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问题属于中德文学关系史的范畴,而中国现代作家如何接受德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对现代作家的作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尝试从性别视角切入,审视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一是考虑到以往的探讨对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进行评论和历史再现时存在性别盲点;二是希望以性别为探讨视点和探讨措施,讨论德语文学究竟如何作用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三是系统梳理“德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各种关联。
本文以中国现代女作家为探讨对象,按时间顺序分段分期,采用整体略论和个案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相关女作家全部著作的基础上,尽量搜集她们的自传、日记和书信等一手资料,用实证探讨的措施挖掘她们与德语文学的关系。本文可以为德语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提供新的探讨视角和横断面,并以女性为出发点,德语论文题目,考察“德学东渐”中的一些微现象,从而丰富中德文学关系史探讨。
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综合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关系探讨的基本近况,德语毕业论文,在结合现有史料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中的“群体失落”问题,进而从性别维度和史学维度指出选题的意义。第二章以“五四”女作家群为主要探讨对象,具体考察冰心、庐隐、冯沅君和石评梅等人的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从主题、体裁和结构等角度论证她们著作中对汉译德语文学经典《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茵梦湖》等著作的接受。其中,“五四”女作家对“维特热”的回应是重中之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这一时期也是译介大热门,女作家们如何借鉴取法德国哲学等问题也会在这部分有所涉及。第三章叙述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谢冰莹和胡兰畦等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包括她们如何汲取德语文学养料为创作助力。胡兰畦留学德国的经历也是本章的阐述重点,因为她与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交往(包括文学交流)成就了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第四章探勘抗日战争至1949年之前现代女作家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联,主要涉及两位“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与郑敏。这一章讨论她们在40年代“里尔克神话”作用之下的创作问题,笔者具体从形式、主题、体裁和审美等多重视角考察了里尔克在两位女诗人创作中留下的印痕。由于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期跨越了现代与当代,两人1979年后重创期的相关著作也在考察之列。第五章列举中国现代女作家译介德语文学的实绩,综合论述她们在接受德语文学时表现出的特点,探索并解释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群体失落”的原因。
经过主体论证后,相信本文最终能够大致呈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图,解释文学接受中存在的“性别问题”,概述中国现代女作家在德语文学汉译史上的影响和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还原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中德文学关系史 中国现代女作家 德语文学 实证探讨
致谢5-6 摘要6-8 Abstract8-13 绪论13-19 1. 中德文学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女作家19-32 1.1 探讨综述19-22 1.2 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德文学关系史中的“群体失落”22-24 1.3 课题探讨意义24-27 1.3.1 性别视角下的探讨意义24-25 1.3.2 史学视野下的探讨意义25-27 1.4 探讨思路与探讨框架27-32 2. 第一个十年:五四女作家与德语文学32-74 2.1 冰心与德语文学32-41 2.1.1 冰心与外国文学关系概述32-33 2.1.2 《超人》三部曲:对尼采超人说的反讽抑或对抗烦闷与虚无的尝试33-39 2.1.3 短诗《向往》:惊鸿一瞥的歌德印象39-41 2.2 庐隐与德语文学41-56 2.2.1 兼收并举:庐隐对德语文学的早期关注42-44 2.2.2 《或人的悲哀》等:书信日记体中的“维特式”呐喊与挣扎44-49 2.2.3 《象牙戒指》等:《茵梦湖》式的悲情苦恋49-52 2.2.4 “感伤派女作家”的叔本华情结52-56 2.3 冯沅君与《少年维特之烦恼》56-64 2.3.1 维特式告白与维特式恋爱心理:“维特主义”爱情观的感染力57-60 2.3.2 对于《我已在爱神前犯罪了》和《潜悼》的解读60-62 2.3.3 冯沅君与创造社关系浅考62-64 2.4 石评梅与德语文学64-71 2.4.1 石评梅与《少年维特之烦恼》64-67 2.4.2 《茵梦湖》的借用:从“独葬荒丘”到“合葬荒丘”67-69 2.4.3 宝剑与火花:海涅诗存疑69-71 2.5 小结71-74 3. 第二个十年:大革命时期的女作家与德语文学74-90 3.1 谢冰莹与德语文学74-81 3.1.1 女兵作家与《少年维特之烦恼》74-77 3.1.2 情人“维特”身份考77-81 3.2 传奇女作家胡兰畦与德国的因缘81-88 3.2.1 胡兰畦的两度留德经历82-84 3.2.2 胡兰畦的德国朋友们84-87 3.2.3 畅销书《在德国女牢中》87-88 3.3 小结88-90 4. 第三个十年:两位“九叶派”女诗人与德语文学的因缘90-114 4.1 陈敬容与里尔克90-99 4.1.1 从初识到译介:里尔克诗歌的中国译介者之一90-92 4.1.2 由感伤走向深邃:向里尔克式的沉思靠拢92-95 4.1.3 里尔克咏物诗的启迪95-98 4.1.4 里尔克精神的给养98-99 4.2 郑敏与德语文学99-112 4.2.1 老师冯至的指引:郑敏结缘德语文学99-101 4.2.2 郑敏与里尔克101-110 4.2.3 郑敏与歌德110-112 4.3 小结112-114 5. 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关系再考察114-122 5.1 1919-1949:德语文学译介的女性实绩114-116 5.2 中国现代女作家对德语文学接受的特点116-120 5.3 “群体失落”原因初探1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