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最大的成果就是中俄决定共同建设现代化。 十月中旬,俄罗斯总理普京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是普京宣布参加2017年俄罗斯总统大选、计划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后的首次出访。因此,这次访华备受关注。 尽管双方仍来就两国能源合作中的重头戏――对华天然气供应和管道建设达成最终协议,但出乎俄罗斯媒体预料的是,两国签署了《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这关于此前一直将现代化技术来源锁定为欧美发达国家,而将中国视为廉价商品和劳动力来源的俄罗斯来说,俄语毕业论文,能够在现代化领域中正视中国的潜力,表示出合作的诚意,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俄罗斯的现代化困境 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是2017年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之后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其经济纲领中最主要的内容。尽管普京曾表示,他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同梅德韦杰夫有不同的观点。但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现宴来看,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行业的依赖,是任何担任俄罗斯总统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普京在访华期间表示,航空制造、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医疗是中俄两国可以进行现代化合作的重要领域。而在普京访华之前,俄罗斯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俄方主席茹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两国具有前景的合作领域中,俄罗斯在原子能、航天和航空领域领先,而中国在高速铁路、造船、电力设备生产和新能源等方面远远超过俄罗斯。 根据两国的贸易数据,过去几年里,俄罗斯对华出口中超过70%是矿产原料、木材和纸浆造纸产品。机械和设备的比例不超过5%。而中国对俄出口中超过一半是机电设备产品。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报告称,过去几年里,机电产品和设备是中国对俄出口中增幅最为稳定的商品。 安德烈是莫斯科一家电动工具经销店的老板。以前,他从德国和日本进货,但最近几年,他越来越多地往中国跑――不仅采购成品,还同中国供应商联合开发一些适合俄罗斯市场的产品。他对《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说:“中国产品的优势当然是价格,这很适合俄罗斯人的购买力,而且,中国产品的生产周期短,如果物流方面不出问题,我能够很快拿到产品。”他一方面力求压低进价,“俄罗斯人非常看重价格,因此必须把成本降到最低”;但又担心产品的质量,“中国货质量当然比德国货或者日本货差,但性价比还可以”。 安德烈有对付中国供应商的心得:如果质量出现问题,中方需要承担退货引起的一切损失,而且,他还经常以回款为杠杆,向中方施压降低价格、提高质量。 实际上,最近几年,俄语论文题目,中俄两国贸易结构失调一直是俄罗斯人抱怨的主要问题――以前俄罗斯还能够通过军火贸易来弥补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日益萎缩。但中国对俄机电设备出口的快速增长,使俄罗斯贸易主管部门日益寝食难安。 但俄罗斯人也明白,指责中国是毫无益处的,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问题。茹科夫就表示,两国贸易结构失衡不是一个能够从目前俄罗斯工业近况中分离出来的单独问题。很多中国设备同西方同类产品相比,价格更低,质量类似。这意味着,这些产品是俄罗斯市场需要的。言下之意就是,俄罗斯的工业产品已经糟糕到连自己人都不买账一现代化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了。 夹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自古以来就以“第三罗马”的救世主姿态自居。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俄罗斯在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中颇为偏激。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让昔日的老大哥多少有些不舒服。 中俄现代化联盟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俄罗斯的《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并没有规定由谁来帮助谁进行现代化――两国需要的是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双方将实施的联合项目也多种多样。包括发电设备供应、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研制生产宽体远程飞机和重型直升机、发展原子能和航天领域、生产创新型电信设备、高速铁路、船只、医疗器械和制药等。 这同欧美与俄罗斯的现代化合作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关于欧美来说,俄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完全是学生,是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方,而引进技术可能还带有某些政治条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表示:“如果谈到俄方对欧美的政策,那么他们向莫斯科提出的‘现代化联盟’的建议显然是政治性的。先在技术现代化部分进行合作,而后不可避免的是政治现代化。”他不反对这种模式,但他反对将二者倒过来――先政治后经济。 而中俄两国的合作是互利的,而且不掺杂意识形态和政治要素。利用俄方的科技研发潜力和中方的制造业基础就可实现双赢,有中国专家认为,合作的产品完全有能力打人第三国市场。 实际上,在签署这份合作协议之前,两国相关公司就已经开始了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而此次签署的政府文件,不过是在政策方面给予了认可。 中国神华集团计划同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国际企业联合开发位于库兹巴斯的缅切列普煤矿,除生产煤炭外,还将生产高级碳材料等深加工品。俄罗斯能源部煤炭司司长阿列克谢耶夫曾透露,他们还计划在该项目框架内建设煤变油工厂。 中国国能生物发电集团企业(NBE)曾和俄罗斯能源署及相关企业计划建设生物燃料方面的合资企业。俄罗斯能源署表示,合资企业将利用中方提供的技术生产燃料,建设生物燃料发电站并对中国出口电力。 此外,今年6月,俄罗斯系统金融股份企业宣布,将同中国中兴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卫星导航和通信设备。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卡尔波夫认为,实际上俄罗斯仍然拥有比中国更先进的技术。但是,俄罗斯缺乏技术商品化的能力――推广成本太高。而俄新社评论员科瑟列夫对记者说,目前西方的现代化技术和资源正在向中国转移,俄罗斯不能不重视这种趋势。 双方的顾虑与对策 但是,在俄罗斯国内,就中俄两国的现代化合作来讲,仍然存在不少顾虑。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亚洲探讨中心主任阿夫托库申教授认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自力更生――这位中国通在谈话中借鉴了中国的发展准则。他说:“俄罗斯不能将现代化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别的国家身上,无论我们同他们的关系有多好。”实际上,阿夫托库申非常赞赏中俄两国能够在现代化方面进行合作,但他的顾虑代表了很多俄罗斯人真实的想法。 夹在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自古以来就以“第三罗马”的救世主姿态自居,即使遭遇众多挫折也未曾改变。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俄罗斯在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中颇为偏激。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让昔日的老大哥多少有些不舒服。 从结构上看,中俄两国目前的经贸合作,仍存在俄罗斯原料换中国商品的模式,在高层次的投资和技术合作方面仍有欠缺。俄罗斯人对这种模式的弊端深有感触――苏联政府就曾大规模的用原料换取西方的设备和工业制成品。无法承受原料价格大幅下跌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月中旬,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举行的贝尔加经济论坛上,中俄专家就两国的地区合作有过一次交锋。中方专家指出。俄罗斯人担心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对俄投资设置障碍,俄方需要改善投资环境并为此修改法学。而俄罗斯地区发展部部长巴萨尔金则认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深加工和高技术项目,而中国人优先考虑的是从俄罗斯运原料,并为此大举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俄罗斯媒体甚至写出了《同中国的地区合作计划处于破产边缘》的标题。尽管茹科夫副总理后来表示,媒体过分渲染了双方在论坛上的坦率交谈,但他也承认,两国签署的边境地区发展计划有些项目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清单需要更新。 显然,中俄两国需要在投资合作上采取新的思路。根据《生意人报》报道,此次普京访华期间。中投企业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签署了一项建立总额达40亿美元的共同投资基金的协议。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是由俄罗斯政府倡议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俄罗斯境内的高技术项目进行投融资。该报称,俄方在基金中的出资比例为25%,但拥有共同基金管理权和交易否决权,同时,该基金70%以上将投向俄罗斯境内的项目。该报认为,中投企业很少有出让管理权的决定,这种例外证明,在俄投资需要依靠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的政府关系和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探讨所经济探讨室探讨员许文鸿认为,俄罗斯确实存在投资环境较差、政策风险较高的问题。向俄投资,特别是投向经济较落后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只有同俄各级政府、当地公司长期磨合。才能够减少双方的顾虑和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