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罗斯天才儿童少年的理论和实证发展探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俄罗斯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天才儿童少年教育的国家。从1920年代开始,俄罗斯科学家们在不同阶段,通过理论探讨实证探讨,为国家开展天才儿童少年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天才儿童少年得到相应的正确选拔和特殊培养,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起到重要影响。俄罗斯相关的理论实证探讨也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探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天才儿童少年;理论探讨;实证探讨
  在苏联时期,西方教育专家并没有搜集到有对于天才探讨的详细信息。因为自1960年以后,对于天才儿童和青少年的探讨信息,俄罗斯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与在西方国家从事相关探讨工作的同行们共享。在本文中,主要展示的是由俄罗斯心理学家从1920年代到现在,针对天才儿童少年这个现象,作出相关的历史、措施和评估的探讨。
  俄罗斯的学者们,与注重细节相比更喜欢整体思维,泛化而不分化,演绎而不归纳思考,这些心态也阻碍了有对于天才的探讨调查。俄罗斯心理学家所倾向的角度,是考虑在扩展的背景下一个更广泛的框架,其中包括大量的特定组件元素而不是关注细节。许多证据表明,俄罗斯人民的心态是与共产党意识形态一致的。例如,共产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开发所有人符合一种单一的、普遍的模式。在这样一个社会“整体”的氛围下,很难开展学习一种关注天才、注重个人异同的话题。在俄罗斯,针对天才儿童少年的理论和实证措施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基本上是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并以每十年作为一个发展阶段。
  1 早期的相关理论探讨
  1.1 1920年代—1930年代中期:对于是否是天才的评估和衡量
  探讨表明,第一个时期的天才探讨是集中在苏联从1920年代是到1930年代中期的。斯坦福大学的比奈量表被翻译成俄语并用它测量了俄罗斯的儿童。斯坦福比奈智力测试是苏联心理学家用来评估天才的依据。在1928—1929年,科学家用这份量表检验9岁—11岁儿童的智力。给社会上的工人(141人)、农民(200人)、白领(73人)的孩子们分别做了同样一份测试。测验的结果似乎如预期的一样,白领的孩子智力显示为最高,而工人农民的孩子则是最低层次。
  但一些探讨者在对于天才的评判上也尝试比定义和评估更广泛的方式。不仅包括天才的认知,也包括天才的性格,特别是情感和意志,同时也支持天才的实证测试措施。通过测试能提供一个好的措施来确定人类潜在的和无限的可以被开发的能力。这时被指定的有两个类别的天赋:第一种是普遍的天赋,它发生的可能几乎是无处不在和没有局限性的;第二种则是对于特定领域的专业天赋。
  1.2 1930年代中期—1940年代:理论探讨是好的,实证探讨则是坏的
  自193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中央政府限制了对天才儿童和年轻人进行实证探讨。苏联是以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脱离西方心理学,同时主要借鉴自旧的俄罗斯心理学。但有些心理学家并不同意这个措施,并对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进行攻击。
  从1940年代开始,理论调查措施是唯一公认的可以对天才作为检验的办法。这些措施具有强调定性探讨和拒绝定量探讨的特征。对于天才的调查,鲁宾斯坦在此期间做出了主要的贡献,他确定了在以后很多年的时间里苏联心理学家们的主流检验方式。
  鲁宾斯坦对天才的定义是不仅包括智商而且包括此类人格特质和气质维度,例如情感易感性、兴奋和活动的速度。根据他的观点,天才必须进行评估。对于天才他给出了两个组成部分:普通的和特殊技能的天才。鲁宾斯坦定义了最高水平的天赋是人才和天才,但是质疑不同的水平的天才可以量化。根据鲁宾斯坦给出的观点,如果一个人能够将技能和知识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那么他(她)就是天才,也可以说是天才的最高水平。
  1.3 1950年代:在偏见下逐渐恢复的实证探讨
  在1940年代,科学家对于天才评测的措施,拒绝任何天生的或遗传的作用,更多的是与俄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关。然而到了1950年代,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俄罗斯的斯大林去世,而赫鲁晓夫上台了。在心理学界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发生在天才的判定上。在俄罗斯,科学家们修订他们的观点和重新定义天才,同时也在先天因素的构成作为天才的先决条件和发展能力方面进行探究。
  1956年,科学家通过探讨,了对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属性进行探讨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一个探讨项目,是在心理学巴甫洛夫学说基础上的紧张系统属性类型、建议新范式和微分心理生理学等学说上产生的。但得出结论却与巴甫洛夫非常不同,他们认为神经系统属性是与通用的神经系统属性相关联的一般知识能力。此外,特定属性的神经系统是天才必不可少的发展需要或特殊能力。
  2 实证探讨阶段的发展
  2.1 1960年代:有关天才的实证探讨
  到了1960年代,科学家雷特斯对于天才的探讨在俄罗斯成为一个重要的焦点探讨。他报道了对一个孩子在一个相对非正式的环境下进行详细观察并描述天才的基本因素。他引用了主要特征,区分天才儿童和与他们同龄儿童之间的不同,区别是天才儿童拥有更高层次的智商和对需要密集思考的工作敏感性。然而,根据雷特斯的报道,一般的知识天才不仅是高智商,也具有特殊剖面的人格特征。首先,天才儿童在早期的年龄就实现了一个非常高水平的知识增长;第二是在具体学科,比如数学或其他科学领域有很高的天分;第三是有些孩子的天分并未在学校读书时表现出来,而是在后来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天分。
  在天才探讨上,俄语论文网站,科学家克鲁捷茨基是第一个和最突出的探讨人员,他检查知识能力是在一个具体的领域,尤其是数学方面。他的探讨包括两个定性的案例探讨和定量措施(包括因子略论),还有因果比较措施(事后实际设计)。使用案例探讨和事后的设计,在今天的俄罗斯仍然是主要的对天才进行的考察的措施,尽管这种考察备受争议。
  2.2 1970—1980年代:理论和经验主义的结合   到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对这些测试和测量的批评几乎消失了,它们的科学地位几乎是完全重建。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措施来评估天才的知识活动水平。
  2.2.1 哥鲁比娃:生理的措施
  哥鲁比娃发展了前辈的思想和建立了微分心理生理学,进一步开展了有关遗传影响的探讨。他假设有三个层次的能力,即:生理、认知和行为。生理水平指的是神经系统的稳定的特性(特征),这一部分的稳定发展决定了天才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并依据假设进行相关的实证探讨。
  2.2.2 梅林:主流心理学
  梅林在他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探讨。他发挥了他的经验心理学的独特性和个人风格的理论活动的整体个性。梅林指定了三个标准,分别是能力、知识和技能。第一个标准是转移,第二个标准是可训练性,第三个标准是认知和个性特征。根据不同标准展开实验探讨并获得相关理论依据。
  2.2.3 那涅夫:列宁格勒的主流心理学
  那涅夫开发了列宁格勒的学校心理学,使得列宁格勒州立大学成为闻名的具有实证探讨传统的学校。那涅夫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大量测验,俄语论文网站,他认为智商作为一个多层次构造,包括人格特征、认知和生理流程,据此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实证探讨。
  2.3 1990年代:在西方心理学作用下不断增长的探讨创新
  随着苏联解体,西方心理学的大量传输,俄罗斯对于天才儿童的探讨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实证探讨,代表了俄罗斯的天才探讨一个创新重点。
  2.3.1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两个维度的创造性思维
  在90年代,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继续开发和修改她的创造力探讨。在他指定的两个层次的思维上,他开发了一个二维理论模型创造性思维。第一种是表面层,第二种是更深的来源层。他开发了一个心理技术称为创造性领域,作为一个操作的定义过程用于评估这两个层。反映在评估上的表层思维是提出了解决一个简单任务的解决方案。来源层思考则指的是一个内部认知过程。除了在简单的刺激和知觉之下寻求解决的任务之外,更深层次的挖掘人们的意识和行动。
  2.3.2 卡拉曼佐夫:天才是智慧
  根据卡拉曼佐夫根据个人心理体验分为三大层:认知经验,元认知体验,有意的经验。心理体验的组成部分是收敛的思考能力、认知风格、创造力和可训练性。他广泛使用的和公认的发散思维,指出老年人智慧的成就是从40到50岁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他将此归因于智慧,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知识成熟度,生活结果的不断积累体验。但是,用老年人的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来衡量测试结果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测试并不是衡量智慧,只是测量知识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等。
  2.3.3 维特金:能力与天分是可以通过个性改变的
  维特金是一个突出的肯定梅林的理论并继续推进的俄罗斯心理学家,通过扩展梅林的措施来调查特定领域人才的作用与天赋,定义为高水平知识的能力,在改变结构的整体个性上用他的命题进行了实证调查,维特金使用两个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比较(事后)设计进行探讨。青少年的探讨参与者被分成两组:一种是指定的天才;第二种是才华横溢,依据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形态属性被测量并形成数字值。此外,发散思维能力、特殊心理运动能力、人格特征和气质也是评估的标准。
  3 启示与思考
  俄罗斯科学家们的理论和实证发展探讨,为俄罗斯培养天才少年儿童提供了不断创新的科学依据。这给我国在研讨和探讨天才儿童少年教育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俄罗斯各地区,国家主要根据颁布的方针政策进行发展天才儿童少年的相关工作,不断建立健全选拔和培养天才儿童的设施和机构,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人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天才儿童发展过程中, 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有一部分天才儿童长大后作出的成绩与人们当初对他们的期望也是相去甚远的。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天才儿童的期望以及他们的成长路径与其天赋特性相背离。这一观念为正确树立天才儿童的目标期待和改善教育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天才儿童少年人格发展的双重性命题在教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LeonidDorfman.Research on Gift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ussia: A Chronicle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J].Roeper Review ,2017,(1): 123 -131.
  [2] 李丹妍.俄罗斯的天才儿童教育述评[J].教育评论,2017,(5):156-158.
  [3] 沈模卫,朱海燕,张锋.天才儿童及其教育问题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75—79.
  [4] 肖甦.《俄罗斯转型时期重要教育法规文献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7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