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物象学习述评[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课程背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17世纪前,德国整体处于落后状态,学校基本为教会学校或者被教会所控制,教授内容主要为宗教知识,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宗教改革中期,随后工业革命在欧洲开展,德国教育也受此作用,将教学重点向讲授实用知识的学科偏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教育改革开始从教育质量上着手,力求让学生在小学就打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适应当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物象教学”被正式提倡。“物象教学”不是学科的拼凑,而是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气象、技术、地理、交通安全、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学习领域。随后,德国对自身的教育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化改革,即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又强调个性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的改革目标。
  二、课程目标
  物象教学基于科学知识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科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从各文献中总结出物象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教授学生基本自然科学概念。教导学生知道一些较复杂的自然科学概念和名称,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向学生传授生活必需的经验与技能,德语论文题目,丰富学生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当时生活中热点主题的认识。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主题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探讨措施和过程。向学生讲授科学的探讨措施,带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探讨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注重心理层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社会等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乡土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的美德和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其固有秉性,使学生形成个性的价值观世界观。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学生,并加以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科学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教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民族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三、课程内容
  (一)自然科学知识
  这一部分课堂内容是物象教学中本就应当存在的,为了使学生满足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富头脑中知识范围,探索并认识自然界物质,理解并试图掌握初步理论,并在探索理解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社会科学知识
  物象学习的开设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各方面能力。我们通过将物象教学置于整个德国中小学课程中略论,不难看出物象教学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出了德国中小学的总课程目标中以下几点:培养儿童爱乡土、爱国家的观念和爱好和平社会的美德;发展儿童固有秉性,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欧洲文化及德国文化遗产的基础来陶冶儿童;培养儿童的人文主义、民主主义及自由精神;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身体素质。
  (三)生理心理知识
  这一部分在物象教学中没有作为重点出现,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生理心理知识的传授很少会作为一个总的单元进行教学,而是穿插在小的单元间,或者分成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学校会渐渐加大生理心理知识的比重。
  四、实施形式
  (一)单科式
  单科式模式实际上就是将物象教学包含的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地理学、交通安全九个不同领域分别作为九个不同的单元进行教授。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
  (二)跨学科式
  跨学科式教学是将物象教学内容大致上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自然科学”主要包括了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技术、地理学、交通安全等领域;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性教育、社会学习、家政学等领域。在学习“自然科学”模块知识时,德语论文题目,学生需要在课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社会科学“方面,课堂教学材料一般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空间中选取,力求学生在学习这种知识或技能时有着自己独立的感受,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关键素养,及对社会负责的成熟的个性。
  (三)综合式
  综合式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的复杂状况来编制内容的模式这种形式的教学科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中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生活中知识、空间理论等方面讲述了九个领域知识内容。
  五、独特特点
  (一)横向型
  “物象教学”是合科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各方面知识相互融合。课程内容在横向范围内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按学生的心理顺序,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来组织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
  (二)衔接性
  “物象教学”课程内容的编制极其符合年级课程间的发展规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持续性和程序性,为以后的理科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知识的掌握上没有断层,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后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
  六、物象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
  物象教学注重的是各学科之间的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统合,而不仅仅是死板地归于一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性和梳理、联系能力。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德国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感。这个特点不管是在物象教学还是在总的课改目标中都有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些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使得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及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霞.德国小学课程及其特点[J].学科教育,1999(5).
  [2] 李其龙.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3] 张瑞玲.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漳州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4] 白彦茹.论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J].外国教育探讨,2017(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