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与温度对林地德国小蠊生长发育与繁殖的作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为弄清湖南株洲(北纬27°50′,东经112°54′)栖息于林地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季节生活史策略,探讨了光周期温度对其若虫发育、龄数变异及成虫繁殖作用。结果表明,德国小蠊的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作用。长日条件(LD 16∶8h)下若虫发育最快,中间日长(LD 14∶10h)次之,短日条件(LD 12∶12h)下若虫发育最慢。将孵化后30日的若虫自长日条件向短日条件转移,则若虫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反方向的转移,则若虫发育迅速。说明德国小蠊若虫存在滞育现象,短日条件诱导并维持滞育,长日条件解除滞育。若虫期经历的龄数受光周期和温度的作用,25℃的温度条件下,LD 16∶8h、LD 14∶10h及LD 12∶12h若虫期的龄数分别为7、8和9龄;长日条件下,30℃和25℃的若虫龄数为7龄,而20℃为9龄。根据实验室观察和林地调查结果,德国小蠊在湖南株洲1年发生1代,以滞育若虫越冬。30℃、25℃、20℃的温度条件下,卵鞘成活率分别为14.3%、90.1%和51.9%,高温和低温均不适合德国小蠊的繁殖。因此,可以认为控制若虫发育和龄数的光周期、温度反应的生态意义在于调控繁殖虫态和繁殖的适宜季节保持同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Q968
【引言】:

栖息于温带、亚热带等地区的昆虫生活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模式,以保证其生活史与季节同步。光周期诱导产生的滞育不仅是昆虫克服不良环境条件(如低温、干旱、食物短缺)的一种适应机制,也是昆虫使其生活史保持与季节同步的一种生活史策略[1~3]。栖息于温带地区的昆虫通常在

德语专业论文德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