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孩北京胡同里卖“死飞”车[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位来自德国女孩,曾担任某跨国电讯企业亚洲区总经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却坚决辞去高薪工作,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里开起了一家不起眼的“死飞”自行车店。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走进位于雍和宫西的五道营胡同不远,一家外表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的普通小店很吸引人的眼球,墙根下堆放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外形简单大方,德语论文题目,车轮很窄,没有商标,没有挡泥板,只有前轱辘有车闸,而且颜色各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辆。懂行的人知道,这种自行车叫“死飞”车。
  亚太区女经理胡同创业
  2001年,24岁的伊泉终于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年纪轻轻的她已是一家美国电讯企业的亚太地区负责人,每周要在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和德国之间转一大圈儿,坐飞机坐到想吐。后来企业同意了她的请求,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这样一来,伊泉大大节约了在飞机上的时间,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北京这座城市。
  伊泉酷爱运动,骑自行车、攀岩、滑雪都是她在德国生活时的固定项目。其中自行车是伊泉的最爱。在德国上学时,她不喜欢乘坐校车,总是一放学就骑上自行车飞驰而去,哪怕路上蹬一个钟头也不嫌辛苦。她13岁时学习过体操,后来热衷于在这种被称为“死飞”的自行车上表演体操动作。在北京,伊泉也买了一辆变速自行车,空闲时间她就骑车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闲逛。
  一次,伊泉应邀去美国参加表演,她发现以前表演专用的“死飞”自行车出了新产品,可以在公路上骑了,她马上买了一辆带回北京。在德国时,他们有一个俱乐部,通常都是这个小圈子里的人一起聚会,一起出去玩。在北京,伊泉也想找到这样一个小圈子。一天她在街上看到有人骑着“死飞”自行车,追上去一问,对方是英国人,从英国带来的这辆车。之后她又找到了四五个死飞车迷,组了一个小圈子。
  在中国没有这种自行车,也买不到配件,大家鼓动伊泉:“你这么喜欢自行车,干脆开一个‘死飞’店吧!我们买配件也有地方了。”伊泉听了只是笑笑,自己家族里从来没有做生意的,德语论文题目,压根儿不知道店怎么开,而且她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电讯方面的技术工作,现在的职位和薪水都很满意,干吗要去开店呢?
  可第二天早上,当伊泉骑着自行车穿过胡同去上班时,她突然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的。不是一直想开一家自己的企业吗?自行车店也是企业呀,而且自由自在,再也不用因为坐班而放弃去国外参加自行车表演的机会了。
  伊泉立刻开始行动,她找到当时还不出名的五道营胡同。这条胡同当时只有一家“葡萄院儿”开业了,另外两家在装修。街道说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一条商业旅游胡同。好在那时租金便宜,伊泉租下了一家小店。她喜欢将店开在小胡同里,一来安静,二来可以让大家试骑。去企业辞职时,老板看挽留不住,便告诉伊泉,给她9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她随时可以回来,职位和薪水依旧。
  因为那时中国话说得不好,办理营业执照时费了很多劲儿。虽然有助理帮忙,可俩人都不清楚开店的流程,政策上对外国人开店也有种种规定。就这样付着房租,还不能开门营业,足足8个月后,伊泉终于拿到了营业执照。
  “死飞”并非没有闸
  “死飞自行车”的英文为:Fixed gear bike(固定齿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不同,朝前蹬时前进,朝后蹬时后退,不蹬时停止,完全靠脚力、腿力来控制单车的加速或刹车,还可以做很多花样技巧,例如倒轮骑、漂移等。伊泉说:“在欧美,这种自行车很流行,但在中国还是新兴的东西。”
  “死飞”车身整体简洁利落,大到车身、车轮、车座,小到辐条上的小零件,所有的部件都可以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每个人的自行车都不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个性。伊泉说,一般学生喜欢颜色鲜艳的,而搞设计、摄影的人则喜欢黑白色或色彩对比鲜明的。“死飞”自行车的零部件大多数从台湾进货,有的关键零件从德国进口,一般中低档的价位从两千多到三四千,高档的就贵多了,一个车轮就要七八千,好的车身也要五六千。
  伊泉店卖的是“死飞”自行车的配件,顾客选好各个配件后,他们负责组装。伊泉说,别看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种自行车,七八十岁的老人倒有不少认识的。他们知道这种自行车的飞轮是固定在轴承上,是自行车的鼻祖,现在普通自行车则是在“死飞”的基础上创新的。可让伊泉不解的是不知为什么有不少中国人对“死飞”车有个误区,认为这种车没有车闸。有一次伊泉在胡同里骑车时遇到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老头对老太太说:“看,那个好像是‘死飞’。”老太太肯定地摇摇头,“不是,那个车有闸。”
  从伊泉的小店,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自行车。伊泉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俱乐部,每周两次活动,或者骑自行车打马球,或者集体骑车刷街,或者找个地方大家切蹉技艺。
  中国是充满希望的国家
  家住东四的柳先生没事儿就喜欢来伊泉的店里帮忙。他从小喜欢自行车,说起自行车来如数家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爱人认识了伊泉,并帮她买过几次零件。伊泉开店后,柳先生常来店里看看,来时还会给伊泉带上自己做的饭菜。“她喜欢吃我做的酸菜粉丝、宫爆鸡丁、饺子、包子。一个外国人来咱中国创业不容易,咱能帮就帮点儿。”
  来中国11年,现在的伊泉已经完全适合了北京的生活,中国话也说得非常流利了。妈妈每年来北京小住两次,爸爸舍不得菜园子里的菜,有时不和妈妈一起过来。伊泉还记得妈妈第一次来之前先给她打电话,让她准备好一种德国的啤酒,那是妈妈喝习惯了的牌子。可伊泉找遍了北京的超市也没有买到。没办法,伊泉让妈妈尝尝燕京啤酒。老太太一尝就喜欢上了,以后来中国都喝青岛和燕京。除了啤酒,老太太也喜欢中国饭菜,尤其喜欢锅贴、饺子、麻豆腐和芥末墩儿。
  伊泉带妈妈去过新疆、西藏、四川、海南、云南。妈妈非常喜欢中国。出去玩时伊泉听不太懂当地的话,可如果有人说京腔,她立刻就能听懂,“对我来说,北京话比普通话更好听懂。”
  中国人的热情让伊泉觉得生活在这里很温暖,“像吃饭的时候,大家会互相倒水、递餐巾纸,在德国不会这样,大家都是各顾各的。有时我不在店里,邻居会帮我收快递,还告诉我谁来找过我。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
  伊泉很希望能长期在中国住下去。她说:“德国人现在都知道年轻的一代肯定不会超越老一辈的生活了。大家在街上碰到都是愁眉苦脸的,说的不是物价涨了就是自己的孩子失业了。生活在走下坡路,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很多不生小孩。而在北京看到的情景正好相反,大家都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比自己生活得更好,生活充满了希望,她喜欢在这样的氛围中,每天过下来都觉得生活很美好。”
  虽然现在的收入还不能和以前工作时相比,但伊泉丝毫不后悔丢掉那份高薪工作。“应该早点辞职,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现在每周工作7天,但我不觉得辛苦,以前工作时能休息两天,但觉得很累,不开心。”每天和心爱的自行车打交道,让她很快乐。她说:“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环保、低碳、方便,还能锻炼身体。如果大家一起努力,北京的污染会减少很多。”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