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既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构成。它既是与经济、社会结合得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随着经济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德语论文题目,高等职业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而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来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说起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就当前国际范围来说,莫过于德国。德国的高职教育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虽只有40多年的历史,却在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影响,并成为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榜样。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校企合作贯穿其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全方位合作的校企合作道路,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法学体系、实施机构、教学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探讨,然后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略论归纳,最后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德国 校企合作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 绪论8-14 1.1 问题的提出8 1.2 相关概念辨析8-9 1.2.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8-9 1.2.2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9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9-12 1.3.1 国内相关问题探讨9-11 1.3.2 国际经验探讨11-12 1.4 探讨意义12-13 1.4.1 理论意义12 1.4.2 实践意义12-13 1.5 探讨措施13-14 第二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4-17 2.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确立时期14-15 2.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时期15 2.3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巩固发展时期15-16 2.4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时期16-17 第三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学政策体系17-23 3.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学政策18-19 3.1.1 联邦《各州专科大学发展协议》18 3.1.2 联邦《职业教育法》18-19 3.1.3 职业教育促进法19 3.1.4 其他相关法学19 3.2 德国高职教育法制和政策体系的特点19-20 3.2.1 相关法学法规相互配套19-20 3.2.2 明确规定各方权利与责任20 3.2.3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20 3.3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新动向20-23 3.3.1 考虑人口结构变化20-21 3.3.2 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21 3.3.3 提供教育的互通性21 3.3.4 扩展新的活动领域21 3.3.5 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的国际化21-23 第四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23-27 4.1 高等职业学历教育25-26 4.2 高等职业非学历教育26-27 第五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和质量保障体系27-33 5.1 多元充足的经费体系27-30 5.1.1 国家资助28 5.1.2 公司直接资助28 5.1.3 公司集资资助28-29 5.1.4 公司外资资助29-30 5.1.5 个人资助30 5.2 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30-33 5.2.1 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30 5.2.2 行业协会的监督30-31 5.2.3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方式31 5.2.4 有效的国家干预31-33 第六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33-36 6.1 高职院校师资的构成33 6.2 高职院校师资的准入资格33-34 6.3 高职院校师资的工作量34 6.4 师资的进修与专业发展34-35 6.5 高职院校师资的待遇35-36 第七章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36-43 7.1 面向职业需求的培养目标36-37 7.2 适应行业公司需求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37-40 7.2.1 专业设置适应行业公司需求,针对性、运用性和灵活性强37 7.2.2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37-40 7.3 以公司为主导的实践教学40-43 第八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43-50 8.1 观念认识方面的问题43-44 8.1.1 社会对高职校企合作缺乏足够的重视43 8.1.2 高等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够深刻43-44 8.1.3 公司缺乏成熟的校企合作观念44 8.2 政府对高职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财政和政策支持44-45 8.2.1 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45 8.2.2 高职校企合作缺乏健全的法学政策环境45 8.3 高等职业院校方面的问题45-47 8.3.1 师资力量薄弱45-46 8.3.2 科研能力不足46 8.3.3 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校企合作的发展46-47 8.4 公司自身合作能力有限47-48 8.5 校企合作运行中的问题48-50 8.5.1 校企合作模式落后48 8.5.2 校企合作体制不健全48-49 8.5.3 校企合作双方合作机制不完善49-50 第九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相关建议50-56 9.1 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50-51 9.1.1 加强校企合作理论探讨与宣传50 9.1.2 高等职业院校更新观念、提高认识50 9.1.3 公司转变观念,提高参与的积极性50-51 9.2 校企合作外部环境建设51-52 9.2.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保障校企合作经费51 9.2.2 完善法学政策体系,保障校企合作的实施51-52 9.3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建设52-53 9.3.1 提高科研实力52 9.3.2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52 9.3.3 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52-53 9.4 公司自身合作能力建设53 9.5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建设53-56 9.5.1 建立自上而下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54 9.5.2 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54-55 9.5.3 创新运行机制,德语毕业论文,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55-56 参考文献56-61 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