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李鸿章从仕途的顶峰跌落下来,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然而,清王朝的统治者念他过去的功劳,1896年2月,决定让他出访欧美,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外交等情况,同时劝说西方列强同意“照镑加税”,提高列强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乘火车前往德国,下榻于柏林豪华的恺撒大旅馆。德国方面款待殷勤,甚至连李鸿章常吸之雪茄烟,常听之画眉鸟,也“陈于几而悬于笼”。 6月14日,李鸿章前往皇宫晋见了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 李鸿章在德国连日考察,只感到德国君臣接待优厚,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德国借口还辽东有功,打着维护中国完整的旗号,大肆从中国攫取各种特权,以增强与其他列强争霸远东的能力。 1896年6月27日,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了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862 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极力维护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强权统治,主张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统一德国,故有“铁血宰相”之称。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二十年间,他权倾朝野。1890年,因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合,俾斯麦被迫辞职,回到家乡汉堡附近的庄园。 李鸿章倾慕俾斯麦,俾斯麦也深知李鸿章其人。6月27日这一天,俾斯麦设家宴招待李鸿章。“彼此闻声相思,一见如旧识。”主宾入座,共道国政。李鸿章笑着对俾斯麦说,有人称自己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则笑着说,没有人称自己为“欧洲的李鸿章”。此照片即为二人在俾斯麦家的阳台上交谈时的合影。关于“东方的俾斯麦”的来访,俾斯麦提出了建立强国的要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显然,这符合李鸿章的改革取向。外国记者详细报道了李鸿章与俾斯麦的谈话内容: 李:我专程前来拜访殿下,有一事想“乞垂清海”。 俾:什么问题? 李:欲中国之复兴,请问何道之善? 俾:辱承阁下明问,惜敝国去贵国较远,贵国之政平时又未尝留意,甚愧无从悬断。 李:请问何以胜政府? 俾:为人臣子,总不能与政府相争。故各国大臣,遇政府有与龃龉之处,非俯首以从命,即直言以纳诲耳。 李:然则为政府言,请问何以图治? 俾:以练兵为立国之基,舍此别无长策。 李:中国非无人之为患,特无教习亦无兵法之为患。唯异日回华,必将仿照贵国军制,以练新兵。且需聘教习之武弁,仍唯贵园是赖。 李鸿章与俾斯麦会晤,纯属礼节性活动,没有什么政治含义。是时俾斯麦不居政地,无柄无权,而他所说的“治国之道”,亦是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 李鸿章在访德期间,受到德国商界的青睐,他曾是德国军火器械的大主顾,德国商界幻想通过他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因而,商会宴请,工厂参观,德语论文网站,“款持之殷,德语论文,若有情难自已者”,李鸿章“一一受之,亦甚兴高采烈”。 7月4日李鸿章一行离开德国,转往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