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俄罗斯的俄侨、史探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俄侨探讨在苏联受到诸多限制。在斯大林时期,凡与俄侨有关的题目都成了学术探讨的禁区。直到赫鲁晓夫改革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消灭历史空白点”等政策的实施,俄侨史探讨中的禁区逐渐被打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俄侨史探讨出现繁荣局面。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苏联;俄罗斯;俄侨历史
  中图分类号:K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3-0075-03
  
  如果把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政治活动家被迫流亡国外包括在内的话,俄国人移居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到彼得一世时代又有宗教人士因政见不同而出走国外。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劳动移民迅速增加。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后,政治移民潮水般涌向国外,总数200万左右(一说为116万)。1920―1925年间在国外的俄国人约有1000万。远东的俄国侨民大多数在中国,据各种估算,1922年有25万―50万人。在中国的俄侨主要分布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地带,只有约3万人居住在上海等地(1923年)。
  俄国侨民史很早便引起探讨者的兴趣,但在苏联时期这项探讨受到诸多限制。在斯大林时期,凡与俄侨有关的题目都成了学术探讨的禁区,而这方面的史料,包括侨民的回忆录、档案材料,则处于档案馆的特藏中,密而不宣。直到赫鲁晓夫改革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消灭历史空白点”等政策的实施,俄侨史探讨中的禁区逐渐被打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俄侨史探讨出现繁荣局面。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出版的俄侨史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对俄国人移居国外的行为持指责态度,一味强调俄国侨民的消极方面。在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是“反革命的”、“白色的”侨民。对侨民所做的一切,主要给予指责性的评价,这必然作用到对俄侨的客观评价。这样的作品有:K.B.古谢夫的《社会革命党:从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到反革命》(莫斯科,1975)、Γ.3.约费的《俄国反革命保皇党的覆灭》(莫斯科,1977)、B.B.科明的《国外俄国小资产阶级反革命的政治和思想的崩溃》(加里宁格勒,1977)、Γ.Ф.巴里赫诺夫斯基的《白色侨民思想政治的崩溃和国内反革命的覆灭(1921―1924)》(列宁格勒,1978)等。
  л.К.什卡连科夫的多次再版的专著《白色侨民的垂死挣扎》(莫斯科,1987)是这时期大部头的总结性作品。这部书的主要优点在于认真探讨了侨民中各种思想政治派别的演化,失去祖国的人的精神和历史命运等问题,此前的作品很少涉及这些问题。书中阐述了在中国的俄侨的社会政治活动,指出了侨民军队的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名字,其中最重要的是季捷里赫斯将军、霍尔瓦特将军、哥萨克首领谢苗诺夫。
  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有片面性,但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有价值的观点、经过考证的史实和有意义的数字材料。应该肯定,这些作品为俄侨史探讨做出了贡献。
  应该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的某些作品中提及俄侨妇女的活动,尽管材料很少,但毕竟开了系统探讨侨民妇女专史的先河。例如:在A.阿法纳西耶夫的《在异国他乡的蒿草》(莫斯科,1987)、B.B.科明的《国外俄国反革命的覆灭》(加里宁格勒,1977)等作品中,探讨了侨民的民族构成、性别、年龄、社会成分,以数字材料证明俄罗斯族占侨民大多数(95.2%)、20―40岁者占侨民总数的64.8%、侨民妇女中知识分子占多数(88.4%)。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出现第一批以对侨民普遍承认的态度探讨侨民史的作品,如B.科斯季科夫的《将不再诅咒流亡:俄国侨民的道路和命运》(莫斯科,1990)、《俄国侨民的文化遗产(1917―1940)》(莫斯科,1994)、《国外俄国人在保存和发展祖国文化中的影响》(学术会议报告,莫斯科,1993)等。在这些作品中,侨民的教育、医学、音乐生活和文学生活、文化启蒙工作等问题被探讨,他们对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贡献受到重视和肯定。由于俄国侨民的文化遗产极为驳杂,自然导致对其评价的巨大异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这些作者都认为,探讨保存在俄侨优秀代表的遗产中的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的、道德的根源,俄语论文网站,有助于促进俄罗斯社会的健康发展,克服社会中的消极现象。
  这一时期值得重视的学术现象是,俄国侨民的远东一翼受到史家格外关注,涌现出一批远东俄侨史作品,如E.П.塔斯金娜的《哈尔滨的俄国诗人》(《远东问题》,1989年第3、4期)、《鲜为人知的哈尔滨》(莫斯科,1994)和《远东侨民的文化遗产》(《远东问题》,1995年第6期);Γ.梅利霍夫的《老哈尔滨速写》(《远东问题》,1990年第4期)、A.Γ.索科洛夫的《20年代俄国文学侨民的命运》(莫斯科,1991)、л.哈尼德罗娃的《父亲的房子》(《哈尔滨文集――俄罗斯之树的枝叶》,新西伯利亚,1991)、л.特什科娃的《音乐家的回忆》(叶卡捷琳堡,1992)、Γ.西多罗夫的《一个小提琴手的回忆一一哈尔滨的音乐生活》(鄂木斯克,1993)等。这些作品探讨了远东俄侨与西方俄侨生活的不同特点,阐明了十月革命后远东地区成为俄国侨民文化生活有作用的中心之一的原因。
  Γ.B.梅利霍夫的专著《既远又近的满洲》(莫斯科,1991)特别引人注目。该书根据丰富的史料,阐明了哈尔滨产生和发展的历程、1917年前哈尔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指出了这个城市在俄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关系中的影响。作者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基于地区的视角,而且把它们置于中俄两国相互关系的背景下。该书令人信服地指出中东铁路关于俄国和中国的意义:这条铁路取直并缩短了通向太平洋的道路,促进了俄国工业品销售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俄国资本在中国东北各省的作用;俄国人积极参加了满洲的开发,建立了数十座城镇并使其住满人;俄国人在满洲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创办了俄国学校和大学。书中注意到俄侨妇女的影响:她们有的是小旅店、商业店铺、裁缝店的业主;有的是医院、孤儿院、传教点的护士。作者指出,妇女们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并且通过她们,把俄罗斯人的乐于帮助穷人的传统美德带到满洲社会生活中去。
  在90年代出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探讨者的兴趣逐渐从重要事件转移到有成就的侨民人物上。这些人的活动旨在完成全人类的使命和对祖国的爱国主义义务。在这些新的作品中,能经常遇到俄侨妇女的名字,如О.斯科皮琴科、M.科洛索洛伊、л.安德森、B.扬科夫斯科伊等。通过对她们命运的探讨,展现出这些妇女在国外保持和发展俄国文化上的特殊贡献。许多妇女从事各种各样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活动。根据作者们的探讨,妇女从事的最普遍的职业是做家庭女仆和教

师,有的女教师本身又是学校的开办者。
  探讨者们,包括远东俄侨史的探讨者们,都很重视侨民中的各种社会集团、族群、政治派别和侨民社团及其对苏联的态度的探讨。其中法西斯主义是满洲的主要派别之一,出现了许多对于这个题目的出版物。俄国法西斯分子的性质和任务、思想体系和组织、在十月革命后侨民政治运动中的地位、参加国外俄国人反苏斗争的程度等问题,在A.布亚科夫的《俄国法西斯在满洲》(《符拉迪沃斯托克报》,1992年12月9日)、10.梅利尼科夫的《满洲的俄国法西斯》(《远东问题》,1991年第2、3期)、О.И.谢尔盖耶夫的《中国俄侨政治生活史述要:法西斯主义与哥萨克》(《俄国远东国内战争和武装干涉的历史问题,学术作品选集》,符拉迪沃斯托克,1994)中得到反映。例如,在О.И.谢尔盖耶夫的文章中,试图阐明这个社会政治派别在满洲产生的前提、根源、目的和特点,略论它的社会基础,指出对妇女和青年作用的程度。尽管文章中没有对法西斯主义运动作评价,但应肯定文章对本问题的探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远东历史学家中,B.B.索宁是最早试图对在中国的俄侨的史料做总结的人。他的作品《在中国的白色侨民的崩溃》(符拉迪沃斯托克,1987)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不仅指出了远东俄国侨民生活中那些有趣的鲜为人知的事实和数字材料,而且从全人类价值观点出发对移居国外的过程和各种事件给予客观评价。B.ф.佩切里察的专著《俄国侨民的东支》(符拉迪沃斯托克,1994)对此问题的探讨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书中从历史和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了在中国的俄国侨民,阐明了远东侨民的特点,指出了他们没有被完全整合到居住国生活中去、保持并发展了俄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书中有许多有趣的对于俄国侨民生活的故事。
  应特别指出的是,在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专门以俄侨妇女为探讨对象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的俄侨史探讨正在向纵深发展。H.л.普什卡廖娃的《国外俄国流亡者的产生和形成》(《祖国历史》,1996年第1期)最早提出俄侨妇女史探讨问题。作者批评俄学者对妇女史探讨的意义认识滞后,反应迟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民族探讨所的学者在这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们从90年代初开始涉足此问题,1995年获得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资助,次年初步探讨成果问世,题目是《俄国妇女在满洲》(符拉迪沃斯托克,1996),作者为C.И.拉扎列娃、О.И.谢尔盖耶夫、H.л.戈尔卡文科。这本部头不大的专著尽管还不完善,但毕竟开辟了系统地探讨俄侨妇女专史的道路。该书阐述了俄侨妇女的慈善活动、社会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俄语专业论文,高度评价她们在身处国外的条件下对保持和发展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贡献。由于史料不足,书中没有涉及俄侨妇女在当地经济开发中的影响、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俄国侨民学者的俄侨史作品,因其史料的丰富性和作者身居国外的切身感受而受到当今俄罗斯学者的推崇。M.纳扎罗夫的《俄国侨民的使命》(斯塔夫罗波尔,1992)阐明十月革命后流落国外的俄国侨民把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摆在自己面前,并力争不辱使命。在广泛使用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揭示了十月革命后侨民的三种“功能”:保存文化历史珍品、帮助国内的反共势力、总结和记取十月革命悲剧的教训。作者在书中提出侨民与国家有“共同命运”的思想,同时指出,侨民对它的理解有异同、从中得出的道德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些人从这个思想出发谅解苏维埃爱国主义并返回祖国,而另一些人却遵循这个思想去与苏维埃政权进行斗争。俄国侨民Ⅱ.巴拉克申的《在中国的最后乐章》(《远东》,1991年第11、12期,1992年第4、5、6、7期)堪称远东俄侨史的总结性作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并根据事件亲历者的证词,作者揭示了远东白色侨民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程,归纳出它的特点。
  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俄侨史探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学者积极翻译、介绍西方学者的俄侨史作品,从中吸取营养,以资借鉴。
  1994年在莫斯科出版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M.拉耶夫的专著《国外的俄国:俄国侨民文化生活史(1919―1939)》。这是一部大部头的对于十月革命后俄国侨民史的作品。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俄国侨民不单作为人群而存在,而且作为社会独特的现象而存在。不只是沙皇俄国统治阶级部分成员流落国外,而且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分子、手工业者、工人、农民、哥萨克的部分成员也流落国外。这些因素促使俄侨在居住国形成“俄国社会”,他们全都认为自己归属于统一、完整的革命前的俄国。身处远东、满洲的俄国难民也被纳入作者的视野。作者还探讨了俄侨的出版业、文学、社会思想,揭示了俄侨在柏林、布拉格、巴黎、哈尔滨等主要的文化中心的形成过程。作者认为俄国侨民的文化生活已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远东俄侨史的许多重要问题,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约翰・斯蒂芬的《俄国法西斯主义者――流亡中的悲剧和闹剧》(莫斯科,1992)中被阐明。该书主要探讨俄侨社会政治问题和在中国的俄国法西斯组织的历史。作者在书中披露了许多俄国流亡者的社会政治生活的鲜为人知的事实,对法西斯主义运动的许多领导者作了评价。
  [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届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学术讨论会(2017年4月21―22日,北京・九华山庄)上宣读的论文]
  
  [责任编辑:刘伟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