良好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双边合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的存在是因客观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但也要为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是双方的战略互信合作基础还需继续加固加深。由于中俄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一个由上而下的推动过程,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层面的认识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俄方民间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向存有诸多不解和疑虑。譬如俄方一些人对我“走出去”战略误解为政治、经济和人口“扩张战略”,担心我对俄搞经济“入侵”,对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搞人口“移民”,因此对我向俄投资特别是大型项目投资颇有微词,有时甚至制造阻力。如我在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以及俄准备修建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项目等,都受到当地一些人或团体不同程度的非议。这种“误解”和“情绪”不转变,就会继续作用中国公司对俄投资进程。中方则对俄方的疑虑采取不回避,不扩大,坚持“以诚相见”,利用各种场合阐述我愿与俄在市场经济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全面合作的政策和立场,同时采取必要方法,消除俄方顾虑。
  二是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容忽视。现在中俄双边贸易中,我向俄出口仍以纺织、服装和食品为主,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所占比重均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增幅达70%,高新技术产品增幅达58%,分别占中国对俄出口的24%和7%。而俄对我出口除军品外,俄语论文题目,基本上是原料和能源产品,且在俄出口中国的产品中,2017年燃料、木材、化肥、鱼及海产品、黑色和有色金属、纸浆、铁矿石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4.2%增加到88.53%。俄国内要求改变这种贸易结构的呼声较高,俄政府希望通过政府间谈判对我进口俄军品、能源和原料产品搭配某些我未必需要的机械产品。2017年俄轻工和纺织业联合会已多次向政府提出要求采取方法限制我纺织、服装、食品和轻工产品大量对俄出口,特别是欧美对我纺织、鞋等商品采取限制方法后,俄有关商会对政府要求限制我产品进口的压力有所升级。2017年8月俄民调机构对全国46个州、区、153个居民点所做的调查显示,希望对中国商品和公司进入俄市场实施限制的俄罗斯人分别达到61%和66%。尽管造成俄方对华出口机电产品比重不升反降的原因主要在俄方,但作为着眼于长远的合作伙伴,我们也宜采取积极方法,逐步使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达到大致合理和均衡的水平。
  三是中俄劳务和旅游合作需加强管理。据俄边防和统计部门资料,目前在俄华人大约总共在35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各类经商人员,包括个体商人及打工者、留学生等。而俄一些媒体将此数夸大10倍,“达到300-400万人”。在前述的民调中,主张对中国劳动力进入俄市场实施限制的俄罗斯人多达69%。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分别有71%和81%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和劳务人员前来这些地区参与开发资源是“危险的”。中俄从2017年7月互免团体旅游签证后,俄罗斯人大量来华旅游,在中国赴俄旅游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俄方担心我旅游人员借故在俄滞留,以及有关“中国人口威胁”的论调仍不时在新闻媒体出现,致使不少中国旅客对前往俄旅游心有余悸。应当说,俄政府还是愿意与我适度开展劳务合作的,俄政府不久前对移民法所做的修改总的准则是“少量引入,严格管理”,对一些人对于中国劳务和在俄人员数量的不实之辞,俄官方人士不断出面澄清和反驳。从中方来说,关键是加强劳务输出和边境进出境人员管理,防止我方人员非法进入俄罗斯,或以旅游者等名义入境后非法滞留。
  四是忽视双方科技和产业合作潜力。近年来中俄科技和产业合作虽然有所进展,但步子迈得不大。俄方在科技领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合作政策尚未完全理顺,形成表态支持多,实际限制也多的局面。中方科研单位和生产公司也存在对俄科技能力宏观评价较高,具体合作兴趣不浓的问题。随着中俄战略互信水平的不断提高,俄对国际科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认识加深,相信对华科技合作的限制会逐步减少。同时,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化,我国公司对俄科技水平和潜力的认识,以及合作兴趣也将逐年增加。中俄科技和产业合作有良好的相互对接基础,科技产品市场潜力都很大,只要双方真正重视,相信这一领域必将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亮点”。
  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明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双方举办“国家年”活动,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双方从政府到民间的相互了解,通过经贸推介会等形式为两国公司营造气氛,创造直接对话与合作的平台。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必将蓬勃发展,我们期待着中俄经济特别是科技和产业合作“火热的夏天”早日到来。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探讨院探讨员)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