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概述[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经济体制市场化打破了原苏联时期“免费/助学金”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重新建立了适应俄罗斯转型期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这种模式学费制度的建立给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使得政府、学校、受教育者建立了新的依存关系,从而改变了俄罗斯高校的生存状态,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 高等教育 学费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2-0151-03
  近年来,俄罗斯作为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此次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结构上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实施的背景
  (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东欧剧变使俄罗斯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领域由计划经济快速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垄断和分配被打破,政府的经济权利和控制力不断减弱,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强。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无疑对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单一国家拨款制度造成冲击,从而改变了高校原有的生存状态和经费来源渠道,使“政府一高校一社会”之间的运转条件发生了改变,给高校经费多元化奠定了市场基础。
  (二)“成本分担”理论的引入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为此它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根据这一理论,高等教育给受教育本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收益。其个人收益表现在由于受到了更高更优秀的教育,受教育者本人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为个人带来比其他类教育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收入;社会收益指高等教育在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影响中使受高等教育者比没有受高等教育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俄罗斯政府全面接受了约翰斯通的理论,在学费制度改革中全面推行“谁受益、谁分担”的准则,实行了高等教育成本由受教育者本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分担的基本制度。
  (三)经费投入不足
  社会转型期以来,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滑坡,一向享受“剩余准则”拨款待遇的高等教育更是捉襟见肘。1994年至1998年,俄政府欠俄高校的经费达11 000多亿卢布。政府拨给高校的资金只能满足高校所需费用的1/3。为了使高等教育得以维持和发展,俄政府采取了以“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模式为核心内容的学费制度改革。
  二、俄罗斯学费制度改革后的近况
  (一)俄罗斯学费制度的政策演变情况
  1 原苏联时期的“免费/助学金”学费制度
  原苏联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是建立在以联邦政府拨款为主体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1918年,列宁亲自起草了《对于俄罗斯高等学校招生问题的决议》,同时签署了《俄罗斯联邦高等学校招生章程》。《章程》中规定:“凡年满16岁的公民,不分民族和性别,不限学历,不需入学考试,经组织推荐,均可免费到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学习……并普遍颁发助学金。”列宁时期“免费/助学金”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确保了新生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和卫国战争对人才的巨大、急迫需求,使苏联从贫穷落后的欧洲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随着国家政权的日趋稳定和冷战序幕的拉开,在与西方国家军备竞赛的重压下,联邦政府感到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内的资金短缺。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吸纳民众资金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学费制度逐步出台。1940年10月,原苏联颁布了《对于在苏联中学高年级及大学实行有偿教育及助学金发放条例变更的条例》,其中指出:“由于劳动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苏维埃国家将大量资金用于中学及高等学校的校舍建设、设备及日常经费开销,苏联最高人民委员会认为劳动人民有必要部分地承担在苏联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费用。”并规定了具体学费收取标准,如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各加盟共和国首都城市的高等学校每年学费400卢布,位于其他城市的高等学校每年学费300卢布,高等文学、戏剧和音乐学院每年学费500卢布。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但缓解了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也是教育经费多样化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1954年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到1991年的原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塑造社会主义强国意识的驱使,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又重新采取了“免费/助学金”的模式。
  2 “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的建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进入转型期。政府逐步调整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引入了“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允许高校招收部分自费生,而且法学规定招收自费生比例逐步增长。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把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体制转变为分级财政预算和经费多源投入体制,高校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两大部分组成。同时,该法学允许高校招收不超过在校生总数10%的委培定向生。1996年《俄罗斯联邦高等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第41条规定,各类教育机构可以获得补充经费,俄语论文范文,其途径包括提供补充性有偿教育服务。该法学规定,自费生人数不得超过有关培养方向招生名额的25%,如招收的自费生为外国公民,则名额不限。自费生分为定向合同生和自费合同生,前者由所在单位提供学费,后者由学生自己筹措学费。2004年重新修订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又重申了允许国立高校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招收一定限额的自费生的条例。
  3 “实名制国家财政券”的试验
  进入21世纪,俄罗斯为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尝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机制,开始进行“实名制国家财政券”试验。2000年初,普京总统批准《俄罗斯战略:教育》计划,决定引入统一国家考试以取代传统大学入学考试,同时配套进行“实名制国家财政券”试验,旨在通过“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改变俄政府对国立高等学校直接资助的教育投入方式。2002年1月14日,俄政府通过了《对于2003-2004年试点以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形式向某些高校拨款的决议》,俄语专业论文,其中确定了“实名制国家财政券”试点的条件和程序,并责成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在试点期间制定试点高校拨款的措施,这标志着俄罗斯正式试点实名制国家财政券的开端。2002年4月29日,俄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了《以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向参与试点高校拨发联邦预算的规划与措施》,详细规定了国家发放实名制国家财政券、高校获取相应经费和学生支付学费的具体办法。这项改革的基本要点是:根据学生在“统一国家考试”中取得的成绩高低,把原本按“人头”直接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折算成不同面值的“代金券”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凭“券”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无论是国立还是非国立高校)和专业就读,学校在收到学生手

中的“券”后,凭“券”从俄政府兑换等额的教育经费。2004年6月26日,俄政府通过《对于2004年延长以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形式向某些高校拨款试点的决议》,对试验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二)学费制度改革扩大了自费学生的比例
  根据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自费生比例不能超过国立高校招生数的10%。1996年,《俄罗斯联邦高等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对其比例进行了调整,要求自费生比例提高到25%,但由于实行了新的学费制度,高校实际招收的自费生比例已经大大超出了这个比例。据统计,2017年高校招生164.17万人,其中自费生108.09万人,占招生人数的65.84%。其中国立高校为了扩充经费来源也不断增加自费生的招生名额,减少计划内招生名额。2017年国立高校招生136.27万人,其中自费生80.1 9万人,占招生人数的59%;公费生56.08万人,占41%。
  3 俄罗斯高校学费支付情况
  俄罗斯高校学费收取的多少根据学校与专业的不同而异同较大。通常,重点大学收费高于非重点大学,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中心城市的高校收费高于边远地区高校的收费,热门专业和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高于非热门专业。自费生所付学费呈逐年攀升之势,1998年,国立高校的新生平均学费为11859卢布,非国立高校为9496卢布,到2003年国立高校已升至26000卢布,非国立高校升至25000卢布,一些著名高校的高额学费更是让普通家庭望尘莫及。
  4 学费收入占高校总体经费比例
  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分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两部分,这两部分资金所占份额都在45%左右。预算内资金中联邦预算所占比重最大,占46.2%;预算外资金中学费收入比重最大,占31%。而且近年来随着招收自费生比例的不断增加,学费收入所占比例也在逐步增大,正在呈现一种“国退民进”的现象。
  三、俄罗斯学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据俄罗斯国家教育统计资料显示,1993-1994学年度俄罗斯每万人中有17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2017-2017学年度每万人中有529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增长了两倍多;其中在国立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从1993-1994学年度每万人中171人增长到2017-2017学年度的438人。在俄罗斯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经济滑坡的局面下,还能实现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的实施,招收自费生满足了没通过竟试但又想接受高等教育的部分考生及家长的愿望。
  (二)增强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依照俄罗斯有关法学法规,政府预算经费必须优先分配到教育工作人员的工资、助学金、教学保障金、公务费、修缮基建费、设备购置及维修费、大学生营养补助等7个方面。同政府的财政拨款相比,高校的学费收入在使用方面往往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既可以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也可以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和资助贫困学生,提高了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
  (三)引入了高校竞争机制
  市场的优势在于效率,适度收费有利于发挥市场优势。学校之间在市场机制下必然会发生生源竞争,致使学校加强成本意识,认真看待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需求方的角度看,市场化导致了消费者权威的形成。而消费者权威意味着,学生是消费者,有权讨论价格与质量的比率,有权决定是否购买教育服务。其结果是: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高校的收入。这种需求依赖性除了使高校重视成本核算外,还要求高校具有竞争机制,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当然,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也存在诸多弊端,如高教系统内的招生腐败、教育寻租、影子经济、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责与宏观调控的缺失与弱化。目前,我国同样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两国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中。因此,俄罗斯学费制度改革,尤其是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袁海军)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