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洲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有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史,但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工业化较发达国家,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出现了传统工业区经济衰退的问题,经历了由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为此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方法来改造本国的老工业区,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其中最典型的老工业区转型案例就是德国鲁尔工业区。众多国内外学者都将鲁尔区的转型作为改造老工业区的案例,略论其衰落的原因及转型的过程和采取的方法,为本国老工业区的调整与改造借鉴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本文通过略论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衰落、转型、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探讨和探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论文采用了实证略论与规范略论相结合、动态略论与静态略论相结合、定量略论与定性略论相结合以及比较略论的措施,通过探讨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整个过程,研讨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首先,论文对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进行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工业区衰退的理论解释和转型的理论基础;其次,略论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经济衰退的表现和原因;再次,略论了鲁尔区转型的过程、取得的积极效果以及转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比较东北地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共性和异同性,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政策方法和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德国鲁尔工业区 发展 衰落 转型 振兴 启示
内容提要4-9 第一章 绪论9-23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12 二、探讨近况综述12-18 三、探讨的思路与措施18-20 四、主要内容与探讨框架20-21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1-23 第二章 老工业区衰退和转型的有关理论23-54 第一节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23-28 一、区域问题23-24 二、问题区域24-28 第二节 老工业区衰退的理论解释28-44 一、生命周期理论28-34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34-37 三、路径依赖理论37-44 第三节 老工业区转型的理论基础44-54 一、产业结构调整理论44-48 二、区域创新理论48-54 第三章 鲁尔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54-76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概况54-61 一、行政区划54-55 二、资源条件55-56 三、地质条件56-57 四、交通条件57-59 五、历史发展过程59-61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形成61-69 一、货币与市场的统一61-62 二、战争的因素62-63 三、工业革命的作用63-65 四、公司的发展65-66 五、政策和市场推动66-68 六、劳动力的供给68-69 第三节 鲁尔工业区的发展69-76 一、煤炭工业70-72 二、钢铁工业72-74 三、其他工业74-76 第四章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及其原因76-90 第一节 衰落的概况76-78 第二节 衰落的基本表现78-83 一、经济衰退78-79 二、人口减少79-80 三、环境破坏80-82 四、失业率增加82-83 第三节 衰落的原因83-90 二、市场方面原因86-87 三、资源方面原因87-88 四、制度及公司文化方面原因88-90 第五章 鲁尔工业区转型略论90-134 第一节 转型的目标90-99 一、目标的设定90-94 二、设定的目标和实际经济运行的矛盾94-97 三、目标的调整和修改97-99 第二节 转型的政策99-116 一、以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实现“再工业化”99-106 二、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德语毕业论文,发展新兴产业106-110 三、发展优势产业,德语论文题目,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110-116 第三节 转型的经济结构特征略论116-122 一、改造传统产业时期116-118 二、发展新兴产业时期118-120 三、产业结构多样化时期120-122 第四节 转型的效果122-130 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122-124 二、技术创新机制得以完善124-126 三、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成效显著126-128 四、创意文化与工业旅游迅猛发展128-129 五、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129-130 第五节 仍然存在的问题130-134 一、失业问题131 二、经济增长速度问题131-132 三、大公司的问题132-133 四、区域竞争力问题133-134 第六章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和启示134-164 第一节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情况134-152 一、形成过程134-14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42-152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共性和异同性略论152-156 一、共性略论153-154 二、异同性略论154-156 第三节 鲁尔工业区转型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156-164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156-158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方法158-160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160-164 结论164-165 参考文献165-178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