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
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三、跨文化交际法德语教学 要提高中国人在中德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是必须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确定为我们德语教学的一个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使用适宜的教材,尤其是教师的认识要与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德语教学相适应。 1.教学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语教学和其它外语教学在教学法方面一样经历了50年代初侧重语法翻译法,60年代试行听说法以及情景教学,70年代搞句型教学,80年代初开始输入功能教学法(参见《全国德语强化教学调研报告》,1992.7,第30页)。也有一些德语教学单位从80年代开始就吸收和采纳了国外70年代起兴起的交际法教学。事实上,我国的德语教学在不断改进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措施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或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讲解课文、语法、词汇占用的时间很多,学生操练的机会很少,即使操练,也是以语法、词汇为主,而不是突出交际场合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参见AlanMaley,1992)。结果是学生只重视语法、词汇的记忆,接触语言的量和面很小,应用语言的能力很差,交际能力也很低。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措施,采用交际法教学。交际法并不排斥语言形式(语法的教学),但更重视语言的恰当应用,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注重训练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不仅注重语言活动中的准确性,更重视语言活动中的流畅多不是就语言本身进行练习,而强调通过语言来完成交际任务多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影响。用这种措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也不可忽视培养学生识别两国文化异同的能力,即在学习德语的同时,也要熟悉了解德国文化,认识德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异同。比如,在德语教学中当学生学了与德国人见面如何问候、打招呼后,教师可如下表通过提问让学生就中国人和德国人在问候、打招呼上的不同作一对比。对比之后,教师还可再提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用中国的招呼方式去招呼一个德国熟人或朋友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学生不能作答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如我们间德国人到哪儿去或从哪JL来的话,对方可能会认为我们出于好奇心想打听他的私生活;如我们间对方吃饭了没有,对方可能认为我们要请他吃饭。因此不能用中国人的方式跟德国人打招呼,而应“入乡随俗”。这样的教学能使中国学生对中德文化异同产生敏感,能使他们掌握的德语减少汉化,语言表达地道。这种交际法教学加上文化对比项目的教学措施可称为跨文化交际法。实践证明,与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措施相比,跨文化交际法教学能较早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就使用将来在另一种文化国度里交际中所需使用的语言,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学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