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的母亲来自黑山共和国,是一位通过知识走出大山的女性。因此在探讨走出大山的彝族女性时,小柯经常可以在她们身上找到妈妈的影子。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第一次见到小柯是在一个演讲论坛上。今年8月4日,《南方周末》与联想ThinkPad联合主办的“Think 2017”演讲论坛在北京进行了首场活动,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八位专业人士担任活动的首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尝试、经历和成果。第七个出场的小柯是其中的“异数”,就像她的红头发一样。独树一帜。 我是一个鸳鸯火锅 小柯名叫柯瑾艺,是一位在中国探讨彝族文化十几年的德国学者。一上台,她就介绍了自己的诸多身份,但强调,不管自己有哪些身份,“我还是小柯。” 小柯是那天演讲嘉宾中唯一的外国人,唯一的女性,也是当天唯一一个敢于自述人生故事的人。两天后,坐在三里屯的咖啡厅,小柯摆弄着腕子上的一串手镯说:“也许因为我之前是做性别探讨的,所以比较敏感吧。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主办方没有在意演讲者群体的性别失衡。” “性别和身份”,是小柯自己的人生思考,是她多年探讨的学术选题,也是她这次演讲的一个重点。而在来中国之前,小柯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性别和身份的压力。“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会看到周围大多是男性,他们之间都会用教授、相互称呼。可是一到我,就统称‘美女’了。”在性别身份面前,社会身份反而遭到了忽视,让这个德国女有点儿别扭。 在德国,小柯思考更多的是她的文化身份。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小柯,自称是个“多文化的鸳鸯火锅”。她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来自前南斯拉夫,他们在柏林相识、结合。在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这种姻缘很少见。当时的柏林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苏联划分为4个占领区。小柯一家住在美国区,她从小就读于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学校,很多老师根本不会讲德文,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来自英国或美国的家长。“只有我,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德国家庭,我的母亲根本不会英语。”这一段成长经历,和现在彝族的年轻一代像极了。“他们家里可能还是传统的彝族氛围,到了学校,都是用普通话了。” “女性,知识分子,身份”,就构成了小柯论文的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后彝族女性知识分子的身份变迁》。 和其他几位主要介绍自己科研成果、表达自己思想理念的演讲者不同,小柯没有过多地提及自己的课题和成果,倒是在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彝族朋友。“演讲的内容是和主办方多次交流后确定的。”一开始,小柯准备的也是中规中矩的学术演讲。但“Think 2017”主办方建议,还是讲故事吧。 凉山和黑山是一样的 小柯的故事和两个“山”分不开。一个是黑山共和国,那是母亲的家乡,“我们以前每年都要回黑山,因为母亲的家族很大,有很多亲人。”小柯的母亲就是她见到的第一位通过知识走出大山的女性。她在德国读了、找到了工作、还建立了家庭。后来探讨走出大山的彝族女性时,小柯经常可以在她们身上找到妈妈的影子。 另一个就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大凉山,这里是彝族人民的聚居地。在中国的14年,小柯多次出入凉山,在这里做探讨、交朋友、还建立了自己的慈善项目,发动在德国的朋友们资助彝族女童读书。“我的姥爷从小就告诉我们。教育很重要。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女孩子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选择。哪怕她们读完初中,还是回家嫁人了。起码她们会写自己的名字。” 和彝族、凉山的缘分,起于学术探讨。但现在,小柯已经把凉山认作自己“心灵的故乡”了。因为“它跟黑山一模一样”。这里的草和小时候山上的草是一个味道,这里也有黑山的橄榄树,德语论文范文,甚至两个地方的传统,都有相似之处。“在凉山,彝族人见面的第一个问题不会问‘你吃了吗’,而是说‘你叫什么,姓什么’,这跟我们在黑山是一模一样的。因为通过你的姓氏,我就能算出来你是我哪一门子的亲戚。” 小柯又像摆弄玩具一样,摆弄着手上的戒指。“这些都是彝族的首饰。我以前很少在意装饰品的。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戴。这也是彝族女性的传统,她们的服装都是高领的,所以喜欢戴手环和戒指。现在我也离不开它们了。” 为了科研而科研 小柯离不开的还有中国,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中国胃。“前两年我去美国玩,最喜欢的地方竟然是那里的中国城。因为在那里,我能吃到中国的面条。” 但是在中国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小柯,学术身份却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这可能也是‘Think”请我这个外国人演讲的原因吧。我的探讨里没有功利的因子,因为我们德国的学术圈有句话,就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小柯自称是个现实的人,也在努力挣钱,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在申请读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要求更为严苛的德国大学。在那儿,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不用考虑其他非学术的因子。 而在中国,她遇见了比自己更现实的人:“你做慈善,人家觉得那是因为你有钱;你读,人家觉得那是因为你以后想做教授。其实我没有这么周详的计划。我拿到学位后在德国工作了一年,为了挣钱。在决定读汉学的时候,我的上司也警告过我,‘读这个没有钱途的专业,以后怕是找不到工作。’但我的探讨初衷是纯感性的,德语论文范文,我喜欢,所以我就去做。” 这也是主办方请她在演讲中分享人生经历而不是学术成果的用意。成果是用论文阐释和业内人士研讨的;分享人生经历才符合这个论坛“用故事带动情感”的初衷。而情感是共通的,不分民族、语言、国界,却可以作用思维,从而作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