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工业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是在农业领域,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别是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废弃物污染已经逐渐取代工业“三废”,成为最大污染源。同时,由于对农业面污染的认识不足,加之农民环保意识缺乏,农业污染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农民对农药废弃物的随意处置,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给人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物流是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原材料的采购、配送,产成品的配置,以及市场通路中的产品配送,都有赖于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不仅如此,在产品的退回、故障产品的返修,以及报废产品回收等方面,公司物流运用也非常普遍。后者因涉及到是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退回、返修和收回,有着与正向物流完全不同的管理路径和要求,因而在探讨中,被人们定义为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产品从供应链下游成员回流到上游成员手中的过程。随着产品回流规模越来越大,回流成本不断升高,逆向物流体系运作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通过对逆向物流体系的探讨,应用科学的规划措施,构建高效的逆向物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逆向物流系统的运作成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量非常大,农药使用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关于人类生活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关于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前人对逆向物流运作的探讨基础上,结合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项目--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对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内涵、运作方式以及模型构建进行了研讨。
本文第一章关于文章的选题背景、探讨意义以及论文框架作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本文的相关假设;第二章对前人在逆向物流的探讨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从逆向物流的定义、内涵、常见类型、运作主体和运作方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此作为本文对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则着重研讨逆向物流模型构建思路和措施。在综合前人的相关探讨基础之上,论述了逆向物流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几种常见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构建措施;第四章以德国逆向物流运作系统为例,分别介绍了DSD系统和PAMIRA系统,略论了两者的运作差别,同时,通过对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的略论,总结了我国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近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上述对逆向物流理论探讨和个案探讨,对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内涵、运作方式等作了略论总结,提出了现阶段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方式。并利用混合整数规划法,以武穴市农药废弃物回收为例,德语论文网站,进行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构建,德语论文,并对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文章最后对探讨过程进行了总结,略论了论文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继续深入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农药废弃物 逆向物流 混合整数规划法
摘要7-9 Abstract9-12 第1章 绪论12-18 1.1 选题背景12-13 1.2 探讨目的和意义13-14 1.3 探讨前提14-15 1.4 基本思路和探讨框架15-16 1.5 论文探讨相关假设16-17 1.6 本章小结17-18 第2章 逆向物流定性探讨综述18-30 2.0 逆向物流的定义18-19 2.1 逆向物流的内涵19-21 2.2 逆向物流的类型21-24 2.3 逆向物流的运作主体略论24-26 2.4 逆向物流的运作方式26-29 2.4.1 逆向物流的自营方式26-28 2.4.2 逆向物流的行业联合运营方式28-29 2.4.3 外包第三方专业逆向物流运营商29 2.5 本章小结29-30 第3章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构建探讨30-36 3.1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构建探讨30-32 3.2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影响32-33 3.3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构建分类33-35 3.4 本章小结35-36 第4章 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36-46 4.1 德国“绿点”包装回收体系36-38 4.2 德国 PAMIRA 农药包装回收体系38-40 4.3 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40-44 4.3.1 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内容41-42 4.3.2 农药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运作近况略论42-44 4.4 项目运作近况总结44-45 4.5 本章小结45-46 第5章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探讨46-59 5.1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内涵46-47 5.2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方式研讨47-51 5.2.1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内部主体参与机制47-49 5.2.2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方式选择49-50 5.2.3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网络图50-51 5.3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型构建实例51-55 5.3.1 武穴市地理概况52-53 5.3.2 武穴市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型构建53-55 5.4 农药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对策55-57 5.5 本章小结57-5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9-61 6.1 结论59 6.2 不足之处59-61 参考文献61-66 致谢66-67 附录: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