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德育教育学科已经成为了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是从社会政治运动当中分离出来的,已经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并且正在变得更加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本文总结了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取得的成果,略论了当前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德语论文题目,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能够有效加快德育改革,让德育工作承担历史使命。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初中 德育 教学改革 一、初中德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德育大纲能够直接体现出德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但是长期以来却很少探讨德育大纲。德育的工作与社会的政治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的理解就是政治运动的辅助工具,是一种宣传的工具,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规律,仅仅是政治运动的附属品。在初中教学当中,语文、数学等学科都有自己的大纲,也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的考核。改革开放之后,德育大纲有了真正的指导意义,德育改革正式开始。1983年的《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探讨》是北师大、华南师大和华东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探讨的,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的课题,被作为德育教育大纲的基本根据。之后所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和《中学德育大纲》,让初中德育走上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一)德育教材的完善化 初中德育教育要不断加强改革力度,把德育教材完善化。为了加强德育改革,要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1986年5月,我国在经过六年的修订后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自由选用。而且,中学政治课程也在进行改革,初中政治教材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1985年中央下发的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了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指出尽量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1996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新编的教学内容比较合理,内容充实,虽然政治学科的改革有所成就,但是还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二)教学措施多样化 当前德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有自己积极学习的精神,但是传统的教学措施是灌输式的教学措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措施,这种教学方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德育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近些年来,初中德育教学突破了课堂的局限,把德育教学的改革空间扩大,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竞赛或者是其他的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的趣味性,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通过校风建设来发挥无形教育的影响。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示范或者是暗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意接受德育教学。 (三)考核方式合理化 德育考核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了让德育考核更加客观,需要加强德育的管理,克服评价的模糊性。经过教育工作者的探讨,当前的德育考核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在考核学生品德方面,建立了科学的考核体系,设计了考核的方式。德育考核正在逐渐规范和科学,但是品德具有隐蔽性和变动性,所以如何来准确反映学生的品德,需要探讨者更加深入地探讨。 二、德育教学特点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基础道德建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文明礼貌的习惯就被坚持了下来,正在不断引进心理辅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协调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氛围,把学校、家庭和社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培养青少年的目标,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功能来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对中学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措施、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是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三是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中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 【参考资料】 [1]付月新. “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功能[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05). [2]余万超. 初中教育转轨的冷思考(之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02). [3]胡骁.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4]李淑贞. 是中国人,做好少年──体认和谐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5]王 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德语论文题目,201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