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不”先生[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62岁的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身材高大,灰白而稀疏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戴着精致的无框眼镜,乍一看有几分学者风度,仔细打量就会发现,他那眼镜背后的目光总是严厉而充满怀疑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拉夫罗夫曾就读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专业是斯里兰卡的僧伽罗语,还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但一位英国记者说,不管拉夫罗夫说什么语言,他一开口“你会觉得冷战还没有结束”。
  在拉夫罗夫眼里,“美国一直想整俄罗斯”。他“盯住美国推动北约东扩的企图,俄语论文,将华盛顿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视为‘包围俄罗斯’”,俄语论文范文,而近两年来,他在叙利亚问题上不断地对西方说“不”。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干脆称他为俄罗斯的“说不先生”。
  “一腔热血洒向世界”
  1950年,拉夫罗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富裕的公务员家庭。他的父亲来自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是亚美尼亚人,所以拉夫罗夫自称“我的根在格鲁吉亚,但血管中流淌着亚美尼亚的血”。拉夫罗夫的母亲曾在俄罗斯外贸部工作,他也随母亲的姓,并在母亲的建议下最终走上了外交工作的道路。
  年轻时的拉夫罗夫聪明、友善,与人交谈时善于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他喜欢苏格兰威士忌和意大利美食,本人也多才多艺,读大学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晚会。他曾用吉他弹唱维索茨基的歌,还曾在卢日尼基体育场当众朗诵沃兹涅先斯基的诗。他爱踢足球,是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的忠实球迷,也喜欢漂流,曾担任俄罗斯漂流协会主席,闲暇时还常和老同学们一起到阿尔泰山区,在湍急的河流中乘木排顺流而下。刚当上外长的时候,他很开心地说:“所谓快乐,就是把工作做好,然后和朋友一起在水上‘激流勇进’。”1999年,他和朋友漂流归来,一时兴起写了首诗献给自己的母校。诗中写道:“学习就是这样只争朝夕,喝酒就是这样一干到底,不退缩,直奔目标,一腔热血洒向世界,相信事业,相信欢乐。”现在,这首诗已谱了曲,成为他母校的校歌。
  1972年,拉夫罗夫大学毕业,进入苏联外交部,被派往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担任随员,开始了外交官生涯。4年任期结束后,他回到莫斯科,在外交部国际组织局工作。1981年,他被派往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从一秘一直升至高级参赞,1988年回国。1992年,他成为时任外长科济列夫的副手,主管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独联体事务局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局。时间不长,他在联合国多边组织工作的丰富经验,让他被时任总统叶利钦看中,于1994年重返美国纽约,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出使联合国展个性
  两次出使联合国,拉夫罗夫在纽约共生活了10多年。他的妻子玛丽娅跟着他随任,在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处的图书馆工作。他们的独生女儿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学业。
  拉夫罗夫在联合国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强势外交风格。
  拉夫罗夫第二次出使联合国时,俄罗斯正从叶利钦时代向普京时代转变,外交上热点不断,从前南问题、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到反恐问题、阿富汗及伊拉克问题,不断考验着外交官的智慧。拉夫罗夫了许多措辞严厉的声明,坚定捍卫着俄罗斯的利益。
  2000年,南联盟的代表没有被允许参加安理会有关巴尔干问题的讨论,拉夫罗夫愤而离场,以示抗议。一位外交官告诉英国记者:“大家公认他是安理会里个性最强的外交官,他的思维敏捷,有丰富的知识,了解事情的发展,并且伶牙俐齿,很善于辩论。”
  另一位外交官说:“比起提出建设性方案来,他更善于攻击别人的立场--那正是他的力量所在。”还有人说他是“苏联风格的外交官”,“对西方强硬,对别人的倡议抱有戒心,对外交陷阱非常警惕,还对‘俄罗斯被绕开’高度敏感。”但是,到拉夫罗夫即将卸任的2003年,联合国对俄罗斯所提倡议的支持率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有一件小事让人们记住了“拉夫罗夫风格”。2003年9月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批准了一个新规定,禁止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大小会议室吸烟,要过瘾只能去餐厅、酒吧等地方。拉夫罗夫是个烟不离手的“老烟枪”,对此很不满意,他说,这幢大楼属于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秘书长只是一个“雇来的管理者”。“秘书长尽可以管束他的手下人,但不能对驻联合国外交使团发号施令。”据说,拉夫罗夫真的随身带着烟灰缸,在禁烟区域吞云吐雾。
  由于拉夫罗夫的出色表现,早就有人预测他会当外长。2004年,根据时任总统普京的命令,拉夫罗夫执掌了外交部。据说,普京不但欣赏拉夫罗夫的才干,也喜欢他的个性。他这一干就是8年,是目前俄罗斯政府中资格最老的部长,也是苏联解体以后3次连任俄罗斯外长的第一人。
  强硬的外交当家人
  随着拉夫罗夫执掌外交部,俄罗斯外交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路透社称,他“在某种程度上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了国际社会决策的中心”。
  拉夫罗夫的强硬作风,越来越引起关注。2017年,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称,拉夫罗夫有一次与时任英国外相米利班德通电话,不知为什么两人发生了口角,拉夫罗夫认为对方在教训自己,脱口而出说道:“你是谁呀,还他妈的来教训我?”拉夫罗夫究竟是否说了这样的粗口难以查证,但很多人相信这事情像是他干的,他就是这种个性的人。
  2017年以来,在叙利亚问题上,拉夫罗夫代表俄罗斯不断地与西方国家“唱反调”,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这也让他“说不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在2017年年初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面对尖锐质疑毫不退让。有人问“为什么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总统”,他说“我们既不是巴沙尔的朋友,也不是他的盟友”。对“俄罗斯向叙利亚政权提供武器”的指责,他的回答是“无论我们是否出售武器给叙利亚,都不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局势”。路透社称,“拉夫罗夫是让西方国家感到绝望和挫折的根源”。叙利亚的反对派也很恼火,8月中旬,俄驻英大使馆多次遭到叙反对派的骚扰。
  但拉夫罗夫也愿意解释俄罗斯“说不”的理由。他在美国媒体上文章称:“在目前阿拉伯国家剧变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暴力,尤其是针对平民使用暴力。相比其它大多数国家,俄罗斯更清楚革命的代价,我们深知,革命常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倒退,甚至是流血和苦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在中东和北非渐进、和平地推进期待已久的变化。”
  克里姆林宫为他撑腰
  拉夫罗夫“说不”,并非仅出自个性。正如美国外交学会探讨员杰弗里·曼科夫所说,“拉夫罗夫的任务主要是贯彻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理念”。他在担任外长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恢复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而这是普京的决策。
  俄罗斯专家指出,从拉夫罗夫主管外交部开始,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不断得到修正。普京执政之初,俄罗斯曾想加强与西方的关系,但西方并没有投桃报李,反而不断挤压俄的战略与地缘空间。这逼迫普京不断调整外交政策。拉夫罗夫不止一次地声明,在国际领域俄罗斯要致力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反对西方的双重标准以及将本国意志强加于别国的企图。这也正是普京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拉夫罗夫“说不”,人们听到的其实是普京的声音。
  普京在2017年8月初访英时表示,“俄英还有机会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而拉夫罗夫在8月18日表示,俄反对在叙设禁飞区,并呼吁西方不要放弃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可以听出,俄罗斯在对强权与战争说“不”的同时,始终在对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说“是”。
  (冯国强荐自《时代邮刊·人物》)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