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学关系的符号学解读及其理论自治问题[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
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6101(2017)03-0148-04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于中德文学关系的探讨,我总以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这其中实在是有奥义在,值得深入打捞。所幸,自1930年代陈铨先生开辟中国学者的本领域探讨以来,德语论文,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实绩;但总体而言,仍是宏观叙事型的作品偏多,而精深的个案探讨较少,而能够兼及两者并重视理论思维者,尚属少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劲的新著《德语文学符码与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无疑是很有理论尝新的勇气的,就这一点也值得充分肯定。 范劲试图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进行探讨,提出了德语文学符码与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并且将探讨范围延伸到当代文学。这种探讨,胆力很大,风险尤大。在作者看来:“作用作为符号意味着将事实和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的探讨既是对历史上的话语事实的考证,又是对深沉而内在的精神脉搏的倾听。这种新实证主义以符号学为措施论基础,因为只有符号这一中间结构才能为精神和事实都腾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使两者都获得生机。精神史准则无须被放弃,反而要得到巩固,这就意味着承认文学作用的实质是主体间对于真理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是文化生成和最新最内在的表现。于是在作比较探讨时,要紧的就不是任意地寻找形式上的相似处,而是发掘不同民族文学间最深刻的联接点,在那最深的源头处,一切形式上的偶合、无意识的同构才显现出真正意义。”这或许是作者最为自得的理论表述,确实,就比较文学探讨而言,最无法跳过的就是“作用探讨”的模式问题,因为不管怎样强调各民族自身的主体性和独创性,这样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实质的存在,是文学关系史最核心的问题。如果逃避的话,是无从谈起的。作者这里尝试将“作用作为符号”,确实提出了新见。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他试图通过符号学来整合物质、精神这两大层面,即寻到一个可靠与可支撑的中间物。兼及强调事实实证的作用探讨与精神交互的平行探讨,从而出现新思维的可能;在核心问题点上,他也是有见地的,即突出“精神史”(我想该是受到德国的“精神史”[Geistesgeschichte]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思想史)的维度,同时强调民族文学彼此之间各自作为主体的一种最深刻的所谓“对于真理”的对话。 就理论探究的勇气而言,这值得充分赞赏。可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一种真正可能的“真理”,或者说在各民族间都有公约数的认同性真理?而且符号学的理论究竟如何在实践层面能引入到这样一种探讨中来,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关于真理问题,我倒是倾向于这样一种表述,即其可作为最终标的,但永在探究过程之中,而无法达致。说到底,它应是个相对的东西,而不应成为至高无上的大佛。 作者选择的具体人手点是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因为现代精神问题的焦点正是自我问题或自我设计问题”,甚至他认为:“自我实现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一个基本的精神推动力”。以下全书主体为三章内容,即分别讨论“外来符码与‘五四’时代的情感解放”、“现代主义与对自我实在性的追求”、“虚无的拷问和新时期文学的自我导向”,实际上是以时序为段,将20世纪中国文学区隔为五四一代、1930-1940年代文学、改革以来的文学。好在对这样漫长和宏大的历史时间,作者并未做完全的大而化之的处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了具体的个案人物身上。前者举出了作为强势符码的歌德、尼采例子,其次则选择了施尼茨勒、里尔克(分别主要对应施蛰存、冯至),再者则强调了卡夫卡―残雪、余华的关系。这样处理,应该说是可以操作的。 对当代文学的研讨,让我觉得颇有意味。譬如说海子对歌德、荷尔德林的接受,就是饶有意味的话题。譬如海子竟然认识到:“歌德通过秩序和拘束使这些凶猛的元素、地域深渊和魔法的大地分担在多重自我形象中,这些人关于歌德来说都是他原始力量的分担者,同时又借他们完成了悲剧主体的造型。”而且这也从他日常的生活记述中得以体现:“应该说,现在和这两年,我在向歌德学习精神和诗艺,但首先是学习生活。”然而遗憾的是,如此诚挚向歌德学习的海子,最后竟还是选择了卧轨自绝。在德国文学史上不乏自戕、早殇、疯狂的例子,譬如克莱斯特、瓦肯罗德、诺瓦利斯、席勒、卡夫卡、荷尔德林、尼采等皆是,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产生了歌德这样不世出的人类精神的“奥林匹斯之神”。而海子作为中国新一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如此亲近歌德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命运道路,这样一种接受史无疑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同样,余华的德语文学接受,也值得深入探索。我自己在读《兄弟》时,就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余华创作中的卡夫卡影子,作者对此的探索,无疑印证了我的感觉。我有时很困惑,对在世作家是否可以采取比较文学的探讨视角?因为总觉得如果本着历史的观点的话,当事实未曾尘埃落定时有时未免枉费心机。在这个方面,作者的尝试无疑起了个好头,如何接上续篇,学界是需要共思的。 作者最后总结认为,“‘德语文学’神话和20世纪中国文学所作的符号性交流导致的结果”有二,其一为主体性的追求,即20世纪中国文学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主体性话语建设;其二为对客观性精神的促进,即强调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最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理性的运用”。进而言之,“理性是主体性的客观内容,主体陛是理性的目标,它们在文学中的展开对现代中国人认识论的结构的转型作出了贡献,而这种转型恰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思想运动的最核心的部分”。前者或有道理,后者则似过于粗率。理眭、科学、进步这套话语,实际上是启蒙运动以来的“逻各斯”强势表现,而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中一直存在着“秘索思―逻各斯”对峙的二元结构,对感性、神话乃至宗教的重视,是德国文学与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的重要线索,到20世纪以后,更经过后现代的冲击发展到/极端。而就德语文学来说,其最优长的地方,也绝不是在这样一种理性型的进步话语,那是德国古典哲学以降的优势传统。就文学史角度来看,其最优秀的哲人诗人,德语论文网站,都不是这一脉络的,如荷尔德林,如尼采,如里尔克等……,他们所代表的,绝非理性话语。 再深入一个层次追问的话,难道仅仅是德语文学这种神话性符码造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变形吗?法语文学呢?英语文学呢?事实上,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大致受到法诗、英诗、德诗(均为广义概念)三种系统的作用,而就其中比较而言,德诗系统相对较弱。这可能是探讨双边文学关系者的一个必然的困境,即狭隘的“双边眼光”问题,完全做第一手的探讨当然不太可能,但我们至少可以关注其它学科的成果,其目的仍在将自己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与思想空间去思考。 作者将符号学的复杂理论转化为一个简明概念。即“符码”,并进而把歌德视为一个“超级符码”,再将布莱希特等人打发到一个大的文学拼盘中去,这样划分也不是不可以,但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随意,或至少没有较为严格的界定标准。或许在理
论方面还可以再做比较深度的资源打探,所谓符号学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探讨符号的科学;这种科学形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它探讨人类社会(甚至于非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各种规律,或从使用符号的方式人手探讨这个社会的文化、文学艺术或其他方面”。而列维斯特劳斯对结构主义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一种理论的兴起或应用变形,有着非常复杂的内涵与资源的转化过程,他当初从雅各布森处借鉴语言学的东西其实相当不少。符码的提出和简化是好事,但如何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下清晰界定并落实于个案的良性使用,或许是将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地方。而就文学史的主体性意识而言,作者虽表现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熟悉,但似乎尚未能呈现出一种足够宏观的整体性把握;至于对德语文学方面,其实郁达夫那代人的了解和认知相当有限,将霍夫曼斯塔尔、德布林、亨利希・曼诸君归为“比较偏僻和次要一些的文学符码”,至少对对象国语境尚欠熟悉。另有几个细节上的问题似也可略加注意,一是参考文献的排序规则不知是什么。目前的形式中文文献查找起来颇为不便;二是注释中是否尽可能注出文献出处的页码(如第131页三个注释,不一一列出),若为转引,不妨直接列出;三,是否可列出中外文名词对照表,以便查寻。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乃是继承性的事业,前人的筚路蓝缕之努力,必将为后来者的接续盛业留下铺路之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重视自己个体的工作在整体学术大厦中的“砖瓦”功能。 当然,理论的研讨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僵硬的公式推演或话语权力,它应当是一种来自实践而又可以自由展开的思维抽象的结晶。对此,范劲有自己颇极端或是独特的思考,譬如他认为理论必须灵活化,甚至庸俗化才能运用于实践,而这种庸俗化反过来可能“发展”理论。他甚至说郁达夫等人是否忠实德国语境,其实他毫不关注,他强调说正是这类不入流的接受,包括新时期的鲁迅和卡夫卡作为其表现,才是其最感兴趣的,因为这里简直是匠心独具,花样百出,诙谐万状,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这些观点我都觉得可以有条件地接受,但我要强调的是,你可以强调“接受”与“原形”的极度异同性,甚至强调不关注“原形”,可作为探讨者,你不能不知道和把握“原形”究竟是怎样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深刻地去进行比较和把握,来加深你自己的论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能更关注史学的措施,以一种更通达和开阔的视域关注“前后左右”,则学理之发明或大可期待。 总体来说,这个方面的工作是具有很大的学术探究价值的。正因为探究,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也正因为问题,学术本身才能得以推进。综上所述,此书是值得对中德文学关系有兴趣的读者关注的,无论其留下的问题有多深,但暇不掩瑜。关于学界而言,我们应当欢迎这样一种具有理论探究意识的实证探讨之作。 参考文献 [1]范劲,德语文学符码与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安娜・埃诺 符号学简史[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3]赵毅衡,前言:符号学的一个世纪[A],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