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体制改革问题探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1991年12月25日随着苏联国旗徐徐降下,存在了69年的苏联宣告解体。苏联剧变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开始了艰难的体制转轨,走上了一条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的改革道路,掀开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俄罗斯经济转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20余年的体制变迁,如今的俄罗斯实现了由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基本上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有深远的作用,略论探讨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由于经济体制转轨涉及内容较多,本文重点关注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背景 俄罗斯经济转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该说俄罗斯的改革是在原苏联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走上了与原苏联迥然不同的改革道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苏联共产党及其领导人赫鲁晓夫,就开始了对集中计划体制的改革,直到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垮台和苏联解体,相继30年的时间,苏联历届领导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过改革,但都没有取得成功,更没有取得成效。 苏联时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国家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体制。在国家垄断制的条件下,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活动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作为对外贸易活动主体的生产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没有任何对外贸易经营权,对外贸易统一由国家指定的专业进出口企业控制,这种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体制,使产销严重脱节,生产外销商品的公司不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感受不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使用进口商品的公司,对进口商品不必自付外汇,不会爱护进口的机器设备,损失浪费严重。另外,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使管理机构越搞越庞大,其结果造成管理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苏联对外贸易体制的严重弊端妨碍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991年后,由于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俄罗斯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和改革。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启动了经济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改革步伐。俄罗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俄语论文范文,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垄断性的贸易体制,组建新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二、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和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外贸国家垄断制,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 俄罗斯改革的首批法令就是废除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用市场调节的措施代替行政调节措施,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1991年11月15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了一项《对于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的总统令。俄开始从国家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向对外贸易自由化转变。这项法令对包括外贸在内的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作了详细规定。由于一下子放开贸易经营权所带来的经济失控等问题,1993年以后开始管制外贸企业的注册,并在俄罗斯制定的《1993-1995年发展、改革和稳定俄罗斯经济》中期纲领中提出,要压缩和不再增加外贸组织。当然,这种政策上的调整并未改变贸易经营权归公司所有的市场化改革趋势。 (二)改革、规范关税制度和调整非关税方法 关税是纳税人在办理商品进出口业务时交纳的强制性缴款。征收关税的目的是使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化,保护国内商品生产者,使外汇收支和商品进出口保持合理的比例,促使商品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良性变化。 1.调整出口关税 苏联时期,国内市场的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水平。实行对外开放以后,为了保护国内工业免遭冲击,俄罗斯采取征收出口税的方式调节出口贸易。1991年12月31日,俄罗斯对主要原材料实行出口关税制度。随着俄罗斯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逐步接近世界价格水平,俄罗斯也相应降低出口税,1992年曾三次调低出口关税税率。而对其他商品特别是机器制造业产品,则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不征收出口关税。1992年11月俄开始实行新的出口关税税则,这一税则适应贸易自由化政策的要求,较大幅度地调低出口商品的税率,并且减少征税商品的种类。1993年10月30日,俄政府对出口关税税率作了统一规定。总的特点是降低或取消出口税。需缴纳出口关税的商品品种由53类减至29类。自1996年7月11日起,俄罗斯完全取消出口关税,在出口贸易方面保留对外汇的监督。 199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增加预算收入和缓解国内某些产品严重短缺的需要,俄自1999年对某些商品重新开征临时出口关税,主要是对属于国有资源类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如石油、天然气、木材、有色金属等。2000年3月,俄罗斯继续对某些商品出口税进行调节,实行新的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关税。 2.调整进口关税 在产品进口关税方面,俄罗斯也采用国际贸易领域通行的做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向俄罗斯提供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关于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征收较低的进口税;二是关于不向俄罗斯提供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关于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征收较高的关税。在实行价格和外贸自由化初期,为了改变市场商品短缺状况,俄罗斯曾一度对绝大多数进口商品免征进口税。后来为了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和增加国家预算收入,俄政府开始有意识地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主要通过变动税率办法加以限制,但是收效不大。俄罗斯从1992年6月起对免税部分商品重新征收进口税。从1992年9月1日起,俄罗斯政府再次调整相关产品的临时关税。1993年2月起,又对某些商品开征增值税,对某些特定商品还开征消费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开征,抑制了进口猛增的势头。 3.非关税管理 第一,放松进出口限制。苏联时期对商品进出口的限制是较严格的,这与实行市场经济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俄罗斯独立后,根据《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的规定,1992年俄大大减少了实行许可证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在出口政策方面,俄政府不断放宽出口限制,1994年5月,俄总统发布《对于撤销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的限制和许可证》命令,从该年6月起(石油及石油产品从1995年5月起),除了有国际协议的那些出口量自动限制的商品和特殊出口商品外,全部商品废除出口限额和许可证制度。为了鼓励出口,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待遇。1993年1月,俄对外经贸部提出,出口产品的生产公司可以免交增值税和消费税。从1996年7月1日起,对出口公司给予财政支持。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出于筹集资金和缓解国内某些产品严重短缺的需要,俄政府重新加强对出口的国家调节,对一些产品又征收出口税,并恢复出口许可证制度。 第二,改革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公司外汇收入的管制有所放松,但按规定,公司出口产品外汇收入的40%必须卖给外汇银行,所剩部分按规定的比例形成外汇提成基金,其余部分卖给联盟共和国外汇准备金及地方外汇准备金。与过去那种外汇管制比较而言,外汇制度中的这种变化可谓是一种进步。在汇率制度方面,俄罗斯改革了原来由国家计划规定的固定汇率制,在汇率自由浮动带来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后,又设置了卢布浮动的上限和下限,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三)限制易货贸易,扩大现汇贸易,规范贸易形式 易货贸易是将进口和出口直接联系组成一笔交易的对外贸易方式。易货贸易的特点是出口和进口直接联系,交易双方互有进口,货物相当,对等交换,进出基本平衡。易货贸易是苏联在“经互会”范围内长期实行的基本对外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的特点是,实行计划协作和非现汇支付结算。供货价格由双方议定,一般都大大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易货贸易能够调节余缺,并能弥补外汇短缺,对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曾起过积极的影响。俄罗斯从1992年下半年起便开始限制易货贸易协定的实施。易货贸易在俄罗斯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国际通行的现汇贸易方式正在不断扩大。1996年8月18日俄总统叶利钦签发了《对于对外易货贸易实行国家调节》的第1209号令,其中规定,易货贸易只有在办理许可证之后方可进行,加强国家对易货合同的管理和监督 三.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绩效与经济发展 (一)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改革,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国家垄断的外经贸格局己被多层次、多渠道经营的大经贸格局所取代,以关税、汇率、信贷等经济杠杆和法学手段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也逐步建立。自1992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危机和衰退之中,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近40%,但是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俄罗斯对外贸易连续多年保持增长的势头和巨额的顺差,成为国民经济中唯一的亮点,并为国库提供了大量外汇收入。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尽管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是总的趋势是在增长。俄罗斯专家认为,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发展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占出口额2/3的能源、原材料等的出口量基本上已达上限,增长潜力有限;二是某些消费品甚至机电产品的进口量占国内需求量的比重太高,作用民族工业的发展;三是进口商品结构比较单一,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易受国际市场行情因素所左右;四是由于长期缺乏投资,生产设备严重老化,致使产品质量档次上不去,缺乏竞争力。 (二)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改革传统的对外贸易体制,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体制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转轨初期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俄决定从对外贸易领域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开放伊始就采用“休克疗法”,直接将对外贸易领域暴露于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全面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来由于冲击太大,在关税与非关税方法的使用上几度调整,即使是当前的对外贸易体制也仍处在变动之中。可以说,俄罗斯对外贸易制度改革走的是“先开放后学习再调整”的路径。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十几年来,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连年顺差,黄金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国际贸易地位显著上升,对外贸易己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俄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使俄罗斯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对外贸易发展表现为“两下两上”的曲折发展进程,发展走势呈“W”型。转轨的第一年,1992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965亿美元,同比下降20.8%。1993-1997年,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和巨额顺差,与其他经济部门生产下滑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国民经济中惟一的亮点,并为国库提供了大量的外汇收入。1998-1999年,对外贸易连续下降。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国际市场行情有利,特别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加之俄罗斯经济迅速恢复和持续快速增长,为外贸出口的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2000-2004年,出口增长1倍,而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2倍。201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30%以上,但仍然没有摆脱资源型经济结构。 其次,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转轨以来,俄罗斯的进出口国别构成发生重大转移。苏联时期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欧国家和其他经互会成员国。1988年,在苏联的对外贸易总额中,与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约占51%。1991年经互会和苏联解体后,原内部记账贸易被硬通货支付货款取代,这种方式使各国普遍存在外汇缺乏的问题,因此,相互的贸易额也骤然减少。俄罗斯同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大大减少,但与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量却不断增长。1993年俄罗斯对原来传统的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比重下降了一半,而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和出口比重则分别增长了1.4倍和2.1倍。1997-1999年,俄语论文,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的区域分布,欧盟居首位,约占俄贸易额的34%,其后依次为独联体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东欧国家。近几年,原欧盟15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出口地区,2017年1-9月,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为1068.3亿美元,占俄对外贸易比重的42.1%。亚太经合组织是俄罗斯的第二大进出口区域。 四、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为了彻底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实施“休克疗法”,以激进的方式快速向市场经济转轨。作为这一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盖达尔政府在对外贸易领域实施自由化战略,以期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财富,并很快使俄罗斯融入到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经济体系。然而,改革的实践和绩效表明,贸易自由化的确给俄罗斯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关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俄罗斯来说,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没有经历过市场竞争等等,这些都是其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阻碍。与此同时,国家领导层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时,并没有足够的经过验证的理论依据,往往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方法,政策指向不明确,随意性很大,因而无法保证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最后只能依靠出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来换取经济在量上的发展,而无法促进经济在质上的提高。 经济转轨是一场复杂的社会演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从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实践看,速战速决的激进改革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它需要经过市场经济体制各个组成部分的不断改革和磨合才能逐步到位。关于局部的体制转轨方式而言,则取决于转轨的主客观条件。关于转轨国家而言,转轨取得成功的机会就在于恰当的制度设计能否有效运行。如果对制度安排没有足够的关心,自由化和私有化就无法带来社会预期的经济的效益;如果对实现新体制没有明确的规划,或者对新体制的运作一无所知,就无从谈起及时完好地实现转型。因此,转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成功完成制度的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至关转型国家改革成败的关键,好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表现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胡键,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略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2]唐朱昌等,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经济转型启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张森,俄罗斯经济转轨与中国经济改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4]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侯铁建,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 [6]郭连成、唐朱昌,俄罗斯经济转轨路径与效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7]冯绍雷、相蓝欣,俄罗斯经济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