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小提琴教学寒假过招[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寒假里接到德国萨不吕肯音乐学院的邀请,作为客座教授在那里进行一周的小提琴大师班。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给7-8个学生上课,一共上了30多个学生。还做了小提琴教学法的讲座及示范教学。与德国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妙趣横生。
  
  德国人自傲不再
  
  萨不吕肯音乐学院是德国西南部的一所州立音乐学院,地处法国边境,历史上有过两次都因为德国是战败国被划为法国领土。萨不吕肯音乐学院也曾是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分院。直到前不久经全州居民投票一致要求仍归属德国,于是该院就成为德国十几所州立音乐学院之一。
  萨不吕肯音乐学院的主任小提琴教授笛莱克教授曾三次来中国,两次带她的学生参加了“上海国际弦乐夏令营”,对中国的小提琴教学比较了解。她为我们的学生讲解对于巴赫、莫扎特等德奥作曲家的风格,乐曲结构等,也曾多次指出中国学生读谱不仔细,只看音符,对谱上的音乐术语甚至有时对节拍节奏也常忽略。但她也惊讶于我们学生受到较好的技术训练。在国外有时在音乐家中谈起中国学生小提琴技术好时往往会说:“可能是中国人使用筷子手指灵活的缘故吧”。笛莱克教授却从教学措施的角度看到了我们教学上的某些长处。在夏令营有一次当我给她的几位学生上完课后,她约我长谈了一次,问了我许多对于技术训练的问题。在这次大师班前,她对学生说明这次大师班就是要以解决小提琴基本技术为重点,要求参加者不一定演奏完整的乐曲,只要自己感到有什么技术困难都可以上课,还可以争取上两次课。她开玩笑地说“让中国医生来诊断”。她的想法也得到了其他教授的支持,他们都坐下绕有兴趣地听了较长时间,热情出乎我的意料。
  回想起十几年前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维也纳学习,每天在我的教授班上听课,我看到不少学生存在着技术困难,而德国教授总是只从音乐角度要求,几周下来也不见进步。一次我对教授说;“如果需要,我可以帮助他。”回答是:“不,我有助教。”我当时想:“好骄傲的德国人,大概在他眼里,小提琴是他们的乐器,中国人只能跟着学,没有发言权。”我深感到随着中国经济上升,中国小提琴学生频频得奖,不少中国留学生考上欧州交响乐团,可能逐渐改变了欧洲人对中国教师和教学法的态度。
  
  中国技法更胜一筹
  
  这里学生中真正的德国人并不很多,大部是中国、韩国的,东欧、北欧的,还有南美秘鲁、阿根廷的,他们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下都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小提琴学生虽然程度很高而在基本功方面有所不足。
  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国内学生强。每次上课我问:“你自己觉得拉琴有什么缺点?”一般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问题所在:“我不能很好控制运弓。”“我的声音太小。”“我高把位音准没把握。”或“揉音控制不好。”等等。有一位刚开完毕业音乐会的加拿大女孩来找我上了两次课,反复和我讨论从持琴肩酸到左手大拇指紧张等职业演奏员常见的问题。学生们对基本功学习的热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笛莱克还特地安排了整一个下午让我给学习弦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做一次讲座。来了30多人,其中还有附近城市的业余小提琴教师。有一位出生在美国,在澳大利亚获教学,后来嫁给德国人的帕美拉老师,讲座后的第二天带了六七个学生,一个个让我上课,要我给她提出教学上的问题,还要我看她的演奏,说“我不愿意把我不对的措施教给学生”。她对我带去的一些教具如“丁氏小提琴指环”、“小提琴练习器”等有很大兴趣。她对我把左手将食指放到琴颈的左边让学生能找到正确手型的措施称为“天才的发现”。笛莱克也告诉我,去年年底近80岁的著名小提琴家奥齐姆在他们学校上大师课,当她把我的措施讲给奥齐姆听,奥说:“我的天哪!我们一辈子都在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手型,原来就这么简单”!
  
  爱音乐还是爱技术?
  
  在德国学习乐器是十分普遍的,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让孩子学音乐。在家里,在学校,经常举办各种音乐会,他们的家长也很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帕美拉对我说:“我看到你带来录象中的中国孩子有的拉起琴来脸上毫无表情,纹思不动,我可不喜欢这种演奏”。
  同样是小提琴老师,同样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和他们注重的方面很不一样,可说几乎是两个极端。他们在乎的是孩子要爱音乐,而我们则是单纯地学乐器,学技术。帕美拉给我介绍了近年来欧洲的优秀小提琴教材,有的拉琴同时唱歌,或做游戏。也有的孩子在学空弦,德语毕业论文,下面老师的伴奏谱采用的是爵士节奏。趣味性、想象力都很丰富。这些都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当帕美拉征求我对她教学意见时,德语专业论文,我也不客气地指出孩子们技术训练的普遍不足。有的孩子手指动作还不熟练就要拼命地揉音,内心充满对音乐的激情手上没有技术手段也是不行的。她笑着说;“这里的家长就怕孩子练技术太枯燥没了兴趣。看来是要像你们那样一步步地训练,而且训练的程序也很重要”。
   这次大师课,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一次次的国际交流,一方面我们应当建立起对中国小提琴教学的自信,总结我们好的经验,也应当尽量多学习国外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音乐的正确动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