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北京出生的郑浩,自1990年开始,先后在香港《明报》、亚洲电视、《香港商报》出任记者和编辑,擅长采写国际新闻。为报道重大新闻,郑浩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出色地完成了凤凰卫视大型直播节目,比如“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我和夫人在德国学习生活了5年,也在异国他乡渡过了5个中秋佳节。虽然那已经是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可是每逢中秋的时候,我俩回味起在德国吃月饼的岁月,也还是那么甜滋滋的。 记得到了德国第一次过中秋的时候,要不是家里人寄来一盒月饼,我们还真没想起来。我和夫人琢磨着,怎么着也得和德国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之一、联合国粮农署的经济顾问奥伯霍夫教授分享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甜点,顺便再宣传宣传咱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但后来发生的事,让我们想想都觉得悬…… 那天下午我们专挑了个喝咖啡时间,拿着月饼直奔奥伯霍夫的办公室。教授听明了来意,甚是高兴,脸上露出了在课堂上难得一见的微笑。在老婆的暗示下,在慌乱中忙壮起胆子,用半咸不淡的德语,抡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故事。老人家一直在仔细地聆听着我在瞎掰活儿,要放进嘴里的月饼,竟停在嘴边儿就没再动过。我花啦花啦把前晚背好了的月饼故事,一股脑儿地全撂在那儿了。满心以为完成了任务,可以和老教授一起“举饼遨明月”了。可万万没想到,老教授的一话,让我差点儿没把月饼盒打翻在地。 “浩,为什么月饼和月亮有关系?再解释一下!” “这月饼……月亮……它们……,我说过有关系吗?” 我有些慌了,德语毕业论文,其实我一早就料到老教授他一定会问问题的,不过,我当初设想的是,经济学家嘛,他也就是问问这月饼多少钱一块?中国老百姓能消费多少?可现在,月饼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深了! 还是老婆精明,马上接过问题,用一口流利的德语,把月饼和月亮之间的关系,娓娓道来:“月饼和月亮,在英文、德文里都姓‘月’,两者不仅形似,而且还有内涵:月饼内里有蛋黄,圆缺随人而为;月亮外表有环形山,满亏随季而行之。最主要的是,中秋时分,月明且大且圆,象征人间千家万户团团圆圆、圆圆满满;而这时候,再吃上一块浓香清甜的月饼,感觉上那就更加完美无缺啦!……”接着,她把嫦娥奔月的故事又讲述了一遍,把自然的、人为的、传说的、瞎造的,通通揉在了一起,听起来,让你不信这手中的月饼和那天上的月亮之间有那么点儿关系都难!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婆如释负重,像兔子般地蹦着往回跑,边跑还边说边笑边感慨。说的是,一盒月饼居然招出这么多的话瓣儿来,真令人啼笑皆非;笑的是,德国人啊,你真的是太认真、太注重逻辑道理了,不就是个神话故事嘛;感慨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太丰富诱人了,太能得到外国朋友的欣赏了。 中国魅力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反映在文化上、食品上,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那丰富的、深邃的内涵上。你看,一块月饼,一轮明月,就能带出那么多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凄凉的,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故事和联想。难怪人家老教授还嘟嚷呢,德语论文题目,咱德国人吃香肠几世纪了,怎么就没能吃出个神话故事来呢? 就这样,从第一年的一盒月饼,到第五年的五盒月饼,每年我们都会和教授、朋友们分享中秋的快乐,也不断地一遍遍复述那月饼和月亮的老段子,讨论由此而引伸出来的中国“月饼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