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俄前夕,朋友告诉我说,不妨多带些方便食品,比如说方便面、榨菜。他说,1992年他赴俄时,俄罗斯的许多大城市都在发生粮食危机,食品商店里几乎看不到食品,一旦哪里有食品出售,俄语论文网站,哪里马上就会排起购物的长龙。然而,我到了莫斯科才知道,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我饶有兴味地逛了许多食品商店,那里的食品虽然不算琳琅满目,但也可以说是品种很多了,而且,基本上见不到为购买食品排起的长队。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然而食物货源的充足,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公民可以自由地享用这些食品,关于一般的俄罗斯公民来说,昂贵的物价仍然是无形的束缚。莫斯科工薪阶层的收入并不高,女性大致上100至150美元,男性150至200美元,若夫妻二人都有工作,月收入大约35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2900元,房租开销要近三分之一,剩下1900元,若是有1~2个孩子,三四口之家的日用开销便全靠它了。而食品的物价则相当于中国的2~10倍,鸡肉500克合人民币11元,猪肉500克合16元,约为中国的2倍;蔬菜则尤为贵,而且少,放在商店里出售的蔬菜都是又脏又烂,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途途跋涉运来的,每500克花菜11元,芹菜、番茄约4元,蒜头10元。是否有水灵灵的蔬菜呢?也有,在地铁站的出口处,在日用品贸易市场的路中央,偶尔能见到十分肥胖的俄罗斯大婶,她们手中托着一只搪瓷盘,或者一块薄木板,上面摆着十来把一小扎一小扎的芫荽什么的,那嫩绿的颜色确是十分可爱,但我总怀疑是花盆中长出来的,那价钱当然不菲。像中国那样到处可见的农贸市场在俄罗斯是没有的,他们的食品商店大多躲在家里,甚至需要推开两重厚门才可见,这样的食品商店,散发出鱼的腥味、肉的臭味,_其空气的污浊,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怪不得俄罗斯人到中国来,惊讶得很,说中国的货物实在太丰富了,家里堆不下,都堆到大街上卖了。虽然我也知道俄罗斯的食品“藏在深闺”是因为气候寒冷的缘故,但比起中国食品货物的丰富、充足来,仍然要令我生出些许感慨。 但是更令我感慨的是,俄罗斯公民关于吃喝这一项似乎并不十分太热衷。俄罗斯历史上大灾荒大饥饿常常发生,而那些大文豪大画家的笔触,却并不经常地涉及饥饿这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俄罗斯人也似乎仅仅以填饱肚子为限,并不愿将太多的时间放到烹调饮食这方面来。我们曾经参观了一家出版社,那家出版社出版一份《从你手到我手》的商品信息类报刊,在市民中很受欢迎,效益当然可观。他们设有一处“食堂”。我很奇怪,他们那么多的员工如何能共用这处“食堂”?那其实只是一所二三十平方米的吧间,清洁卫生舒适,但容量这么小怎么展开呢?我们提出这个疑问,主人笑着说,午餐是极简单的,面包在烤箱上烤热了,夹一根俄式香肠,一杯饮料,至多5~10分钟吧,甚至有人一边吃一边走,走到办公室也就“用餐结束了”。而在家里的正餐,据他们说,那也是非常简单的,即使是碰上喜庆节日,也不过就是来上一杯酒。一块炸得半生不透的猪排或牛排、一盆炸土豆,外加一份色拉和一份并不好吃的罗宋汤。 俄罗斯人与大多数欧洲民族一样,在吃这个问题上粗心大意,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真是错过了太多的人生乐趣。中国人从老祖宗开始便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工细作、满汉全席,山珍海味,珍禽异兽,极讲饮食养生,极重口腹之欲。从人生享受来看,中国人在饮食上肯定是占了先,可是从健康角度来看,却又令人大生疑窦:中国人的饮食措施是否真能养生?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民族所谓的“茹毛饮皿”对健康是否有益处?哪个更为合理?自从刀与火改造了人的饮食后,最佳的度是什么?这些问题,食品专家营养专家都正在认真探讨,轮不到我去说长论短,但从我的直觉来看,欧洲人的饮食措施是大可为我们吸收利用的。 首先是欧式饮食的简单化。事实上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饮食上,一般的家庭,在做饭做菜上面,至少每天要耗费一个人3小时的时间,甚至更多。若是家里来了一个客人,那更是惊天动地,不亦乐乎,倾巢而动,要忙乎上两天,临了,累得家庭主妇连说话的劲也没有了,还谈什么交际?其次是健康问题。因为饮食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俄罗斯人如此简单的食物结构,对他们的健康是否有妨碍。令我十分惊讶的是,俄罗斯的小伙子大多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精力旺盛,俄罗斯的姑娘大多青春焕发、顾盼流彩,就像美丽的小鹿,连走路都是充满弹性、充满乐感、充满生命的活力。你很少看到他们懒洋洋地散步,没精打采地闲聊,无论老少,他们走路都像一阵风一样,急匆匆地直奔目的地。在地铁里高速运转的人流,让你相信他们心脏的搏动要比别人来得强劲,来得有力。就这样半小跑步地走着似乎仍然要落后。尤其在地铁出入口,尽管自动扶梯速度极快,仍然有不少人从你的左手擦肩而过,一路小跑着上上下下,为的是抢上十多秒钟的时间。精力的旺盛当然与精神面貌有关,但饮食营养的充沛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们喜欢生食,比如番茄、黄瓜,即使肉类也大多带点生,猪排、牛排咬开后大多带着血腥,于是用浓味的调料去盖住它。然而这生食关于食品营养的破坏却是最少的。在摄入同样量的食物后,中国人摄入的是美味,而欧洲人摄入的却是营养。我们对食物考虑更多的是它们的味道,努力用烹调将它们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然而食物的营养却在繁复的烹调中失掉了。再次从卫生角度讲,中国人有种固执的偏见,认为东西不烧熟都是不卫生的。其实,人的肠胃具有一定的抑制有害细菌的功能,让肠胃获得适度的锻炼是有利于健康的,如果长期缺少锻炼,它的这种功能也许会渐渐失去。再说,生食的食品只要做一些必要的清洁处理,那是完全可以符合卫生标准的。 俄罗斯人没有农贸市场也许是一件遗憾的事,然而我们中国人有农贸市场也并不见得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我们每天需到农贸市场去购买蔬菜,然后围上围腰在厨房中忙上很长时间,俄语论文网站,结果是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的健康食品。你能说这司空见惯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么?我们多么希望中国的食品粗加工业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今后购买肉类蔬菜类食品都能在食品商场进行,而不需要踏着污水、闻着腥臭在农贸市场徘徊。而那时,我们将从厨房劳动中解放出来。其结果呢?我们将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我们的食品结构,使我们的饮食变得更加理性化,更加科学化,更加简单化。这就是俄罗斯的食品商店和俄罗斯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带给我的思考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