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架俄罗斯海军的苏-33舰载战机在结束叙利亚作战任务后、准备降落“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时滑出甲板坠毁,所幸飞行员及时弹射逃生。这是俄罗斯航母近期发生的第二起舰载机坠毁事故,大约三周前,一架米格-29战机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降落期间坠入地中海,飞行员弹射逃生。那么,为什么俄罗斯航母舰载机最近频发意外呢?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米格-29坠毁事件后,从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情况来看,事发时共有三架米格-29K执行完任务返回航母备降。舰载机排队降落时,第二架米格-29K钩挂航母甲板上第二道阻拦索,阻拦索发生断裂并纠缠了第三道阻拦索,导致无法着陆。第三架备降战机在等待航母甲板工作人员修复阻拦索期间,发动机出现故障,飞机迅速坠海,飞行员弹射出舱求生。 这起事故算是一次非常罕见的小概率事件,阻拦索断裂并纠缠另一根拦截索导致其他战机无法降落,在正常情况下属于罕见意外;而米格-29K装配了两台发动机,同时出现故障直接坠毁也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这次降落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根拦截索断裂而未纠缠下一根,更换拦截索后后续战机仍然可以继续降落。如果出事的米格-29K战机不是两台发动机同时出现故障,也能坚持到加班人员修好阻拦索再降落。 本次苏-33战机的坠毁同样发生在降落阶段,尽管俄罗斯方面尚未公布坠毁过程的细节,但恐怕还是阻拦过程出现了问题,至于到底是机件故障还是人为操作意外,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才能有定论。 2017年,印度海军一架米格-29K在航母上降落时,因为操作失误错过了两根阻拦索,正准备加速复飞时却因为钩住了最后一根阻拦索而被拖拽坠毁,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操作失误。2017年,俄罗斯海军一架苏-33战机在训练时,同样因为降落时阻拦索断裂,出现战机前冲后坠海的意外。 从上述几次意外可以看出,俄罗斯制造的航母和战机以及他们的操作者,安全系数都有缺陷。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尤其是两次因断裂引发的意外事件,更是说明俄罗斯的航母操作恐怕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短短几年间连续多次出现同类型意外,足以说明问题。 以美国的经验为例,同一条阻拦索平均可以支持100架飞机的起降,俄语论文,而俄罗斯阻拦索的寿命一般在50次以内。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航母甚至每天出动200架次以上,这种高强度出动对阻拦索的耐用性是一种严酷的考验,然而美军出现拦截索断裂的频率并不高。 美国海军除了使用的阻拦索寿命较长之外,相应的检查也非常科学和细致。不仅有专门的仪器自动记录阻拦索的使用情况,而且每次完成起降作业之后,甲板工作人员必须细致地检查每一条阻拦索的情况,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必须马上更换。然而即便如此,2017年3月美军一架E-2C预警机降落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母时,也因为阻拦索断裂而发生意外,所幸飞行员应对及时,在坠海前成功拉起飞机,盘旋后再次降落航母甲板。但因钢索断裂乱飞,导致两名甲板操作员受伤。 这次意外正是由于甲板工作人员在降落准备时忽略了一个检查阻拦索步骤,由此可见,海军航母作业时,任何一个步骤疏忽都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即便是经验非常丰富的美国海军,拥有各种先进器材保障,俄语论文范文,且拦截索寿命世界第一,也有可能因为操作问题而出现断裂现象。 至于俄罗斯海军,不仅航母使用经验不足,且苏联解体后只有一艘堪用的航母,因此人员训练度和舰艇保养维护水平都远远低于美国海军及格线。平时这些问题显现不出来,一旦投入实战则难免出现意外,这次库兹涅佐夫号介入叙利亚战事,正好暴露了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