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探讨生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 要: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具有兼容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兼容为主排他为辅的特征,这造就了中国民众宗教思想的实用功利性;而俄罗斯民间宗教信仰则具有排他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排他为主兼容为辅的特征,这培养了俄罗斯民众宗教信仰的纯粹性。中俄宗教的兼容性和排他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实用功利性和信仰纯粹性,成为两国文化根深蒂固的特质,深刻地作用着中俄两国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进程。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宗教信仰;宗教政策 一、民间宗教的兼容性与排他性 (一)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兼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度,汉以后佛道并存,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基本上和睦共处,未出现过大规模的教徒相互残害的事件,也未发生过纯粹宗教意义上的战争。各宗教偶有冲突,往往是各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激化的一种折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权,而不是要建立其他宗教统治。兼容共存是中国宗教关系的主流,这一方面表现在各种宗教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上,佛教和道教的关系是最鲜明的佐证。虽然道教曾以抵制佛教为己任,但由于其理论远不如佛教精微,不得不从佛教中汲取营养。 中国民间宗教兼容性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各种宗教和儒家思想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上,尤其是倡导儒、佛、道的合流。道教初创就从儒家吸取营养,强调积德行善,尽忠尽孝。道教第一本经典《太平经》就自称以弘扬儒家伦理为己任,明确肯定三纲五常。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其作品《抱朴子》中自称是儒道兼修的道士,后来的道士承袭了这一传统,都大谈理论纲常。太子校书郎李观和柳宗元等都主张儒道同源,融合道教的宇宙观和万物生成论,后来孕育演化成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俄罗斯民间宗教信仰的排他性 俄罗斯民间宗教信仰的排他性主要表现在国教东正教为了维护自己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对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等宗教采取限制、排挤、镇压的政策。 限制天主教。伊凡四世时期,东正教会允许西方人士信奉天主教,但禁止向俄罗斯人传教,更不可以在俄罗斯土地上建造教堂。彼得大帝时期,东正教会准许耶稣会在俄罗斯创办学校,但由于耶稣会士在青年人中间宣扬天主教思想,因而于1688年被驱逐出俄罗斯。19世纪初期,耶稣会士在俄罗斯的活动超出了单纯教育的范围,开始公开传播天主教,发展教徒,宣称天主教比东正教更有优越性,引起了东正教会的强烈不满和斥责。1820年,耶稣会士在全俄罗斯遭到驱逐。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居住在俄罗斯西部地区的波兰天主教教徒因民族纠纷举行起义。失败后,俄当局强行将这些人迁到西伯利亚,关闭天主教修道院,修士被流放,财产被没收,天主教堂归东正教会所有。1905年,沙皇政府公布了《信仰自由法》,天主教在俄罗斯获得了自由,传教活动积极起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沙俄当局对待天主教的态度依然不十分宽容,尽管法学上规定东正教徒可以改信天主教,实际上这样的改信却是不允许的。 排挤伊斯兰教。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后,对内加强专制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在夺取喀山汗国时,不仅摧毁清真寺和学校,还把穆斯林居民赶出城,伏尔加河流域的穆斯林文化遭到浩劫。1905年4月,沙俄当局虽然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穆斯林在日常宗教生活中仍受到很多限制。 镇压基督新教。16世纪,莫斯科扎哥尔斯克圣三一修道院院长引进路德派福音思想,追求对基督的精神信仰,受到东正教会的指责。传播基督新教思想者一经被发现,就会被东正教会当作异端处以火刑。17世纪,东正教会对基督新教的镇压有增无减。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规定基督新教只可对穆斯林开展传教活动,而不能向东正教徒和儿童传教。19世纪80年代初,新教路德福音派想进入国家宗教管理机构圣主教公会里任职,俄语专业论文,引起当局的警惕,随之遭到围剿。1882年,俄东正教会在圣彼得堡警方的协助下逮捕了该派的一些头面人物。 二、官方宗教政策的兼容性与排他性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中国传统宗教政策具有兼容性,俄罗斯宗教政策具有排他性。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俄语论文范文,实际上在对两国宗教发展史进行认真的梳理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即中国的宗教政策是兼容为主排他为辅,而俄罗斯则是排他为主兼容为辅。 (一)中国宗教政策的兼容性与排他性 中华民族长期共居,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大规模民族外移或异族迁入,中华文明保持了一以贯之的传统,加上长期的农耕生活,适宜于用伦理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儒家思想因之发达,统治阶级赖以作为立国之本。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精神上处于支配地位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是儒家,而不是任何一种宗教。宗教从未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中国也没有实行过国教制。历史上,虽然有某些帝王偏爱某一种宗教,佛教、道教也都曾显赫一时,但总的来讲,历代统治者对各宗教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兼容并蓄是中国宗教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历代王朝对来自异域的宗教往往持宽容与包容的友好态度,这里以犹太教为例。犹太人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在欧洲历史上,一些国家的政府与教会反犹、排犹,推行强迫同化的政策,迫使犹太人放弃自己的信仰,改信基督教。然而,中国则以其宽厚的宗教情怀接纳了这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历代王朝的统治阶级未曾有过反犹排犹的行动,也从未歧视、迫害过犹太人,更没有强迫同化的意图。据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开封犹太人所立的《重建清真寺记》碑记载:“(宋)帝曰: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不仅允许他们定居开封,而且允许其保留世代相传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 (二)俄罗斯宗教政策的兼容性与排他性 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立东正教为基辅罗斯国教,从此,历代沙皇和统治阶级为了牢固东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强对臣民的思想控制,采取强化国教地位、排斥其他宗教的不宽容政策。在对待犹太教的态度上表现最为明显。虽然,与欧洲国家不同,沙皇政府并不强迫犹太人同化,但却同样地反犹、排犹,歧视犹太人。18世纪前,俄罗斯只有很少的犹太人,但罗斯王公们却有很强的反犹意识,彼得大帝称犹太人为“流氓和骗子”。1722年,俄帝国初次降谕:在俄罗斯西部和西南地区设立帕累居住区,规定犹太人必须在此处生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当局先是对犹太教徒实行宽容政策,后对他们实行了各种限制,如禁止他们租借土地、开设旅馆等。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是“对待犹太人无情的30年”,他把犹太教徒视为“吸血鬼和寄生虫……无法同化的分子”,下令收回对犹太人社团自治权的认可,将帕累区的范围缩小,使15万犹太人被迫迁移;规定犹太儿童必须在国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犹太男孩子从12岁起就要被强征入伍。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由于怀疑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系犹太人所为,反犹运动成为政府的官方政策。 中俄友好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俄宗教界自然也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交流与合作。尊重两国的宗教信仰,会使中俄两国的关系更为和睦。了解两国宗教习俗关于俄语工作者也有重要的用途,了解各国的宗教以及信仰,禁忌等,也可以让我们在异国时不会因侵犯宗教信仰等而处于尴尬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 [2] 牟忠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 饶宗颐:《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李雅君:《东正教文化与俄罗斯教育》外国教育探讨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