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中俄两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无论是俄国还是中国“多余人”这个形象屡见不鲜,而“多余人”这个名词来源于屠格涅夫的《多余人的日记》,且塑造的罗亭是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这个名词在中国发展成为“零余者”,这是源于郁达夫翻译屠格涅夫的《多余人的日记》(零余者的日记)。《沉沦》中的“他”是五四解放运动后迷茫彷徨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虽然跨越时间和空间,但屠格涅夫却对郁达夫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多余人”;“零余者”;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2
  无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上的“多余人”还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上的“零余者”,众人皆知,他们这群特殊的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况且是不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呢。屠格涅夫与郁达夫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但两人之间却有深厚的精神交往。郁达夫曾说,在许许多多古今大小的外国作家里面,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的,同他的著作交往得最久而不会生厌的,便是屠格涅夫。[1]曾将屠格涅夫的《多余人的日记》翻译为《零余者的日记》;并在他的作用写出了一系列的多余人的形象:《沉沦》、《银灰色的死》的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开始读小说,俄语论文题目,开始想写小说,完全是受到屠格涅夫的作用。”[2]《罗亭》弥补了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多余人”形象的空白,且是屠格涅夫第一篇长篇小说。《沉沦》中的“他”并不是我国“多余人”的第一人,但却是作用最深刻的;而且是郁达夫的第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已有许多前人探讨过屠格涅夫对郁达夫的作用,但是关于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多余人并没有详细比较,所以本文试从生活、爱情与友情三方面比较罗亭与“他”的差异,并略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主人公――流浪者的共同哀叹,多余人的不断沉沦
  多余人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不幸”成了他们这个群体的代名词。国家,关于罗亭和“他”,都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归属地。罗亭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寄食于权贵家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他”是一个留学海外的穷书生,贫困潦倒,为生计发愁。“他”比罗亭更加无奈,更加悲惨。罗亭虽然前前后后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而且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至少心中是有理想的,并为之奋斗过的。耗尽所有家产,沦落为乞丐,最终死在国旗下。可以说,他死而无憾。而《沉沦》中的“他”郁郁寡欢,抱怨憎恨,最后以自杀为结局。可至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的救国理想做出一点点的贡献,或许“他”临终前在江边歇斯底里的呐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3]算是“他”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但那句呼喊也随着他沉于江底,化为海浪涛声。不能说罗亭没有朋友,至少列日涅夫后来原谅并宽容了他,况且他曾经也深受众人的喜爱与崇拜。可《沉沦》中的“他”确确实实是孤独一人,尽管坐在教室的中间,却觉得仿佛在一座被人遗弃的孤岛上,大家的欢声笑语与他没有一点关系。可是,罗亭也是孤独的,虽然被人宽容了,但却始终没有被人理解。爱情,关于罗亭与“他”,都是虚无缥缈的事物。罗亭或许真的喜欢过纳塔利亚,可他却说“向命运妥协。……显而易见,咱们命中注定不能生活在一起。”[4]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本想跟他私奔的少女那炽热的心,也让他原形毕露。《沉沦》中的“他”更多的体现的是青春期发育对性的渴望,“他”只是想要占有女人,释放性欲。他们都不懂爱情,或许也不需要爱情。罗亭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理智,且怯于承担责任;而“他”显得更为稚嫩,原欲更为突出。不幸的人,总是遭遇不幸。罗亭与“他”都是旧思想与新思想的碰撞下的产物,都是历史命运下的牺牲品,但在罗亭身上自身性格是造成他命运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他”的悲剧性更多的是国家民族的软弱所造成的。流落他乡,被人误解,无依无靠,无缘爱情,他们人生的乐趣或许也只是空有爱国情怀了吧。
  二、作者们――相似的人生经历,不同国度的作用
  《沉沦》中的“他”身上有郁达夫本人的影子,这是众所周知。郁达夫曾经在日本求学,而当时中国的处境不忍睹视。封建王朝日薄西山,列强侵略,毫无尊严可言。郁达夫接受过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教育,也是“五四”解放运动后升起的新星。对破败祖国的无奈、痛恨,在异国受到的屈辱,种种不堪都与小说中的“他”相似。屠格涅夫出身贵族,但由于母亲是个老封建,为了强迫他当奴隶主,断绝给予他经济支持。无奈之下,屠格涅夫经常在达官贵人朋友家借住,四处借钱维持基本生活。在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这篇文章中,提到“罗亭的哲学”,“罗亭的生活境况”等都是当时屠格涅夫真实生活的部分缩影。身处在十九世纪俄国的屠格涅夫,在生活中他很厌恶母亲这类农奴主对农奴的虐待与不公,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更多的体现的是反对封建农奴制。而身处二十世纪中国的郁达夫,不仅有对封建专制的不满,还有国恨家仇。列强的铁蹄肆意地踏在中国的大地上,作为一个爱国的文弱书生,必须拿起自己的笔杆进行抗争。屠格涅夫和郁达夫都接受过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洗礼,而郁达夫不仅受到表现主义的作用,而且还有中国传统的士人情结。屠格涅夫和郁达夫在感情上都是坎坷的,不幸的。屠格涅夫曾跟一个农奴女生下一个女儿,又迷恋过朋友的妹妹,后来又加入追求已婚妇女的行列中,但却始终不能在一起。而郁达夫先后与孙荃、王映霞、何丽有结婚,他最爱王映霞,可最后两人却撕破脸,在报纸上公开指责。应该正是因为这相似的人生经历,郁达夫才在众多的作家中独恋屠格涅夫一人。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有着相似的文人气质,但在国难家亡的大背景下,郁达夫比屠格涅夫更加的忧郁惆怅。而且两个人的性格就像各自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有很大的不同,屠格涅夫富有理智,而郁达夫有点神经质,有些怯懦,容易情绪化。用荣格的话来说,性格决定命运。当然性格也决定着小说的写作风格,就世界范围的作用来看,郁达夫比起屠格涅夫就显得稚嫩了。
  “多余人”与“零余者”都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可以算得上“他乡遇故知”。通过略论比较《罗亭》与《沉沦》中的“多余人”,可以看出“多余人”并不多余,他们只是在所生存的时代找不到应该所在的位置与价值。他们都是使命感很强的爱国者,都是时代的清醒者,也都是命运的牺牲者。个人并不认为,他们没有生存价值,他们至少付出过行动,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是时代的旗手,呐喊的声音虽然很微弱,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多多少少唤醒了一些沉睡中的同胞。屠格涅夫可以说是郁达夫的老师,郁达夫不仅延续了老师的气质,同时也添加了我们本土的特色。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更为深刻,郁达夫笔下的“他”比“罗亭”更具有悲剧性。这两个“多余人”虽然是失败了的英雄,但也是英雄。通过对比比较屠格涅夫与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并探析原因,不仅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上边缘群体的特征,也能使我们更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能使我们深入了解这两个作家。
  注释:
  [1]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页
  [2]同上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4]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罗亭》,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6页
  参考文献:
  [1]王福和,郑玉明,丘引弟.比较文学原理的实践阐释[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2]唐正序,陈厚成.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朱栋霖,张福贵.中国现代文学著作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刘莎.屠格涅夫与郁达夫创作比较探讨[D].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5]郁达夫.闲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6]方坪.设谜与解谜――重新解读罗亭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7]王白立,俄语论文网站,陈子善.卖文买书-郁达夫和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