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德育的策略性,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而没有为德育而德育的痕迹?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找准时机,不放过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的机会。 记得有一节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来做。 3×9=27,4×9=36,5×9=45,6×9=54,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她的最后一题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德语论文题目,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二、联系实际,在实例中在渗透德育。 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目标里长有这样一句话: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实不光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更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如果我们在德育教育中能联系到学生身边的人或事,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解决问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两个工人一个星期工作多少小时?在做完这道题目后,我让学生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再算算他们一个星期一共要工作多少时间,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要在回家后多帮父母做点事,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让学生问问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现在离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多少小时? 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深沃土壤。我们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德育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通过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教育、启迪学生,并使学生自觉用科学的措施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最终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三、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运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教“时、分、秒”时,可进行惜时守时教育;在运用题教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 四、利用教材的辩证因素,进行渗透德育。 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环境情感的熏陶,而且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内含的辩证因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1.在具体感知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数、形、式和运用题的概念从实践中引入,问题从实践中提出,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画、量、算等具体感知,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概念。2.在略论综合中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运动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人的思维也是如此,儿童由动作直观思维发展为具体的形象思维,再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影响,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从而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思想措施。 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自然学科中“拿来”。在“循环小数”一课:为了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在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和学生进行了谈话:“同学们,在自然课中学过水的循环现象,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呢?”有的学生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循环现象。”有的学生说:“白天黑夜是循环现象。”还有的学生说:“太阳的东声西落是循环现象。”而后我说:“在数学中也存在着有趣的循环现象,德语毕业论文,你们想知道吗?”接着,让学生计算两道商是循环小数的题目,最后问:你们在计算中发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循环小数。就这样,教师联系自然现象来学习数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这一堂课设置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又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创设的“快乐的大森林”“金色的秋天”“美丽的小湖”等非常富有意义的主题情景,看似与德育无关,却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一幅幅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动人画面,映射着人类与科技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所显现出来的勃勃生机。 全新的德育观正渗透与新教材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一线教师发现他们、挖掘他们,让这些星星之火散发出燎原之势。我们要和谐处理好数学信息与德育信息的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孩子的发展牵线搭桥。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若能巧妙和智慧地应用,就会使学科教育与德育相得益彰,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