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的新形势与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图分类号:F752.75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5-0007-03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对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有些威胁,特别是关于自己独霸世界、控制全球的作用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开始出手遏制中国,加紧军事部署,开始挑唆中国的周边国家挑起海洋事端,鼓动领土纠纷再起,制造摩擦和争端。并于2017年底正式推出了“重返亚太”战略,使东北亚地区形势发生新的变化。
  一、东北亚新形势
  朝鲜半岛形势扑朔迷离。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世界上仅有的完全因冷战而产生,却未因冷战而结束而终止的冷战遗留问题。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冷战时期由于朝鲜半岛南北两方属于不同的大国控制,使得朝鲜半岛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冷战结束后,南北半岛的局势趋于缓和。2017年,李明博执政后,放弃了金大中、卢武铉执政时期所实行的对朝怀柔政策,转而实施强硬政策,使朝鲜半岛形势再度紧张。随着天安舰的沉没,朝韩关系进一步恶化,延平岛炮击事件使朝韩处于战争边缘。2017年3月5日以来,朝鲜宣布废除《朝鲜停战协定》、并宣称《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完全无效、全面废除朝韩之间互不侵犯所有协议,宣布朝韩关系进入战时状态,重启宁边核反应堆等等。这使朝鲜半岛的局势骤然紧张,进入战争状态。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将向何方发展,难以预料,扑朔迷离。
  钓鱼岛纷争,中日僵持不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但为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2017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7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使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争端处于紧张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才使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升温,直至中日双方僵持不下。今天的钓鱼岛问题,不但已成为日本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借口,也成为美国加速实行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着力点。而关于中日两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个难题,妥善解决的关键在于双方的诚意与理解,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美国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破坏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TPP最初源于美国倡导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17年越南加入后,开始进人发展壮大阶段,美便开始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行美国的贸易战略和自贸区战略,主导TPP谈判。自2017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TPP以来,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之所以主导推进TPP,其主要意图在于:
  第一,TPP是实现美经济复兴的有力工具。奥巴马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和重振美国经济,在2017年3月发布了《2017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17年年度报告》,提出在未来五年内美出口翻两番和由此拉动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由此可见,扩大出口已成为美国振兴经济、削减贸易赤字、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增长方式转变、创造高收入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实现其出口的市场,美国政府判断亚太地区正是实现其目标的最佳市场。因此,美国需要一个能够统合亚太市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工具来实现其目标。
  第二,TPP是实现美国重返亚太、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和工具,俄语论文网站,并起到遏制中国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国在与东盟签订《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框架》之后,东盟在积极推进自身政治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构筑与发展了以其为核心的一系列地区合作与对话机制,包括“10/1”、“10/3”、“东亚峰会”(“10/6”)和“东南亚区域论坛”,奠定了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基础。但这些对东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没有美国参与。这种现象引起奥巴马政府的高度警觉,它担心由此造成的贸易与投资的“转移效应”将严重削弱美国参与本地区的商业机会与竞争能力。可见,加入TPP体现了美国担忧被“排斥”在亚太FTA网络之外和面临跨太平洋经济合作被“分裂成两半”的焦虑与不安。而参与TPP从政治上说,则将美国与亚太地区“法定地”紧密联系起来;从经济上说,则能将东亚和美国共同“嵌入”亚太市场中去。除防止形成对美造成歧视的亚洲贸易集团的动机外,安全和外交因素也是美参与TPP的深远战略考虑,特别是遏制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日益呈现的主导影响更是其战略考虑。
  第三,美国主推TPP是为了建立未来治理世界经济的新平台。美一直在WTO和APEC等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影响,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主导影响在不断减弱。第四,阻碍区域经济合作进程。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开始担心东亚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并将美排斥其外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这是美国绝对不允许的。因此,从一开始美不仅反对马哈蒂尔倡导的东亚经济集团构想,也对日本倡导的东亚货币基金组织和东亚共同体构想表示关注,对“10/3”(东盟/中日韩)等也有防范。同时,也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面对这种形势,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开始调整对东北亚的战略,确定了新的平衡战略,将重点转向亚洲,开始真正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
  二、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调整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位置。俄在制定东北亚政策时,是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背景,并注重寻找两个平衡点:一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政治合作,保证俄不会排除在地区事务之外,又要保证这种参与不危害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二是既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保证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所需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又要防止该地区的经济完全脱离俄罗斯,成为东北亚经济的“资源附庸”。俄在东北亚的政策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全面,俄罗斯完成了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正在由普通参与者向核心参与者转变。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俄罗斯领导人看到,21世纪世界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在亚太地区,美国已经把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俄语论文,俄罗斯必须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大其对亚洲部分经济发展的关注度,重视其远东地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中俄关系是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中俄双方既坚持自己国家的利益和传统,也充分尊重对方的利益和选择。中俄两国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相当强,双方都有意愿进一步推进两国之间的互利经贸合作关系。俄罗斯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对深化中俄经贸合作具有现实意义。中俄双方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两国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合作范围和领域,而且可以在业已成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竞争与合作战略大平台的亚太地区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在两国元首的直接关怀和推动下,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作日益密切。新世纪以来,两国经济合作增长迅速。200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只有80.3亿美元,而到2017年则达881.6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对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17.3%和15.7%。俄对华出口在以能源资源为主的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也有所增长,双边贸易结构呈现持续优化趋势。
  2017年10月,中俄签署《对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大型战略性合作项目,为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提供了新的动力。截至2017年底,中俄双方累计相互投资40多亿美元。2004-2017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7.4%,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2017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2017年,中俄边境贸易额达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1.8%,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近年来,双方合作地域正从边境毗邻地区向两国内陆地区延伸,两国地方和公司合作积极性日益高涨。2017年,两国元首批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7-2018)》,为进一步深化地方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期间,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能源领域的合作横向涵盖油气、核能、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行业,纵向贯通上中下游各领域产业。两国将着力实施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推动合作模式从单纯买卖转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贸易结构从以能源资源为主转向制造业、高科技、航空航天等多元组合。双方还就两国地方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辟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新领域。这是他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访,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关于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中俄两国在对方对外政策甚至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经济领域,两国政府和相关公司就能源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等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在国际领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换意见、增进共识、协调立场,表达了对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建立符合21世纪现实和潮流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提升以及俄罗斯发展远东地区,无疑将进一步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改变中俄地区合作低水平的发展近况。
  三、中俄加强合作的主要领域
  第一,能源资源领域。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领域的互利合作,将为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的作用,俄罗斯西部能源的传统出口地欧洲能源的需求量下降,西部能源基地的产量呈下降趋势,开发新的能源基地、寻找新的能源出口方向和购买者已刻不容缓。俄罗斯东部地区紧邻亚洲发达经济体,从远东新的能源基地向亚洲能源市场供应能源原材料和能源加工产品,既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可借此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吸引西部居民定居东部。俄罗斯发展远东地区,对两国而言是一次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难得机遇,也是中国借助与俄罗斯进行双边合作机会振兴东北地区的重要途径之一。2017年6月,两国领导人表示,双方将共同努力在2017年之前实现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规划。
  第二,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港口和新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俄罗斯远东开发规划中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均为太平洋沿岸国家,两国在该领域尚未建立具体的合作关系,在该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对双方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机会。俄联邦政府自2017年底制定《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后,对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例如苏维埃港经济特区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项目之一,该港口将成为远东地区在太平洋沿岸的最大的现代化港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90%是通过海运实现的。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四,海运航道对中国的意义巨大。
  第三,劳务人员输出领域。俄罗斯远东开发需要劳动力,中俄在劳动力合作问题上已有二十多年的经验,向俄罗斯输送劳动力是中俄两国进行合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利用俄罗斯市场,减少贸易摩擦。
  总之,中俄两国合作的不断加强,会给沿边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刘伟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