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俄边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缘的便利加之资源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中俄双边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经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税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保税区物流发展落后和保税区国际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因此,建立中俄贸易保税区的对策,包括健全保税区的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俄贸易保税区物流产业和保税区金融制度的改革。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俄贸易;保税区;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F74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45-03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中俄双边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地缘的便利性加之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中俄双边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绥芬河市为例,1999―2002年,中俄贸易额实现41 265万美元。虽然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面临很多困难:从全国开放的格局来看,中俄边境属于边远落后开放较慢地区;从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规模来看,中俄边贸处于初具规模成效甚微阶段;从周边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看,我国在对俄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下降。这说明过去那种以绥芬河等城市为前沿的小范围、低水平的边贸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中俄双方应考虑使经贸关系战略升级,成立贸易保税区,从而使中俄经贸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 (二)探讨的意义 绥芬河市对外开放已经走过多个年头,绥芬河市交通运输网络发达,完善的城市建设、优越的通商条件已为建立贸易保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绥芬河贸易保税区可以弥补我国及我省对外开放的空白,它将促进绥芬河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黑龙江省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潜力,并对我省及我国各边境口岸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引导影响。 (三)探讨的预期价值 中俄贸易保税区一期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建成的厂房、仓库、贸易市场,写字楼等面积6万多平方米。保税区的一期总投资额预计为2亿元人民币,工程建设期为3年,预计投资回报期为3-6年,预计投资回报率为30%--50%。保税区五年内预计吸引投资28亿美元,区内注册公司可达1000家。保税区五年内预计GDP年均增长可达40%,实现财政收入70亿元。保税区建成后可带动黑龙江经济发展,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沿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大经济隆起带;成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区的经济重心。保税区建成后可安排就业人口5万人。保税区投入运营后,预计可提升黑龙江地区GDP2%~5%。 二、中俄贸易保税区建立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保税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是一种相对弱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通过经济法制、市场经济杠杆对自由贸易进行管理的。而我国保税区设立后,其运行政策由国务院的有关部门来制定,主要涉及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这就造成了保税区“多头分管”的复杂行政管理体制。由于国家没有设置一个处于各部委之上的统一的协调机构,因此带有普遍性的涉及各部委协同解决的问题常常久拖不决,作用了保税区的运行效率。 (二)保税区物流发展落后 有效的物流是保税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有效的物流不仅仅能减少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还能减少生产成本。如果物流服务是非效率的,公司可能在生产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更高的存货成本。保税区要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必须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来支撑。现代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等,不仅如此,物流技术中还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而目前保税区物流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利用率不高,与跨国物流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保税区国际金融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保税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准则不尽一致,使公司融资及正常外汇资金周转极为不便。同时,现有的外汇账户系统、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两个系统分散,数据不联结,不利于对特殊经济区域外汇收支监管。此外,俄语毕业论文,保税区在外汇管制上有别于区外,适宜离岸金融市场的管理。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可以使保税区内的国际资本得以高速流动,降低国际借贷资金成本,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可以增强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但是,保税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尚属空白,无法满足保税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目前区内金融市场对加速国际资本的流动,降低国际借贷资金成本,加强保税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性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三、中俄贸易保税区建立与发展对策 (一)健全保税区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健全保税区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提高认识,实现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必须由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向主要提供公共产品转变,由管理型无限政府向服务型有限政府转变,由对公民和法人的过多管制向为公民和法人服务转变。第二,完善电子政务、商务平台,组建电子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网上全方位的政务公开,俄语论文题目,达到网上政、企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公司实现网上交易提供交易平台。第三,完善保税区联合办公大厅。保税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各驻区机构,在联合办公大厅设立窗口,配置工作人员,为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清理不合理的审批事项和权限,办理程序、时限公开,设立投诉电话,接受公司监督。第四,与驻区各单位密切配合,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管委会与驻区各单位密切联系,随时协调解决公司遇到的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讨解决保税区发展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和公司遇到的共性问题。第五,发挥公司协会的影响。认真办好公司协会,真正让公司协会成为公司之家,发挥好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影响。第六,办好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水平。办好培训工作,培养一支适应不断对外开放要求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二)大力发展中俄贸易保税区物流产业 大力发展中俄贸易保税区物流产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健全保税区物流产业政策法规。现行政策中作用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些相关法学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清理,特别是对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清理,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法规环境。第二,优化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体系布局。保税区物流公司要整合优化物流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打造规模化物流运作平台,形成辐射力强、经济增长速度快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第三,深化物流功能提高物流运作水平。帮助和引导保税区内物流公司改进物流经营管理措施,促进公司物流流程的合理化和物流服务的规范化,从而使公司真正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保税区物流公司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保税区要加大力度建设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创造与保税区开放前沿阵地地位相称的网络信息化区域环境,促进商品快速流转,降低公司库存管理费用。第五,引入和培养大型物流公司集团。引进大型外资物流公司,吸引国内物流公司在保税区集聚,使其成为国内公司进行国际采购、供应跨国公司原材料的服务基地。在保税区重点扶持几家具备提供国际物流全程服务能力的骨干大型物流公司,以保税区为大本营,承担从货运代理、码头装卸、通关送货等全程物流服务,树立物流公司品牌。第六,鼓励保税区内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保税区内的第三方物流有以下三种措施:一是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网络全球化,二是使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多样化,三是使第三方物流从单一客户服务向多客户集约化管理转变。第七,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保税区要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引进和培养国内外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并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 (三)保税区金融制度的改革 保税区金融制度改革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由中央政府确定相对一致的保税区外汇管理准则。中央政府应尽快将外汇管理按“境内关外”准则进行统一,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按相同准则管理,以保证保税区外汇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第二,整合并完善现有分散的外汇管理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外汇收支监测平台。整合现有的外汇账户系统、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将两个系统进行连接,使公司的全部外汇收支和变动情况完整地体现在外汇账户中。完善现有的国际收支申报统计监测系统,主要是增设标记功能,使之具备更为强大的分类查询功能,满足对特殊经济区域外汇收支监管要求。第三,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保税区不仅要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还应成为未来国际资金的流动中心。因此,保税区要适时准许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办理离岸金融业务。在保税区内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到区内投资,使未来的保税区成为外汇资金的聚集地。同时,准许区内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开发符合区内公司经营的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以活跃区内的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刘遵峰,杜丽娟.发展保税港区,努力拓延我国保税区的经济功能[J].商场现代化,2017,(1). [2]张红玉.在全球生产组织方式调整中重新定位我国保税区功能[J].特区经济,2017,(8). [3]李友华.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略论――兼及我国保税区与国外自由贸易区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