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中俄关系继续延续了两国领导人高频率会晤。5月和9月双方领导人分别出席了在莫斯科和北京举办的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与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7月共同出席了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元首峰会并举行单独会晤;11月在土耳其共同出席G20元首峰会并举行单独会晤。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整个2017年的中俄关系,有两件大事值得历史特别铭记:一个是两国都举办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另一个是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关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俄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两国领导人几乎每年都会宣布“中俄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双方合作的领域、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和提高”。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价值观有很多共同之处:如坚持和平共处、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坚持自主发展道路、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促使双方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加强合作。 2017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后合影留念。 据俄媒报道,2017年12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将开启“中俄媒体年”,双方会共同研讨共建联合通讯社。应该说,俄罗斯在加强对外宣传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果。刚刚组建的“今日俄罗斯”电视频道24小时不间断用英语向国际社会播报俄罗斯对重大国际事件的观点,作用力不断增强。中俄两国如果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对外宣传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未来定能改变由西方主流媒体等主导世界话语权的近况。 从中国的角度说,我们长期坚持不结盟准则,但不结盟不等于不结伴。有人说,在这种“结伴不结盟”框架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成中国对外关系的标杆。在我看来,它是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样板。国际关系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中俄之间是唯一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协作”比“合作”联系更加紧密,俄语论文范文,而且这种关系在2017年和2017年签署的中俄关系《联合声明》当中特别强调“进入新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同盟”。中美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以此为样板,建立一种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与欧洲的关系是其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这是俄罗斯民族特性当中固有的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情结所决定的。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贸易额占到其对外贸易额的一半,而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贸易不到30%。 2017年乌克兰危机使得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加强制裁,促使俄罗斯在它亚太战略的基础上向东转,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必然选择。不过,虽然中俄之间形同“政治同盟”,但两国贸易额在2017年仅有900亿美元左右。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的比重很低。2017年由于俄罗斯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使得两国贸易额不可能实现两国领导人之前所说的“2017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 就“丝路”对接问题尚存分歧 同样是两个世界大国,在中国“积极有为”的系列外交动作中,俄罗斯不可避免地怀有戒心。例如俄方忧虑的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会对冲俄罗斯主导并加快推进的“亚欧经济联盟”。中方照顾到俄方的这一利益关切,在2017年5月签署的《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明确写道:“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双方将共同协商,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俄罗斯的戒心。中方多次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遵循“三不”准则――不经营势力范围、不谋求地区主导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可以说给俄方吃了一个定心丸。俄罗斯开始表现得比较积极,甚至提出在欧亚大陆共建“共同经济空间”的终极目标。 中俄将于2017年年初就对接问题开启首轮谈判,目前来看双方尚存分歧。俄方部分人士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想法,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有钱,就让其负责交通设施的建设;而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国际组织,在制定规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所以由后者负责制定规则。 “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是中国提出的宏大倡议,但它是与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项目,涉及贸易、投资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主体是多元的;而欧亚经济联盟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主体是单一的。所以,二者对接,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关系,是需要坐下来谈判的。中国不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所以不能要求中国遵循欧亚经济联盟的规则。再者,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不是全部,更包含了创新贸易模式、增加相互投资、加强能源合作、深化金融合作、农业、高新技术和其他产业合作,以及环境保护、人文等领域的合作。 中企投资俄罗斯仍有顾虑 2017年1-10月中俄贸易比去年同比下降29.1%,给政治关系浓郁的中俄关系带来阴霾。实际上,俄语毕业论文,中俄从贸易结构上一直存在问题,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主要还是原材料和能源产品,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商品则集中在轻纺工业产品和机电产品。这样的结构下,中俄经贸关系表现出来的是量很大,但价值很低。要想把贸易额提升上去,必须要增加附加值高的一些产品。此外,中俄出口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以及西方对俄制裁的作用。 如果想避免这种作用,恐怕要改变两国目前的贸易结构。近几年中国对俄投资虽然不断增加,但中企的积极性还不太高。这需要两国高层的推动,比如通过搭建政府间的平台来促进民营公司进行相互投资,通过投资来带动贸易。一讲起到俄罗斯投资,一些中国公司常常发怵。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曾抱怨过:“我们希望中国到俄罗斯来投资,但中企老是说俄罗斯投资环境不好,难道我们的投资环境还不如非洲吗?” 的确,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源于当地寡头的垄断,另一方面是当地法学经常变化,关于投资回报期较长的中国商人来说,有时还没等到回报,自己的投资就变成非法的了。此外,一些垄断部门可能会通过腐败手段动用检察院对中企进行检查,所谓“鸡蛋里挑骨头”,这些都给中企造成了负面作用。未来中俄之间应该签署相关的投资(保护)协议,保障中方投资者的利益。 如今俄罗斯为了开发远东,出台了很多优惠方法,特别在不久前还举办了“东方经济论坛”。当然,远东开发的优惠政策方法也不是仅仅面向中国的,而是面向整个亚太地区。相比较而言,中国先进的技术不及日本、韩国,但优势是更有钱。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对中国人在远东的忌惮在短时间内确实难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