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联解体及其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给俄罗斯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除,俄语论文网站,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地区异同越来越明显。由历史因素和地理因素所造成的经济空间的不平衡状态,已经成为俄经济有效增长的明显障碍,作用了市场改革和经济稳定增长。实施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则成为改变这一现象的现实途径之一。 通过对1994-2001年人均地区总产值的略论可以得出结论:俄罗斯经济最发达地区和经济最落后地区的分化正在不断加大,地区异同及其他指数的异同也在加大(见表2)。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内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异同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各联邦主体间的实际异同情况还要更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分布。位于塔尖的是莫斯科和一些石油天然气开采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比较发达地区(地区总产值高于全俄平均值)的数量并不多,仅是不发达地区的1/3或1/4。而落后地区(地区产值低于全俄平均水平)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1994年落后地区的数量为79个联邦主体中的7个,主要指北高加索的一些共和国。此后这一数字开始增加,到2000年已经达到19个,新增加的地区主要位于俄罗斯中部和东部。在地区异同不断加大的同时,俄罗斯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的数量也不断加大。 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地区利益的矛盾、地区间作为经济伙伴关系的弱化,地区间市场无力扩大等现实,对经济产生了消极后果。关于不同地区的居民来说,实际的不平衡已经打破了社会公平的准则。在俄罗斯,同一产品的价格、同一职业的劳动工资、同一资本在不同生产中的利润率以及失业率和劳动力缺少程度等都存在地区异同。这说明,由于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间存在着巨大异同,地区生产要素和生活水平都无法达到均衡。如果要阻止地区间异同的进一步加大,减少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数量,俄语论文范文,就要创造条件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不断加剧的地区经济社会异同无疑是俄罗斯患上的严重疾病。我们对这一病症的诊断结果是:机体不会死去,但会一天天衰弱,并会引发其他疾病,实际上这已经被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但是,这种疾病可以依靠市场和社会自我调节来解决,国家干预是调节的根源。 (二)地区异同产生的原因 俄罗斯联邦各地区在生产力布局和居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很大异同。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自然地理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地理条件(如北部地区气候条件严酷,大部分地区为冻土地带、沼泽地带及地震高发区)的恶劣导致经济地理布局的不合理,进而造成了居民分布的不平衡。同时,相关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设施不发达以及人口密度低等问题的存在,也使各地区差距加大。 表3对俄罗斯各联邦区领土、人口、地区总产值、地下矿物资源的开采及出口情况进行了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各联邦区间的异同。 2 体制和机制因素 体制和机制因素对地区异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布局不合理上。俄罗斯现有的经济布局以苏联的经济布局为基础。众所周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在区域经济管理上毫无例外地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基于应对战争和平衡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却因运距过长等因素而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而西部原有的发达地区却因为缺少应有的投资而发展受阻。经济转轨后,资源配置开始依据市场准则进行,西部地区因为人口众多、城市分布相对集中、科学技术水平较高、购买力较为旺盛等原因而被众多投资者看好。东西部的异同又开始加大。 3 历史文化因素 这表现在地区开发和移民特点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人口平均密度低,每平方公里8.7人,且人口分布极其不均衡。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北方和南方、中央地区和边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俄欧洲部分,在占25%的领土上居住的居民超过国家总人数的78%。在国家的亚洲部分,在占75%的领土上只有不到22%的居民,其人口密度只是欧洲部分的1/11。俄罗斯北部和南部,沿圣彼得堡-基洛夫-叶卡捷琳堡-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这条线为分界点,其异同也很大。南部,占俄罗斯26%的领土上居住着95%的居民,而在北部,则只有5%的居民。表4为俄罗斯各联邦区常住人口数字对比情况。 三、区域经济政策是解决地区异同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以上略论,我们认为,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巨大改变不仅表现在各个行业内部,而且也表现在各地区的宏观经济指标上。苏联时期,拥有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苏联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由生产要素决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生产基金和工艺水平等),并且经济的计划性使各地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俄罗斯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拥有相对丰富的未开采和未运出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在上述地区建立新的资源开采和加工公司的主要因素,而生产的高投入和产品向其他地区的运输问题也无疑会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俄罗斯市场经济改革初期,地区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相对合理的改变。其中,轻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下降速度是创记录的,而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的下降速度最小。价格是引发地区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的另一重要因素。总体上说,俄罗斯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对外部市场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脱离这个市场,这一地区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会远远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开始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政策。俄罗斯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形成的条件是:国家对地区的中央集权管理向国家调节过渡、从统一国民经济综合体功能向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过渡。在新的政权垂直体系形成过程中,内外部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如广泛地引入了市场关系、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和管理权进行了重新分配、经济体系的非中央化和非军事化色彩加大、国家经济开始积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外资在俄罗斯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规模加大,等等。 向市场经济过渡要求俄罗斯重新考虑之前实行的区域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自我发展是区域经济政策的优先方向,其目的是为地区在国家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有效地发挥影响奠定基础,通过合理地利用自身的潜力保证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地区自我发展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生产、科学和劳动力潜力,提高地区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加入地区和国际劳动分工中,以实现本地区在国家经济空间和地区经济空间的根本改变。 目前,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以对资源潜力的利用为基础的,这一点不仅在苏联时期,而且在其他国家也起着重要影响。问题地区是俄罗斯实施区域政策的特殊对象。这类地区的特点是,如果没有国家的直接或间接调节,单纯依靠传统的经营方式是无法解决其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