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某些人希望从我们这里抢走“肥肉”,另一些人则充当了帮凶。他们认为俄罗斯作为世界核大国之一,俄语论文网站,仍然对部分人构成威胁,应当铲除这一威胁。 恐怖主义当然成为他们实现上述目的的工具。 我们所面临的是反俄的国际恐怖势力的直接武装干涉。 ――普京就人质事件的电视讲话 9月4日 冲进学校杀害儿童,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显示了恐怖主义最残忍的面目,也令俄罗斯政府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支持和同情,其中包括对俄车臣政策一贯持批评态度的欧美国家。9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夫人突然到俄驻美使馆吊唁遇难人质,并表示,“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中,美国与俄罗斯站在一起”。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国家也都对恐怖主义行径予以谴责。 可与此同时,一些不协调的声音也连续出现。危机刚刚解除,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外交大臣贝尔纳德・博特声明,表示“希望从俄罗斯当局那里知道这场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美国国务院官员也于9月8日表态说,华盛顿不排除今后仍同“温和的车臣分裂分子”接触的可能。 自从车臣问题在冷战后出现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对车臣问题采取“双重标准”,即一方面表示支持俄反恐,另一方面与所谓“温和的分裂分子”或“持不同政见人士”保持接触,甚至对他们提供变相支持。9.11后,西方对车臣问题的态度一度有所收敛,但近两年又有所回潮。2002年10月,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允许流亡国外的车臣分裂分子在哥本哈根举行“世界车臣人大会”。2003年4月,美国国务院2002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再次谴责俄在车臣“滥杀无辜”。同月,欧盟在联合国第59届人权委员会上提出谴责俄侵犯车臣人权的提案,这是欧盟连续两年在人权委员会上提出对俄谴责提案。7月中旬,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声明,指责俄军“滥用刑罚”。11月29日,英向车臣非法武装头目扎卡耶夫提供“政治避难”。今年1月,德国竟公然邀请扎卡耶夫访问;8月6日,美国波士顿地措施院决定向“车臣外长”阿赫马多夫提供“政治避难”。由美国国会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也颁给了阿赫马多夫。所以,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认为,车臣匪徒只是“某些人”企图铲除俄罗斯的工具。 美国国务院系统对其车臣政策的标准表述包括:首先,美国承认俄罗斯联邦的领土完整;其次,美国寻求以政治方式来结束车臣冲突,促进各方和解;第三,美国希望双方在冲突期间犯下的侵犯人权行为都能得到调查。从最近几次俄发生恐怖事件后美国的表态来看,美国的车臣政策还有一条,即美国支持俄罗斯打击来自车臣的恐怖主义。2003年8月,美国同意将车臣匪首巴萨耶夫列入恐怖分子名单。但与此同时,美一直坚持俄必须在恐怖分子和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之间做出区分。 美国承认车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支持俄罗斯打击车臣恐怖分子是俄政府所乐见的。但与此同时,美国始终对俄以军事手段为主解决车臣问题心存不满,俄语论文,并且一直指责俄在车臣有严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批评俄利用反恐旗号压制车臣人的政治诉求。十年来,这种批评时强时弱:克林顿第一任期批评少,第二任期批评多,布什竞选时期批评多,上任以后批评少,但从未消失。 客观地说,相关于其他欧洲国家,美国在车臣问题上给俄罗斯出的难题并不算严重。美国的这些动作实际上根本无法阻挡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行动自由。美国的这些说法、做法只能起到破坏美俄关系、“让人烦”的影响,根本不能奈何俄罗斯,因而实际上有些得不偿失。 在一些人看来,美国在车臣问题上大讲人权完全是虚伪的“双重标准”。无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制度如何演变,大国之间永恒的只有权力的争夺,美国希望用这种措施牵制俄罗斯。如同当年坐视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一样,美国正在奉行一种“坐观血腥厮杀”的战略,这是大国获取权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另一些人看来,维护人权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确保俄罗斯“不走回头路”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在车臣的人权等问题上持续向俄施压,或者说在车臣问题上奉行“接触”政策,才能保证俄罗斯成为一个接受西方“游戏规则”的国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搞僵美俄关系,破裂反恐合作也在所不惜。还有一些人认为,美国最大的利益在于加强美俄在反恐上的合作,因此在车臣问题上应该全力支持俄罗斯。这也是一些俄罗斯官员感到在美国人那里比在欧洲人那里更容易找到“知音”的原因。 多种动机驱动、多种力量塑造着美国的外交政策。所以,我们在美国的外交史上常常能看到类似的矛盾现象:既有“远大高尚”的理想,又无法避免追求现实利益的诱惑。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形成一种很有趣的张力。在美俄关系上,美国每个时期都有其重大利益,例如克林顿要维系叶利钦的统治、布什要确保俄支持反恐战争等,但是美国的民众、美国的媒体、美国的国会、甚至美国行政部门内部,仍然会循着各自的逻辑在车臣问题上发出声音。例如,波士顿法院同意阿赫马多夫避难,反映了地方当局的立场,联邦国土安全部却提出上诉,认为阿赫马多夫是恐怖分子;国务院闻讯后据说又马上向国土安全部抗议,认为国土安全部的说法违反了美国一贯的外交表态。车臣大选后,美国国会曾经强烈抨击选举不够公正透明,但美国行政当局作为一个整体却对此保持沉默。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布什虽然表现出力挺普京的姿态,但美国媒体却几乎一边倒地对普京的车臣政策发动了猛烈抨击。 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时候看起来就是这样“矛盾”。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比喻的,理想主义规定了美国这辆汽车的行驶方向,但美国不住地从后视镜窥视是否会被旧秩序追尾,同时决不允许别的国家或者机构取代自己握着方向盘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