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任务导向型教学法衍生于交际教学法,属于交际教学法的分支,但又有别于交际教学法,比较侧重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适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教学目的。在这个教学法首先被欧美学术界提出之后便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欧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应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最近几年又对任务向导型教学法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与完善,使之更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功能。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时间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地讨论和重视,反观它在德语教学中的影响,由于受到教材、语言环境、教学以通过专业考试为目的等多方面的限制还没有受到太多重视。通过本次探讨任务导向型教学法理论以及实际德语教学经验,经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总结出如何在中国的德语课堂中应用任务导向型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为今后的德语教学提供新的思想和教学措施。改善中国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况,形成一个积极主动、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 2.教学任务的定义 在研讨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在课堂中应用之前,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任务。根据奥利地德语教育学家 Paul Portmann-Tselikas 教授提出的观点,任务从广义上来讲是一切构成课堂教学的活动,并这些活动能够协调学生的行动和主动性。这种广义的定义具有教学理论性和描述性。狭义的任务涉及到以任务为导向型教学法概念的教学性和规范性构成,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石。任务被认为是课堂教授和学习行为的基本构成因素,并对教授和学习行为的专业性和效率有重要决定影响。任务型教学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作为教学思想的中心环节,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赢得了它的创新力和爆发力。(Portmann-Tselikas 2017:1168) 3.教学任务的特点 任务导向型教学法中任务的特点也是值得探索的,任务的形式、内容非常丰富,但是什么样的任务才是任务型教学法所需要的呢?英国语言教育学家 Peter Skehan 教授认为“A task is anactivity which requires learners to use language,with emphasis onmeaning,to attain an objective.”(Skehan 2003:3)从 Skehan 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德语论文,任务应该是一种要求学生应用语言达到一个目标的活动,并且侧重意义方面。除了首先让学生应用语言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下面几个对于任务的基本特点,对任务的特征进一步扩充和细化: 3.1 任务必须要指向一个清晰定义的目标 在计划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略论在进行任务的设置。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想了解学生是否了解德国的大学学制,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采用 brainstorming。尽管任务出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要通过任务达到的目的。 3.2 任务包含一个实施计划 在明确任务的目的之后,教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任务实施计划。如任务的具体内容、出现时间、出现形式、持续时间、任务的参与者、任务的分工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对特点一中的例子可以进一步细化,任务的具体内容是要求学生把自己所了解的德国大学学制用关键词的方式表达出来;任务应在一个单元的开始阶段以小组讨论和全班总结的方式进行,持续 10 分钟;教师在小组讨论阶段负责监督、在全班总结阶段负责主导。必须要有一个详尽的实施计划才能基本保障任务在实行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3.3 任务针对一写包含特定主题的内容 根据 Skehan 对任务的定义,任务是要求学生应用语言的活动,应用语言最佳的方式就是对某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在文学课中介绍某个文学流派,教师分发教学资料后要求学生应用德语讨论总结这个文学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针对某个主题的内容进行讨论,既可以促使他们理解所给出的内容,又促进他们的总结、交流、语言运用能力。 3.4 学生为了解决任务必须要调动他们的认知活动 任务的设置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如选择和评价任务、信息,信息分类,得出结论等活动。任务必须要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让他们能够理性略论任务,对任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类,德语论文网站,给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例如给学生对于德国大学学制的资料,让他们在阅读资料后分组讨论比较中德学制的差异,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信息做归纳总结,并能应用语言进行简短论述。 3.5 任务中语言应用必须要真实,至少需要一些语言应用的时刻是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