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其次,面对日本侵华,国际组织软弱无能,无力助华;欧美大国保持中立,援华无望;国民政府虽与苏复交后获取苏援,但在抗战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仍无法解决燃眉之需,只得另辟蹊径,寻求援助。鉴于中德有合作的历史传统,加之德国自身的实力及民族秉性对蒋介石的吸引,德语论文范文,国民政府在“多交与国,孤立日本”外交准则的指导下把目光转向德国,纵使在德国逐渐走上亲日疏华的不归路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仍然在维护民族尊严的前提下殚精竭虑,使劲浑身解数努力维系中德关系以达到获取德国军火及延缓其与日结盟的步伐的目的。在维系与德关系的过程中,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对德国展开主动攻势,从“接受调停,延续中德关系;派遣特使赴德,加强对徳外交;密切中苏关系,促使德国中立;阐明反共立场,排解德国忧虑;不舍不弃,维系与德关系”等方面来延续与德关系,顺应了中德关系的现实发展要求,使其在抗战爆发后仍可以从德国获取援助,对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抗战初期 国民政府 对德外交
摘要3-4 Abstract4-6 绪论6-13 (一) 选题缘由6-8 (二) 相关探讨近况8-13 一、 中德关系溯源13-22 (一) 国民政府将德国作为其外交选择对象的原因13-19 1、 中德合作的传统有实现“联德”的可能13-14 2、 “多交与国,孤立日本”外交准则的指导14-15 3、 国际社会的无作为与欧美大国的中立促使国民政府把目光转向德国15-17 4、 德国自身的实力及民族秉性对蒋介石的吸引17-19 (二) 德国与华进行外交合作的原因19-22 1、 维系与华经贸及维护在华利益的需要19-21 2、 壮大反苏力量的需要21-22 二、 国民政府对德外交策略--从“依德”到“中立德国”22-38 (一) 接受调停,延续中德关系22-25 (二) 派遣特使,德语论文范文,加强对德外交25-29 (三) 密切中苏关系,促使德国中立29-30 (四) 阐明反共立场,排解德国忧虑30-32 (五) 不舍不弃,维系与德关系32-38 三、 国民政府对德外交活动对中国抗战的作用38-42 (一) 继续获取德国经济援助,奠定抗战物质基础38-39 (二) 延续了中国现代化军事体系的建立进程,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39-40 (三) 延缓了德日结盟的步伐,减小抗战阻力40-42 四、 结语42-44 (一) 全力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42-43 (二) 以国际道义和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使国家利益最大化43-44 参考文献44-47 在校期间的学术论文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