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情课跨文化能力培养措施探讨(3)[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教师可以在国情课上以文化主题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中德文化的差异,这些文化主题应涉及中德交际中频繁出现并容易产生冲突的主题,比如饮食、礼貌、禁忌、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文化主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制作幻灯片在课堂展示。

  (三)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的教学就是要把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跨文化知识和敏感力转换成跨文化的行动力,包括三个方面:恰当的交际行为、灵活的交际行为和处理冲突的交际行为。恰当的交际行为指的是可以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应用正确的交际手段;灵活的交际行为指的是可以既用外语也可以灵活应用非语言和副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处理冲突的交际行为就是可以在冲突发生时将矛盾化解或降低的行为。

  行为层面的培养应是动态性的。在国情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或项目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开放式的动态的交际环境。比如,充分发挥德国教师和德国留学生的影响,让学生面对面地与德国人交往。在这种实际交往中,学生会获得与德国人交往的直接经验,在交往中学生还可以观察到中德非言语行为的不同,比如眼神、手势、体态、人际距离的大小等。这种方式既补充书本经验又消除书本刻板印象,通过和不同的德国人接触,使学生认识到即使同一文化内也有很大异同,德国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习惯,提高学生对现实复杂交际环境的敏感性。了解作用交际成功的因素即有宏观文化的不同,也有微观环境和个体异同的不同。

  六、结束语

  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三个层面是相互交叉、互相补充的。教师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德国国情课作为传授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最直接媒介必须受到教师的重视。由于交际过程的复杂性,教师除了传授跨文化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交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德国顺利地完成学业和更好地生活,培养学生能够与异文化的成员独立地进行具体有效的互动、以期获得中德合作办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ernd-Dietrich Müller.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Ann|herung an einen Begriff[J].Jahrbuch Deutschals Fremdsprache,1993(19):63-76.

  [2]Brislin R W.Cross-Cultural Encounters.Face-to-FaceInterac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探讨[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探讨生院,德语论文范文,2007.

  [4]Pan Yaling.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als Prozess-Modell und Konzept für das Germanistisksttudium inChina aufgrund einer empirischen Untersuchung[M].Sternfels:Wissenschaft und Praxis,2008.

  [5]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6]高等学校德语系德语本科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王志强.论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以中德两国的文化行为比较为例[J].德国探讨,2011(3):66-67.

  [8]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探讨[J].中国外语,2008(4):68-7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