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一溃千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当纳粹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向苏联发起进攻时,苏军措手不及。虽然苏军的装备在数量上占优,但一上战场,苏军竟然一触即溃,德军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歼灭了100万、俘虏了200万苏军,势如破竹地迅速攻打到莫斯科城下。 许多人认为苏联在德军入侵初期的一溃千里是由斯大林的大清洗造成的,可当时苏军的装备和人数虽然远远超过德军,但武器装备极为劣质,坦克中的大部分是只有1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战机大多是陈旧的双翼飞机。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英国估计苏联只能撑两个月,美国更认为苏联一个月后就玩完了,要知道当时号称陆军世界第一的法军也只抵抗了42天。 当时德军集群化战斗能力比苏军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们陆空一体的作战方式、各部队的通信联络和相互配合,以及坦克的操作技术和维修能力等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苏联人当然明白自己的劣势,事实上,在战争爆发两周后,苏军就已经对击败德军不敢再抱任何希望了,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尽力拖住德军。苏联人于是命令部队死守阵地,投降、被俘者一律按投敌罪枪决。苏军一味溃退的局面被打破了,即使是被重重包围的苏军也被迫死守阵地。 就这样,到1942年1月,苏军在战前存下来的那15000辆坦克、2万架飞机,还有那500万军队就全报销了。而当德军在付出118万伤亡的代价将苏军这些前线部队消灭后才发现――俄国的冬天来了。 狂造劣质装备 寒冷的冬天帮了苏联人的忙,德军的攻势停顿了。此后,处于完全劣势的苏联人发疯般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产量。据统计,苏联1942年生产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数量竟然是德军的三倍。这么高的产量令人瞠目结舌,以当时苏联的重工业水平而言,就是拼了命一天24小时地生产,这个数量也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 那么苏联人用了什么高招呢?答案就是简化生产工艺。具体而言,德语论文,由于金属奇缺,大量的苏联飞机用木头制作机身,有些飞机连螺旋桨都是木质的,发动机也由于简化只能飞十几个小时。用这样的木制飞机和当时的德国先进战机交战自然是难有胜算的,当时苏联的战机被嘲笑为“用斧子砍出来的”,往往还没看见德军飞行员的面孔就被击落了。 坦克也同飞机类似,内部的部件能减就减,只要能开炮、能开动、能挨几发炮弹就行。不仅如此,苏联人还把122毫米和152毫米大炮架到坦克底盘上,发明了苏联式的自行火炮来弥补坦克的不足。这种自行火炮的炮塔根本不封闭,防护性很差,挨一炮基本就报销了,人员很容易伤亡。 用数量耗死德军 大家知道,苏军正是因为在战争初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德军才一败涂地,那么为什么还要狂造这种劣质的武器呢? 原来,苏联深知当时无论是重工业基础还是军工技术,自己同德国都有很大的差距,论装备和技术是拼不过德国的。 在这种情形下,苏联如果硬将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中去,则势必会削弱本就吃力的防御,而德军则会趁势攻占苏联更多的国土,特别是巴库的油田,到那时候德国的战争机器将会开足马力冲向莫斯科、西伯利亚甚至远东,而苏联人也将因此失去翻盘的砝码。因此,只有不惜代价挡住德军的攻势,才能为自身恢复和获得外援争取时间。 事实证明苏联人的战术是正确有效的,当时苏德战场的特点就是大作战、大损耗,即使是有很多精良的武器,也会损耗惊人。苏军飞机虽然只能飞十几个小时,但在苏德战场上,德语论文,一半以上的苏军飞机在飞完这十几个小时前就被击落了。在战争最艰苦的1943年,正是这些木头飞机击落了德国新造25000架各类军用飞机中的17400架。 苏军坦克上战场后就得挨德军的炮弹,通常要用3~5辆坦克才能换回德国1辆坦克。在德军攻势猛烈的1942年,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苏军坦克没有开炮就永远地沉默了。但截至1943年6月,它们已经击毁了8105辆德军坦克。近乎零防护的152毫米大口径自行火炮虽然不堪一击,但轰击德军坦克时却也毫不含糊,即便是现在也没有哪种坦克能经得住152毫米口径的炮弹,它们让德军的坦克损失惨重。 这就是苏联人的策略:技术上拼不过你,就与你同归于尽。 最终,苏联人的策略得到了回报――德军不得不与比自己多几倍的苏军坦克、飞机作战,虽然战绩显著,但损耗同样惊人,慢慢地就超出了德军的承受能力。到了1944年底,德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和坦克组成员几乎死伤殆尽,而且后方的军工系统也渐渐无力补充损失。德军在东线的2300辆坦克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用于作战,而苏联空军的轰炸机已开始空袭德国在东线的占领区了。 此时,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德国人都知道德国已经不可能战胜苏联,再加上美英两个强大的敌人,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是失败了。(摘自《百科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