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德国著名的大街,不得不提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位于柏林中心米特区的菩提树下大街既没有北京十里长街的恢宏大气,也没有上海滩南京路的纸醉金迷。经过近400年时光磨洗与历史沉淀的菩提树下大街醇厚平和、古朴厚重,有一种繁华落尽之后的气定神闲。不难想象,在这条大街上,书写的是怎样的历史。菩提树下大街的每一座建筑物、每一块铺路石,每一个雕塑都隐含着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四百年沧桑 16世纪,选帝侯(选帝侯是对拥有竞选皇帝资格的封建领主的称呼,古时德国的皇帝不是世袭的,而是从各个势力强大的选帝侯中选举产生的)约翰・乔治建造了一条通往柏林动物园狩猎场的马车专用道,这就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前身。1647年,腓特烈大帝下令将这条路加长,拓宽,用来连接皇宫和城门,并在路两旁栽种了椴树和胡桃。 18世纪,菩提树下大街的东段陆续建起了歌剧院、皇家图书馆、圣黑德维希主教教堂以及海因里希王子宫等重要建筑物。大街西段也逐渐繁华起来。19世纪初,当普鲁士人将拿破仑的军队赶回法国后,威廉三世下令将大街东段建成凯旋大街,此后又在东西段的连接处竖起了身跨高头大马、一身戎装的腓特烈大帝雕像。至此,菩提树下大街基本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菩提树下大街在19世纪首先成为名流和中产阶级的住宅区,随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这里遂转变为一个遍布商店、餐馆和代理机构的都市商业区。 19世纪末正是德国国力迅速增强,由中欧弱国蜕变为世界强国的黄金时期。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德国成为工业文明的试验场,1888年,繁华的菩提树下大街亮起了西门子照明系统的灯光。此后,柏林剧院和火车站等公共设施都安装了西门子的照明系统。 “二战”末期,法西斯与苏军的最后巷战就发生在这一地区。战争使菩提树下大街满目疮痍,两旁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遭到毁坏,路边的树木也荡然无存。“二战”后,菩提树下大街被划归东柏林,东德人民随即着手对大街进行重建,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建筑物大都是当时接原样重建的。在民主德国,柏林的这个区域曾经处于一种怪异的状态:一方面,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另一方面却又是东西柏林之间看管最严的边境地带。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该地区彻底旧貌换新颜。 目前,作为柏林市中心交通枢纽的菩提树下大街东起宫殿桥,西至勃兰登堡门,全长约1500米、宽60米,它将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条集艺术、‘文化、商业、交通和行政于一体的景观长廊。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使菩提树下大街拥有庄重华贵的气质,两次世界大战、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等决定德国命运的历史事件又为它抹上了浓重的沧桑与悲壮色彩。菩提树下大街已经不仅仅是一条街,它还是德意志民族跌宕命运的缩影。 旧宫新桥 菩提树下大街的东端是宫殿桥。宫殿桥建造于1907年,横跨连接柏林和波茨坦的哈维尔河。冷战期间,东德将该桥命名为“团结桥”,苏联和美国曾经3次在此交换被俘间谍,因此该桥也被戏称为“间谍桥”。宫殿桥上耸立的8座大理石雕像最引人注目,这些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雕像体态婀娜,栩栩如生。“二战”期间,为免遭刀兵破坏,这8座雕像被拆下保存于西柏林,直到1984年它们才重新出现在宫殿桥上。 德国19世纪初大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曾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居民,当时他站在宫殿桥上看到的情景是: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崭新的卫戍大厅、大学和学院;左侧是皇宫、歌剧院和皇家图书馆。 海涅所说的“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就是现在的德国历史博物馆。这栋始建于1695年的建筑为巴洛克风格,最早用作炮兵兵工厂,也担当过军械库;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这里随之变为光荣大厅。它曾于1945年的柏林大轰炸中被彻底摧毁,战后东德政府用了16年时间将其重建。德国统一后,在柏林建市750周年之际的1987年,现今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成立,馆内收藏有雕塑大师施吕特尔的22尊阵亡将士面具,为馆藏珍品。2004年,作为菩提树下大街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德国历史博物馆进行了扩建,由著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担纲设计。 博物馆西侧是德国战争与暴政牺牲者中心纪念馆。纪念馆原为皇家卫戍大厅(皇宫曾经就在对面,东德时期被拆除),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画家弗里德里希・申克尔设计,为新古典主义代表作。1931年,该建筑成为无名战士纪念堂,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士兵。纳粹时期,它成为法西斯的帝国英雄纪念地。“二战”后,东德将之更名为“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馆”。纪念馆大厅呈长方形,有深色大理石护壁,中央有一个多角形平面水晶玻璃座,燃着“永不熄灭之火”,正面墙壁上刻有“献给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受害者”的德文字样。 1993年,它被定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战争与暴政牺牲者中心纪念馆,并在室内安放了一座克特・柯勒惠支的雕塑,雕塑的名称叫“悲痛的母亲抱着去世的儿子”――圣母玛丽亚哀痛地抱着基督的尸体。战争的残酷通过母子情深的雕塑表现出来,这比电影、纪录片、文学著作更能打动人类内心深处那根爱好和平的琴弦。 纪念馆前面的倍倍尔广场,是柏林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聚集地。 倍倍尔广场建于1741~1743年,最初名为歌剧院广场。使倍倍尔广场闻名于世的是1933年5月10日,褐衫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受到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鼓动,在此举行焚书仪式。纳粹烧毁了大约2万本书籍,其中包括托马斯・曼、海因里希・海涅、卡尔・马克思和其他许多人的作品。现在,倍倍尔广场有一个玻璃圆顶,放置了一个空书架,以纪念焚书事件。并且雕刻了海因里希・海涅的一行诗句:他们在何处焚书,他们也将最终烧毁人类。每年,洪堡大学的学生都要在广场上售书以示纪念。 以19世纪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奥古斯特・倍倍尔命名的倍倍尔广场拥有追求自由,反对专制的传统,尤其受到世界和平人士的推崇。2017年,联合巴迪熊展览在此推出,该展览包括140多个熊雕塑,每个高达两米,由不同的艺术家设计。这些五彩缤纷的雕塑传达着同一个信念: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宽容和互相信任。最后,展览的巴迫熊都要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儿童救助机构。 倍倍尔广场南面是旧时的皇家图书馆,1895年,列宁曾在这里阅读沙俄查禁的许多书籍。现在这座图书馆已成为洪堡大学的一座教学楼。 1806年,拿破仑军队的强
势入侵对德国来说是一个代价沉重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德国军民伤亡惨重,并且要承担巨额赔款;另一方面,德国人不得不进行救亡图存式的改革。在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中,唯教育事业改革得到了社会各阶层最广泛的支持。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声称: “国家在物质方面的损失要用精神的力量去补偿。”他在内阁的一次讨论中说: “正是由于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时任普鲁士内政部教育司司长的威廉・洪堡对德国教育体制进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他也被称为“德国教育之父”。威廉・洪堡和普鲁士的一些有识之士一起,于1809年到1810年的短短15个月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大学――洪堡大学。虽然当时国家财政极为困难,对洪堡大学的投入却毫不吝啬。威廉三世甚至将位于菩提树下大街的海因里希王子宫捐出来作大学校舍。 奉行“教学与探讨”精神的洪堡大学被公认为19世纪“生产”职业科学家最成功的范式。这所大学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效仿的对象,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便深受德国大学模式的作用。 在菩提树下大街的西端,便是赫赫有名的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勃兰登堡门有点类似我国的天安门,在国家政治社会更迭中具有特殊意义,该门堪称“德意志第一‘门”和“德国凯旋门”,从某种意义上讲,勃兰登堡门的历史就是德意志民族的兴衰史。 勃兰登堡门始建于1735年,最初只是一座用两根巨大石柱支撑起来的简陋石门。1788年,为了纪念对法7年战争的胜利与腓特烈大帝去世,崛起的普鲁士大规模重建勃兰登堡门。雄伟的勃兰登堡门上首次出现了“胜利女神四马战车”雕像。 象征胜利的女神像并没有给普鲁士带来胜利,带来的反而是奇耻大辱。1806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攻占柏林,他下令将胜利女神雕像拆下装箱,作为战利品运回了巴黎。德意志民族从来就是一个不服输的民族,1814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巴黎,胜利女神雕像重新回到柏林,柏林人将这座失而复得的雕像称为“归来的马车”。“二战”后期,当苏联士兵在勃兰登堡门上撑起红色旗帜的时候,德国士兵用大炮轰击勃兰登堡门,门上的胜利女神雕像严重受毁,仅剩下一只马头。现今勃兰登堡门上的雕像是“二战”后重新铸造的。 1990年,随着柏林墙被拆除,勃兰登堡门从柏林分裂的标志成为德意志及欧洲重新统一的象征。 美丽的错误 菩提树下大街蕴藏着一部厚重的德国史,旧宫新桥,每一座建筑物背后都有故事。不过,现在的大街也许已经并不适合怀古凭吊了。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菩提树下大街上,你已找不到战争造成的残垣断壁和机枪扫射的弹痕,只会发现来往的游人过客、精致的餐厅、时尚的咖啡馆、购物廊和奢侈品店。虽然博物馆和大大小小的纪念碑提示人们不应忘记历史,但这些早已和德意志人的辉煌时代一起被新德国人抛在脑后,甚至会刻意避免重提。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菩提树下大街的名字问题。菩提树下大街德文名称为Unter denLinden,字面意为“椴树下大街”,但却被广泛称作菩提树下大街。据说这很可能是由日语转译造成的,因为椴树在日语中也被称作菩提树。这一“美丽的错误”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也给菩提树下大街平添了一层让人品咂不尽的玄远禅意。 ,德语专业论文,德语毕业论文 |