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中学政治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把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能够使学生真正接受和消化,日益成为新时期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育 德育教育 融入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就相继提到一个教育改革的理念:应树立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毫无疑问,在中学教育体系的系统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切实施者,应该是承担政治课程教授的老师们和学校机构中的部分思政教育部门的实施者。然而,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管理和课程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正确指引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把德育教育的课程深入浅出地融入到深刻的政治理论教育中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措施中德育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政治理论学习、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教育者人格示范、集体舆论作用和扬抑奖惩等措施。诚然,这些措施在各个历史过程的教育中发挥了很大影响,但综合今日国情与教育体制的需要,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措施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需要,这种强调中学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制约影响的教育措施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相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而言,是一种内涵严重缺失的单一性教育。 首先,政治理论知识的过度灌输使学生唯书是从,产生反感。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措施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在实际的交往学习中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更毫无德育教育的影子。 其次,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经历的时代不同,必然导致他们形成了特有的心理倾向和时代观念。在应对当前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理念来势凶猛的形势下,如果总是使用老套路,难免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教育的效果自然十分有限,而充满时代特征的德育教育更能显示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在中学政治教育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内化的过程。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理论体系与思想体系的塑造阶段,他们逐步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但是,大多数青春期中的中学生对道德感知的认识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容易冲动和缺乏思考。所以,如果重理论而轻德育,依旧用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标准的教条化教育,则必然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论层面,容易造成学生只接受道德知识的“概念”,而未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理念使之内心化,成为个人的需要,难以起到深入灵魂的影响。 二、现代中学政治教育的改革及德育教育的融入 最新修改的《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在常人眼中,政治课应该是与德育教育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但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德育教育,上政治课如何既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吸收,又“寓教于德育”,使二者融为一体,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明确政治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关系,才能深入地将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政治教学过程的始终。所谓学科教育,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探讨教材,建立学科知识体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应用教学措施,体现学科的科学性,把握教学重难点,传授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认知,培养学生能力,以实现教育的工具价值的过程。而所谓德育教育,则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关于学科教育而言绝非孤立的一项政治任务,而应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要作为学科教育的原动力融入课程教学中去。 2.学科教育的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要具有针对性、融合性和隐蔽性。在现实过程中,无论德育教育的位置有多重要,但在进入学校教育后仍一直处于隐性的状态,一直贯穿于学科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即使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科,学校在学科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都立足于学科知识传授,这就决定了需要政治教师将学科中的隐性德育因子转化为显性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意识地传播到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去。当然,所谓“润物细无声”,当德育的意图在无形的过程中浇灌了学生的心灵,德育教育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过程也能更加轻松,效果自然更加明显,从而最终达到德育教育寓于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为德育教育服务的目的。 三、新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措施的探寻 好的教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影响,取得显著成果。如果不恰当或者错误地选择和应用不适合的教育措施,即使再好的教育内容也会适得其反。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有效运用各种新措施,是提高中学政治教育中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对于新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措施的设想: 1.建立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预测预防与咨询指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的哲学教育法。更加关注学生层面在中学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效果的评估,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教师主导的预测预防教育与学生为主的咨询指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助互利,以达到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顺利成长的目的。 2.通过中学政治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整合形成整体化的教育措施体系,应用稳固的教育程序和灵活的措施策略相结合方式,实现遵循客观规律,最大化师生互动,以及教师、学生、媒体的互动过程,规范德育教育系统。综合来说,就是既要有主体的自律教育模式,如格言激励法、民主讨论法、情境教育法等,又要有立体空间氛围的渗透模式参与,如和谐向上精神氛围营造法、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教育法等。 3.适合自身情况的一些具体操作措施也应有效推进。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生不同的活动领域,抑或不同的班级学生群体,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活动倡导法、典型引导法、心理疏导法、情景诱导法、体验教育法、生活指导法等。 总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入并非朝夕之事,不仅需要专家的调查探讨,更重要的是各位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推广,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应用现代化教育方式,使中学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深入学生头脑,起到德育教育的本质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小红.学生品德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方仁工.学科教育与德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石永祥.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7). [4]杨金美.由中学思想政治课谈中学生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8).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